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内漏的摩托车避震器,包括一活塞结构,活塞结构包括:一液压缸体、一活塞杆以及一活塞部,液压缸体内设有一容室;活塞杆穿过设在容室内,活塞杆设有阻挡部二;活塞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凹槽,活塞部设在活塞杆的前端,活塞部与阻挡部二抵住,活塞部设有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活塞部的二侧各设有多个第一垫片与多个第二垫片;第一凹槽套设有一活塞环,活塞环内设有凸环,凸环设在第二凹槽内;固定螺帽与活塞杆的前端相连接,固定螺帽与第二垫片相抵住;活塞杆的末端穿过设有一定位件;液压缸体套设有一弹簧;活塞杆的末端设有一连结部,连结部设有阻挡部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液压油内漏效果佳,安全性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避震器
,特别是指一种防内漏的摩托车避震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避震器结构中,由于活塞环设有一斜切缺口,使得液压油极易通过斜切缺口而使液压油从液压缸体内壁外泄到上油室或下油室从而使液压油流失,进而使液压缸体的阻尼效果变差,影响使用者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内漏的摩托车避震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内漏的摩托车避震器,包括一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包括:一液压缸体、一活塞杆以及一活塞部,所述液压缸体内设有一容室,所述容室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液压缸体的后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设有一穿孔一,所述液压缸体设有阻挡部一;所述活塞杆穿过设在所述容室内,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末端各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塞杆设有阻挡部二,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设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与所述阻挡部二相抵住;所述活塞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活塞部设在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所述活塞部与所述阻挡部二抵住,所述活塞部设有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所述活塞部的二侧各设有多个第一垫片与多个第二垫片,多个所述第一垫片设有穿孔二,多个所述第二垫片设有穿孔三,所述穿孔二以及所述穿孔三供所述活塞杆穿过,每一所述第一垫片以及所述第二垫片的大小不相同,每一所述第一垫片以及所述第二垫片向所述活塞部由小至大排列放置,多个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阻挡片相抵住,多个所述第二垫片与固定螺帽相抵住;所述第一凹槽套设有一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内设有凸环,所述凸环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相连接,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第二垫片相抵住;所述活塞杆的所述末端穿过设有一定位件;所述液压缸体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阻挡部一相抵住;所述活塞杆的所述末端设有一连结部,所述连结部设有阻挡部三,所述连结部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连结部的内螺纹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末端的外螺纹互相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环为环型封闭状。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环的厚度。所述定位件上设有C型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活塞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凹槽,活塞部套设有活塞环,活塞环内设有凸环,凸环可设在第二凹槽内,第二凹槽的深度比凸环的厚度深,从而使活塞部的第二凹槽达到弹性压缩的效果,当液压缸体的内壁孔径大小有误差时,可通过活塞环的凸环在活塞部的第二凹槽内达到弹性压缩的效果,有利于达到更好的防止液压油内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塞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塞结构的立体结构组合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塞部和活塞环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塞部和活塞环的组合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内漏的摩托车避震器,包括一活塞结构,活塞结构包括:一液压缸体30、一活塞杆40以及一活塞部50,液压缸体30内设有一容室31,容室31内设有液压油300,液压缸体30的后端301设有盖体32,盖体32设有一穿孔一 321,液压缸体30设有阻挡部一 33 ;活塞杆40穿过设在容室31内,活塞杆40的前端401与末端402各设有外螺纹,活塞杆40设有阻挡部二 41,活塞杆40的前端401设有阻挡片42,阻挡片42与阻挡部二 41相抵住,活塞杆40穿过盖体32的穿孔一 321 ;活塞部50设有第一凹槽53,第一凹槽53内设有第二凹槽531,活塞部50设在活塞杆40的前端401,活塞部50设有第一导流孔51与第二导流孔52,活塞部50的二侧分别各设有多个第一垫片54与多个第二垫片55,多个第一垫片54设有穿孔二 