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216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头部呈锲型,其锲型端左侧设置有LED芯片,该LED芯片电连接在FPC柔性电路板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贴于LED芯片的上方,其尾端一直延伸至导光板锲型端的斜坡处,并通过FPC胶与导光板贴合,所述导光板锲型端的斜坡与水平夹角的角度为8度。现在很多背光项目的导光板厚度都会低于LED厚度,为了使LED和薄的导光板能匹配、不会有效果差和爆灯,将导光板灯源端设计成锲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锲型的角度固定为8°,由导光板的厚度来推算出灯源端锲型的高度,锲型高度确定后再来选配不同厚度的LED,这种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爆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2~3所示,厚度厚的LED芯片搭配厚度薄的导光板16,灯源端锲型角度大于或等于12度,FPC柔性电路板11贴附在锲型斜坡上经信耐性实验后容易弹起,产生爆灯,灯眼会从图3中斜坡虚线部分射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背光源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上层增光膜、下层增光膜、散光膜、胶片;在胶片下方设有反光膜,所述上层增光膜、下层增光膜、散光膜层叠一起后构成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头部呈锲型,其锲型端左侧设置有LED芯片,该LED芯片电连接在FPC柔性电路板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贴于LED芯片的上方,其尾端一直延伸至导光板锲型端的斜坡处,并通过FPC胶与导光板贴合,所述导光板锲型端的斜坡与水平夹角的角度为8度。进一步的,所述双面胶、上层增光膜、下层增光膜、散光膜、胶片、反光膜贴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胶壳内。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增光膜上表面为棱形面。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增光膜上表面为棱形面。进一步的,所述散光膜上表面为毛面。进一步的,所述FPC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散光膜、胶片之间。进一步的,所述FPC柔性电路板与胶片上表面通过贴FPC双面胶贴合,在FPC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贴片白灯。进一步的,所述贴FPC双面胶白面朝胶片。进一步的,所述FPC柔性电路板、胶壳上设置有定位边,通过定位边使FPC柔性电路板、胶壳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现在很多背光项目的导光板厚度都会低于LED厚度,为了使LED和薄的导光板能匹配、不会有效果差和爆灯,将导光板灯源端设计成锲型结构。本技术将锲型的角度固定为8°,由导光板的厚度来推算出灯源端锲型的高度,锲型高度确定后再来选配不同厚度的LED,这种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爆灯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背光源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锲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导光板的锲型结构爆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双面胶I ;上层增光膜2 ;下层增光膜3 ;散光膜4 ;胶片5反光膜6 ;胶壳7 ;白灯8 ;定位边9 ;贴FPC双面胶10 ;FPC柔性电路板11 ;毛面12 ;棱形面13 ;导光板16 ;FPC胶1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4,本技术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背光源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 ;在胶片5下方设有反光膜6,所述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层叠一起后构成导光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6的头部呈锲型,其锲型端左侧设置有LED芯片,该LED芯片电连接在FPC柔性电路板11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贴于LED芯片的上方,其尾端一直延伸至导光板16锲型端的斜坡处,并通过FPC胶111与导光板16贴合,所述导光板16锲型端的斜坡与水平夹角的角度为8度。现在很多背光项目的导光板厚度都会低于LED厚度,为了使LED和薄的导光板能匹配、不会有效果差和爆灯,将导光板灯源端设计成锲型结构。本技术将锲型的角度固定为8°,由导光板的厚度来推算出灯源端锲型的高度,锲型高度确定后再来选配不同厚度的LED,这种设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爆灯现象。请参照附图1,所述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反光膜6贴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胶壳7内,所述上层增光膜2上表面为棱形面13,所述下层增光膜3上表面为棱形面13,所述散光膜4上表面为毛面12,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设置在散光膜4、胶片5之间,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与胶片5上表面通过贴FPC双面胶10贴合,在FPC柔性电路板11上设置有贴片白灯8,所述贴FPC双面胶10白面朝胶片5,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胶壳7上设置有定位边9,通过定位边9使FPC柔性电路板11、胶壳7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背光源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在胶片(5)下方设有反光膜(6),所述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层叠一起后构成导光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6)的头部呈锲型,其锲型端左侧设置有LED芯片,该LED芯片电连接在FPC柔性电路板(11)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贴于LED芯片的上方,其尾端一直延伸至导光板(16)锲型端的斜坡处,并通过FPC胶(111)与导光板(16)贴合,所述导光板(16)锲型端的斜坡与水平夹角的角度为8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反光膜(6)贴合后固定在框形的胶壳(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增光膜(2 )上表面为棱形面(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增光膜(3 )上表面为棱形面(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膜(4)上表面为毛面(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设置在散光膜(4 )、胶片(5 )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与胶片(5)上表面通过贴FPC双面胶(10)贴合,在FPC柔性电路板(11)上设置有贴片白灯(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FPC双面胶(10)白面朝胶片(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胶壳(7 )上设置有定位边(9 ),通过定位边(9 )使FPC柔性电路板(11)、胶壳(7)在同一条直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头部呈锲型,其锲型端左侧设置有LED芯片,该LED芯片电连接在FPC柔性电路板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贴于LED芯片的上方,其尾端一直延伸至导光板锲型端的斜坡处,并通过FPC胶与导光板贴合,所述导光板锲型端的斜坡与水平夹角的角度为8度。现在很多背光项目的导光板厚度都会低于LED厚度,为了使LED和薄的导光板能匹配、不会有效果差和爆灯,将导光板灯源端设计成锲型结构。本技术将锲型的角度固定为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的导光板光源端锲型结构,背光源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双面胶(1)、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胶片(5);在胶片(5)下方设有反光膜(6),所述上层增光膜(2)、下层增光膜(3)、散光膜(4)层叠一起后构成导光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6)的头部呈锲型,其锲型端左侧设置有LED芯片,该LED芯片电连接在FPC柔性电路板(11)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11)贴于LED芯片的上方,其尾端一直延伸至导光板(16)锲型端的斜坡处,并通过FPC胶(111)与导光板(16)贴合,所述导光板(16)锲型端的斜坡与水平夹角的角度为8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姜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