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012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LED头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近光灯光源及远光灯光源,其在反射构件的内部上下设置;遮蔽构件,其设置于反射构件内部隔壁前端;透镜支架,其后方结合于反射构件的前面;以及信号反射面,其设置于透镜支架内侧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执行机构而是采用薄膜遮蔽构件,从而通过打开关闭LED即可实现近光和远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执行机构而是采用薄膜遮蔽构件,从而通过打开关闭发光二极管(LED)即可实现近光和远光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用头灯的双功能(B1-Funct1n)模块的执行机构具有产生噪声、成本上升、重量上升等缺点。并且,当采用LED双功能(LED B1-Funct1n)的情况下不采用执行机构也能工作,但由于采用固定在原位置的遮蔽构件(Shield),从而无法设置信号(Signal)反射面,因此很难满足信号法规。有关车辆用头灯的技术例如有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4-0039884号,其公开了“利用移动遮蔽构件防止从远光灯转换到近光灯时图案抖动的现象的车辆用头灯”。并且,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4-0036528号公开了“关于用于校平的头灯旋转结构的车辆用头灯”。并且,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0-0114804号公开了“用一个灯执行向下照射光线的近光模式(向下模式)功能和向上照射光线的远光模式(向上模式)功能的头灯驱动装置”。并且,韩国授权专利第860609号公开了 “根据车辆的行驶环境提供多种光束图案的投影式车辆用头灯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执行机构而是采用薄膜遮蔽构件,从而通过打开关闭LED即可实现近光和远光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LED头灯。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构件,其前方入口为开放形态,其内部空间通过设置于中央的隔壁分割成上部的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和下部的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近光灯光源,其设置于隔壁的上面内侧,位于所述上部的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远光灯光源,其设置于隔壁的下面内侧,位于所述下部的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遮蔽构件,其设置于所述隔壁的前端;透镜支架,其前方设置有透镜,后方结合于所述反射构件的前面;以及信号反射面,其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内侧的下部一端。并且,特征在于所述近光灯光源和远光灯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并且,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构件为薄膜遮蔽构件,遮蔽构件的前端形成有能够通过光源照射的光的孔。并且,特征在于所述孔为半圆形状。并且,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射面一体形成于透镜支架。并且,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射面的上部前侧面朝向透镜侧,从侧面来看是其后方随着趋向上部而逐渐倾斜的倾斜面。并且,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射面的上部前侧面和上部后侧面这两个侧面,从侧面来看是宽度随着趋向上部而变窄的倾斜面。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采用薄膜遮蔽构件,从而只需通过打开关闭LED便可实现近光和远光。并且,信号反射面与透镜支架制作成一体形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和组装工序,并且可以消除组装产生的组装公差。并且,不需要用于驱动现有移动遮蔽构件之类的移动遮蔽构件的执行机构(actuator)。【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信号反射面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反射构件11:近光灯反射空间12: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 13:隔壁20:近光灯光源30:远光灯光源40:遮蔽构件41:孔50:透镜60:透镜支架61:信号反射面611:上部前侧面612:上部后侧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信号反射面的放大图,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的构成。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包括反射光源照射的光的反射构件10、在反射构件10内部上下设置的近光灯光源20及远光灯光源30、后侧结合于反射构件10的前面的透镜支架60。具体地,反射构件10起到反射从近光灯光源20和远光灯光源30照射的光的作用。与透镜支架60结合的反射构件10的前方入口为开口形态,反射构件10的后方为封闭形态。反射构件10的内部被设置于中央的隔壁13分割成上部的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1与下部的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2。近光灯光源20设置于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1侧隔壁13的上面内侧一端。远光灯光源30设置于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2侧隔壁13下面内侧一端。近光灯光源20和远光灯光源3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1de)。遮蔽构件40设置于隔壁13的前端。遮蔽构件40起到部分限制从近光灯光源20及远光灯光源30照射的光的进行方向,以改变向车辆前方照射的光的图案的作用。本技术的遮蔽构件40为纤薄的薄膜遮蔽构件(Thin Shield),是设计使得远光灯受到最小干涉的结构。为此遮蔽构件40的前端具有能够通过光源照射的光的半圆形孔41。近光灯光源20和远光灯光源30的光可以从该半圆形孔41通过。遮蔽构件40的中心部厚度为约0.1mm,非常薄。利用这种遮蔽构件40实现近光,并且由于遮蔽构件40非常薄,所以远光受到最小干涉。透镜支架60起到连接透镜50与反射构件10的作用。透镜50设置于透镜支架60的前方,透镜支架60的后方结合于反射构件10的前方。透镜50为非球面透镜。透镜支架60的内侧下部一端形成信号反射面61。为减少组装工序,优选的是将这种信号(Signal)反射面与透镜支架60制作成一体。具体地,信号反射面61的上部前侧面611与上部后侧面612如图2所述,从侧面来看是宽度随着趋向上方而逐渐变窄的倾斜面。信号反射面61的上部后侧面612朝向反射面10侧,信号反射面61的上部前侧面611朝向透镜50侧。如图1中所示虚线,为了使光束射向信号区域,信号反射面61的上部前面611必须为倾斜面。上部后侧面612可以不是倾斜面,但是为了减少面积,优选的是使上部后侧面612为倾斜面。以下具体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的作用。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通过打开关闭近光灯光源20和远光灯光源30即可实现近光灯和远光灯(Lowbeam&High beam)这种双功能(B1-funct1n)。具体地如图1所不,当向远光灯光源30施加电源时,远光灯光源30的光被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2的内壁面反射。被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2的内壁面反射的光依次通过遮蔽构件40的半圆形孔41和透镜50形成远光。相反,当向近光灯光源20施加电源时,近光灯光源20的光被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1的内壁面反射。被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1的内壁面反射的光依次通过遮蔽构件40的半圆形孔41和透镜50形成近光。这时,被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11的内壁面反射的近光灯光源20的光中,部分光通过信号反射面61的上部前面611反射到信号区域,从而能够满足信号法规区域即左右-8?8度、上下2?4度。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采用薄膜遮蔽构件,从而通过打开关闭LED即可实现近光和远光。并且,通过将信号反射面和透镜支架制作成一体,能够减少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薄膜遮蔽构件的双功能发光二极管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构件,其前方入口为开放形态,其内部空间通过设置在中央的隔壁分割成上部的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和下部的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近光灯光源,其设置于隔壁的上面内侧,位于所述上部的近光灯反射构件空间;远光灯光源,其设置于隔壁的下面内侧,位于所述下部的远光灯反射构件空间;遮蔽构件,其设置于所述隔壁的前端;透镜支架,其前方设置有透镜,后方结合于所述反射构件的前面;以及信号反射面,其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内侧下部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寿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