541,多个第二垫片55设有穿孔三551,穿孔二 541与穿孔三551供活塞杆40穿过,每一第一垫片54大小不相同,每一第二垫片55大小不相同,每一第一垫片54与第二垫片55向活塞部50由小至大排列放置,多个第一垫片54与阻挡片42相抵住,多个第二垫片55与固定螺帽56相抵住;第一凹槽5内套设有一活塞环60,活塞环60为环型封闭状,活塞环60内设有凸环61,凸环61设在第二凹槽531内,活塞部50的第二凹槽531的深度Dl大于活塞环60的凸环61的厚度D2,活塞环60与液压缸体30的内壁相接触抵住,而使液压缸体30的容室31内形成上油室311与下油室312,并通过活塞环60达到防止液压油300在液压缸体30内随意流动至上油室311与下油室312 ;活塞杆40的末端402穿过设有一定位件62,定位件62上设有C型环63,C型环63可抵在液压缸体30内壁而使定位件62固定定位,进而达到防止液压缸体30内的液压油300溢出;活塞杆40的末端402设有一连结部80,连结部80设有阻挡部三81,连结部80内设有内螺纹,连结部80的内螺纹与活塞杆40的末端402的外螺纹互相固定连接;液压缸体30套设有一弹簧70,弹簧70设有第一端701与第二端702,弹簧70的第一端701与液压缸体30的阻挡部一 33相抵住,弹簧70的第二端702与连结部80的阻挡部三81相抵住。如图3和图4所示,活塞部50设有第一导流孔51与第二导流孔52,活塞部50设有第一凹槽53,第一凹槽53内设有第二凹槽531,活塞环60与活塞部50的第一凹槽53相套设,活塞环60内设有凸环61,凸环61设在活塞部50的第一凹槽53的第二凹槽531内,活塞部50的第二凹槽531的深度Dl大于活塞环60的凸环61的厚度D2,因为活塞部50的第二凹槽531的深度Dl大于活塞环60的凸环61的厚度D2,所以当液压缸体30的内壁有孔径大小误差时,而可利用活塞环60的凸环61可压缩至第二凹槽531内以达到弹性压缩的效果,进而避免液压油300外泄漏至上油室311或下油室312之间。如图5到图6所示,当摩托车因路面状况受到连续冲击时,活塞部50上下活动使容室31内的液压油300在活塞部50的第一导流孔51与第二导流孔52快速上下流动,由于活塞环60为环型封闭状,活塞环60可弹性压缩在活塞部50的第二凹槽531内,从而使得液压油300不易从液压缸体30内壁外泄漏至上油室311或下油室312,进而达到液压缸体30的阻尼效果提升,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防内漏的摩托车避震器,包括一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结构包括:一液压缸体、一活塞杆以及一活塞部,所述液压缸体内设有一容室,所述容室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液压缸体的后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设有一穿孔一,所述液压缸体设有阻挡部一;所述活塞杆穿过设在所述容室内,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末端各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塞杆设有阻挡部二,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设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与所述阻挡部二相抵住;所述活塞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内漏的摩托车避震器,包括一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结构包括:一液压缸体、一活塞杆以及一活塞部,所述液压缸体内设有一容室,所述容室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液压缸体的后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设有一穿孔一,所述液压缸体设有阻挡部一;所述活塞杆穿过设在所述容室内,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末端各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塞杆设有阻挡部二,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设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与所述阻挡部二相抵住;所述活塞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活塞部设在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所述活塞部与所述阻挡部二抵住,所述活塞部设有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所述活塞部的二侧各设有多个第一垫片与多个第二垫片,多个所述第一垫片设有穿孔二,多个所述第二垫片设有穿孔三,所述穿孔二以及所述穿孔三供所述活塞杆穿过,每一所述第一垫片以及所述第二垫片的大小不相同,每一所述第一垫片以及所述第二垫片向所述活塞部由小至大排列放置,多个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阻挡片相抵住,多个所述第二垫片与固定螺帽相抵住;所述第一凹槽套设有一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内设有凸环,所述凸环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相连接,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第二垫片相抵住;所述活塞杆的所述末端穿过设有一定位件;所述液压缸体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阻挡部一相抵住;所述活塞杆的所述末端设有一连结部,所述连结部设有阻挡部三,所述连结部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连结部的内螺纹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末端的外螺纹互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旦英,
申请(专利权)人:吴旦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