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具有顺次设置的编织线驳接段、锥形顺接段以及半椭圆球刺穿端部,在编织线驳接段和锥形顺接段的接合处设有即抛橡胶皮套,在即抛橡胶皮套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的吸附凹槽,在半椭圆球刺穿端部的外表面包覆有一端开口的橡胶薄膜套,在橡胶薄膜套的开口端部设有ABS卡紧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到在实际的操作中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每个新的病人配备单独的橡胶薄膜套,并通过ABS卡紧环进行固定,而吸附凹槽将会通过大气压强吸附住橡胶薄膜套,使其更为贴合在即抛橡胶皮套的外表面上,连接方式使得探头需要进入刺穿人体内部的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密封保护,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检测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
技术介绍
在公知的
,B超探头是B超检测时必须使用的一种装置,主要用于探测病人下体肛肠、阴道、宫腔等部位的内部情况,是常见的一种检测手段,传统的B超探头在前一位病人使用后,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一般需要用酒精进行消毒然后才能给下一位病人使用,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B超科室的病人过多,一般不会进行消毒,而是直接用避孕套直接套在探头上给病人使用,每个病人使用一个新的避孕套,而该种方式虽然提高了效率,同时具有一定的防止交叉感染的作用,但是存在十分大的感染风险,及其不卫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能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避免酒精消毒带来的效率的低下以及消毒不彻底,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具有顺次设置的编织线驳接段、锥形顺接段以及半椭圆球刺穿端部,在所述编织线驳接段和锥形顺接段的接合处设有即抛橡胶皮套,所述即抛橡胶皮套的内表面包覆在编织线驳接段和锥形顺接段的外表面上,在所述即抛橡胶皮套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的吸附凹槽,在所述半椭圆球刺穿端部的外表面包覆有一端开口的橡胶薄膜套,且所述橡胶薄膜套也包覆住即抛橡胶皮套,在所述橡胶薄膜套的开口端部设有ABS卡紧环,所述ABS卡紧环具有开口,在其开口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形公卡头和圆弧形母卡口,且所述橡胶薄膜套通过ABS卡紧环紧贴在抛橡胶皮套的外表面上,且所述橡胶薄膜套的内侧表面吸附在吸附凹槽上。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在所述橡胶薄膜套的开口端部设有收紧橡胶圈。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中所述即抛橡胶皮套的外表面分为两段,且两段的结合处具有过渡倒圆段,且所述橡胶薄膜套包覆住过渡倒圆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充分考虑到在实际的操作中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每个新的病人配备单独的橡胶薄膜套,并通过ABS卡紧环进行固定,而吸附凹槽将会通过大气压强吸附住橡胶薄膜套,使其更为贴合在即抛橡胶皮套的外表面上,连接方式使得探头需要进入刺穿人体内部的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密封保护,避免使用酒精消毒,橡胶薄膜套、ABS卡紧环和即抛橡胶皮套均为一次性用品,连接和安装均简单可靠,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检测效率,极具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ABS卡紧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编织线驳接段,2.锥形顺接段,3.半椭圆球刺穿端部,4.即抛橡胶皮套,41.吸附凹槽,5.橡胶薄膜套,51.收紧橡胶圈,6.ABS卡紧环,61.圆弧形公卡头,62.圆弧形母卡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3所示的本技术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的优选实施例,具有顺次设置的编织线驳接段1、锥形顺接段2以及半椭圆球刺穿端部3,在编织线驳接段I和锥形顺接段2的接合处设有即抛橡胶皮套4,所述即抛橡胶皮套4的内表面包覆在编织线驳接段I和锥形顺接段2的外表面上,在即抛橡胶皮套4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的吸附凹槽41,在半椭圆球刺穿端部3的外表面包覆有一端开口的橡胶薄膜套5,在橡胶薄膜套5的开口端部设有收紧橡胶圈51,且橡胶薄膜套5也包覆住即抛橡胶皮套4,所述即抛橡胶皮套4的外表面分为两段,且两段的结合处具有过渡倒圆段,且所述橡胶薄膜套5包覆住过渡倒圆段,在橡胶薄膜套5的开口端部设有ABS卡紧环6,所述ABS卡紧环6具有开口,在其开口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形公卡头61和圆弧形母卡口 62,且橡胶薄膜套5通过ABS卡紧环6紧贴在抛橡胶皮套4的外表面上,且橡胶薄膜套5的内侧表面吸附在吸附凹槽41上。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具有顺次设置的编织线驳接段(I)、锥形顺接段(2)以及半椭圆球刺穿端部(3),在所述编织线驳接段(I)和锥形顺接段(2)的接合处设有即抛橡胶皮套(4),所述即抛橡胶皮套(4)的内表面包覆在编织线驳接段(I)和锥形顺接段(2)的外表面上,在所述即抛橡胶皮套(4)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的吸附凹槽(41),在所述半椭圆球刺穿端部(3)的外表面包覆有一端开口的橡胶薄膜套(5),且所述橡胶薄膜套(5)也包覆住即抛橡胶皮套(4),在所述橡胶薄膜套(5)的开口端部设有ABS卡紧环¢),所述ABS卡紧环(6)具有开口,在其开口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形公卡头(61)和圆弧形母卡口(62),且所述橡胶薄膜套(5)通过ABS卡紧环(6)紧贴在抛橡胶皮套(4)的外表面上,且所述橡胶薄膜套(5)的内侧表面吸附在吸附凹槽(4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橡胶薄膜套(5)的开口端部设有收紧橡胶圈(5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抛橡胶皮套(4)的外表面分为两段,且两段的结合处具有过渡倒圆段,且所述橡胶薄膜套(5)包覆住过渡倒圆段。【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具有顺次设置的编织线驳接段、锥形顺接段以及半椭圆球刺穿端部,在编织线驳接段和锥形顺接段的接合处设有即抛橡胶皮套,在即抛橡胶皮套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的吸附凹槽,在半椭圆球刺穿端部的外表面包覆有一端开口的橡胶薄膜套,在橡胶薄膜套的开口端部设有ABS卡紧环。本技术充分考虑到在实际的操作中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每个新的病人配备单独的橡胶薄膜套,并通过ABS卡紧环进行固定,而吸附凹槽将会通过大气压强吸附住橡胶薄膜套,使其更为贴合在即抛橡胶皮套的外表面上,连接方式使得探头需要进入刺穿人体内部的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密封保护,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检测效率。【IPC分类】A61B8-12【公开号】CN204394572【申请号】CN201420852989【专利技术人】张金刚, 张岳 【申请人】上海派拉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刺穿式B超探头,其特征在于:具有顺次设置的编织线驳接段(1)、锥形顺接段(2)以及半椭圆球刺穿端部(3),在所述编织线驳接段(1)和锥形顺接段(2)的接合处设有即抛橡胶皮套(4),所述即抛橡胶皮套(4)的内表面包覆在编织线驳接段(1)和锥形顺接段(2)的外表面上,在所述即抛橡胶皮套(4)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横截面呈半圆弧形的吸附凹槽(41),在所述半椭圆球刺穿端部(3)的外表面包覆有一端开口的橡胶薄膜套(5),且所述橡胶薄膜套(5)也包覆住即抛橡胶皮套(4),在所述橡胶薄膜套(5)的开口端部设有ABS卡紧环(6),所述ABS卡紧环(6)具有开口,在其开口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形公卡头(61)和圆弧形母卡口(62),且所述橡胶薄膜套(5)通过ABS卡紧环(6)紧贴在抛橡胶皮套(4)的外表面上,且所述橡胶薄膜套(5)的内侧表面吸附在吸附凹槽(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刚,张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派拉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