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包括左扁铁、右扁铁、固定板、卷尺及卷尺架,左扁铁中部与右扁铁中部通过铰接轴交叉铰接,所述的左扁铁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右扁铁的底端设置有卷尺架,卷尺的卡扣端与固定板外侧连接,卷尺的尺盒端与卷尺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定性的确定生土窑居的拱顶裂缝是否持续扩展,还可以定量的检测生土窑居拱顶裂缝的扩展宽度,而且还可以监测拱顶裂缝所能达到的极限值,预警裂缝的恶性扩展,指导人们对裂缝进行加固,预警生土窑居的安全性,提高居民的居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传统建筑安全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传统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生土窑居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民居的主要代表,其营造合理、构筑巧妙、存在自然、居住和谐、蕴含着极高的科学内涵、丰富的生态思想、宝贵的建筑经验,生土窑居深藏于土层之中,充分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窑居室内“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储能、调节洞室小气候的功能,符合生态原则,是天然的节能建筑。由于其具有易于就地取材、形式多样、结构使用寿命长等优势,与中国传统的农根文化、自给自足的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相契合,目前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应用极为广泛,仍有大量居民居住其中。传统生土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文化艺术以及在村镇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较高保护意义及实用价值。但由于生土窑居在役时间长,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上生土窑居的建造大多以当地工匠积累的经验为依据,随意性较大,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导致现存生土窑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质量病害,其中窑居拱顶裂缝是最普遍且无法避免的质量问题。生土窑居拱顶裂缝的形成不仅破坏了建筑整体的美观,严重影响了窑洞的居住舒适性,而且直接降低了承载能力,影响结构的安全。生土窑居拱顶多处于带裂缝工作状态,且拱顶裂缝是导致窑居坍塌的直接原因。若拱顶裂缝不加以控制,任由其发展超过安全限值,将导致窑居突然倒塌,直接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大量的在役生土窑居拱顶裂缝普遍存在。当地居民通过在拱顶裂缝处粘贴纸张的方法监测其裂缝扩展状况,以起到预警作用,粘贴的纸张逐步被拉开,说明拱顶裂缝在持续扩展。然而,当地居民所用纸张具有随意性,这种方法只能定性地确定窑居拱顶的裂缝在持续扩展,却无法测量生土窑居拱顶裂缝的尺寸,也不能确定拱顶裂缝尺寸是否扩展到其安全限值。因此,不能准确判断生土窑居的安全性,具有较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它不但可以定性的确定生土窑居的拱顶裂缝是否持续扩展,还可以定量的检测生土窑居拱顶裂缝的扩展宽度,而且还可以监测拱顶裂缝所能达到的极限值,预警裂缝的恶性扩展,指导人们对裂缝进行加固,预警生土窑居的安全性,提高居民的居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其中:包括左扁铁、右扁铁、固定板、卷尺及卷尺架,左扁铁中部与右扁铁中部通过铰接轴交叉铰接,所述的左扁铁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右扁铁的底端设置有卷尺架,卷尺的卡扣端与固定板外侧连接,卷尺的尺盒端与卷尺架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左扁铁上端与右扁铁上端均设置竖直插头。进一步,所述的左扁铁上端与右扁铁上端的距离D与左扁铁下端与右扁铁下端的距离H的比值为1:4。进一步,所述的卷尺架包括两个支架及转轴,两个支架成“八”字型布置,上端与右扁铁底端固定,下端为自由端,两个支架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卷尺的尺盒端与转轴连接,且尺盒端能够围绕转轴转动。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孔洞,卷尺的卡扣端穿过孔洞与固定板的外侧面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不但可以定性的确定生土窑居的拱顶裂缝是否持续扩展,还可以定量的检测生土窑居拱顶裂缝的扩展宽度,而且还可以监测拱顶裂缝所能达到的极限值,预警裂缝的恶性扩展,指导人们对裂缝进行加固,预警生土窑居的安全性,提高居民的居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2、本技术可实现拱顶裂缝宽度的实时监测,有效地解决了拱顶裂缝难以测量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可操作性强,对于生土窑居原结构扰动较小,利于保持原结构的使用空间,易于掌握、推广。该装置可以完全适应传统生土窑居分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取材方便,成本低,不但能够为裂缝监测问题提供参考,而且对于我国传统生土窑居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3、4、5所示,一种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包括左扁铁1、右扁铁2、固定板3、卷尺4及卷尺架5,左扁铁I中部与右扁铁2中部通过铰接轴6交叉铰接,左扁铁I上端与右扁铁2上端均设置竖直插头7,左扁铁I上端与右扁铁2上端的距离D与左扁铁I下端与右扁铁2下端的距离H的比值为1:4,所述的左扁铁I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孔洞,所述的右扁铁2的底端设置有卷尺架5,卷尺4的卡扣端10与固定板3外侧连接,卷尺4的尺盒端11与卷尺架5连接。所述的卷尺架5包括两个支架8及转轴9,两个支架8成“八”字型布置,上端与右扁铁2底端固定,下端为自由端,两个支架8的中部通过转轴9连接,卷尺4的尺盒端11与转轴9连接,且尺盒能够围绕转轴9转动。所述的固定板3上设置有孔洞,卷尺4的卡扣端10穿过孔洞与固定板3的外侧面固定。如图6所示,使用时,将本技术固定到生土窑居拱顶土体两侧,左扁铁I及右扁铁2上端的竖直插头7全部深入拱顶土体内,记录卷尺4尺寸读数。当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开展时,随着裂缝的开裂,左扁铁I及右扁铁2的竖直插头7之间的距离会变大,卷尺4读数也会变大,此时卷尺4读数即为左扁铁I下端与右扁铁2下端的距离H,然后,根据左扁铁I上端与右扁铁2上端的距离D与左扁铁I下端与右扁铁2下端的距离H的比值,确定左扁铁I上端与右扁铁2上端的距离D,左扁铁I上端与右扁铁2上端的距离D即为生土窑居拱顶裂缝的扩展尺寸,即裂缝尺寸=卷尺4读数/4。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扁铁(1)、右扁铁(2)、固定板(3)、卷尺(4)及卷尺架(5),左扁铁(I)中部与右扁铁(2)中部通过铰接轴(6)交叉铰接,所述的左扁铁(I)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3),所述的右扁铁(2)的底端设置有卷尺架(5),卷尺(4)的卡扣端(10)与固定板(3)外侧连接,卷尺(4)的尺盒端(11)与卷尺架(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扁铁(I)上端与右扁铁(2 )上端均设置竖直插头(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扁铁(I)上端与右扁铁(2)上端的距离D与左扁铁(I)下端与右扁铁(2)下端的距离H的比值为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尺架(5)包括两个支架(8)及转轴(9),两个支架(8)成“八”字型布置,上端与右扁铁(2)底端固定,下端为自由端,两个支架(8)的中部通过转轴(9)连接,卷尺(4)的尺盒端(11)与转轴(9 )连接,且尺盒端(11)能够围绕转轴(9 )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窑居拱顶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土窑居拱顶裂缝宽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扁铁(1)、右扁铁(2)、固定板(3)、卷尺(4)及卷尺架(5),左扁铁(1)中部与右扁铁(2)中部通过铰接轴(6)交叉铰接,所述的左扁铁(1)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3),所述的右扁铁(2)的底端设置有卷尺架(5),卷尺(4)的卡扣端(10)与固定板(3)外侧连接,卷尺(4)的尺盒端(11)与卷尺架(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丽萍,王亚博,刘强,谷鑫蕾,刘俊利,赵龙,张敏,邬伟进,赵红垒,孙凌帆,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