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它包括板岩石,板岩石包括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前侧面均设置为麻面,上板岩石下部设置有榫槽,上板岩石左右两侧、后侧和顶面均设置为平面,中板岩石上部设置有榫头,下部设置有榫槽,中板岩石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为平面,下板岩石上部设置有榫头,下板岩石左右两侧、后侧和底面均设置为平面,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通过云石胶粘贴成一个整体,板岩石四周镶有边框,边框两端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口,边框的接合处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固定口对应的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有固定孔,凹槽和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美观、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文化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岩文化石,特别涉及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上销售的和使用的板岩,大都是用于建筑材料,有些较厚的也可用于铺路之用,为了增大板岩的使用范围,突出板岩本身的艺术品味,人们开始将板岩使用在室内的装修上,因此一种可以运用在室内装修的板岩墙构件就很有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板岩文化石墙构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它包括板岩石,所述的板岩石包括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所述的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前侧面均设置为麻面,所述的上板岩石下部设置有榫槽,所述的上板岩石左右两侧、后侧和顶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中板岩石上部设置有榫头,下部设置有榫槽,所述的中板岩石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下板岩石上部设置有榫头,所述的下板岩石左右两侧、后侧和底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通过云石胶粘贴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板岩石四周镶有边框,所述的边框两端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口,所述的边框的接合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上设置有固定口对应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凹槽和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的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的长度及宽度均相同。所述的榫头和榫槽形状大小相同,呈T型结构。所述的固定件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的固定口面积小于固定件外侧面面积。所述的边框内侧和板岩石外侧面之间设置有云石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通过榫头和榫槽相互配合,使用云石胶粘合成一个整体,十分方便且坚固,不容易松散,板岩石前端为麻面作为装饰,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沧桑和浑厚的感觉,其他的面均为平面,这样更容易与边框结合成一个整体,边框通过螺栓穿过固定件中的圆孔和固定孔内壁上的内螺纹螺栓连接将各个边框进行固定,十分的牢固,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美观、实用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板岩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板岩石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局部示意图。图中:1、板岩石101、上板岩石102、中板岩石103、下板岩石2、麻面3、榫槽4、榫头5、云石胶6、边框7、固定口 8、连接件9、凹槽10、固定孔11、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它包括板岩石1,所述的板岩石I包括上板岩石101、中板岩石102和下板岩石103,所述的上板岩石101、中板岩石102和下板岩石103前侧面均设置为麻面2,所述的上板岩石101下部设置有榫槽3,所述的上板岩石左右两侦I后侧和顶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中板岩石102上部设置有榫头4,下部设置有榫槽3,所述的中板岩石102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下板岩石103上部设置有榫头4,所述的下板岩石103左右两侧、后侧和底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上板岩石101、中板岩石102和下板岩石103通过云石胶5粘贴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板岩石I四周镶有边框6,所述的边框6两端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口 7,所述的边框6的接合处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的连接件8上设置有固定口 7对应的凹槽9,所述的凹槽9底部设置有固定孔10,所述的固定孔10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凹槽9和连接件8通过固定件11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下板岩石放置在最下端的位置,随后将中板岩石下端的榫槽和下板岩石上部的榫头相结合连接,随后将中板岩石进行累加放置,最上面一层放置上板岩石,板岩石之间通过云石胶进行粘合,随后通过连接件将边框固定在板岩石的四周,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美观、实用性强的优点。实施例2如图1-4所示,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它包括板岩石1,所述的板岩石I包括上板岩石101、中板岩石102和下板岩石103,所述的上板岩石101、中板岩石102和下板岩石103前侧面均设置为麻面2,所述的上板岩石101下部设置有榫槽3,所述的上板岩石左右两侦I后侧和顶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中板岩石102上部设置有榫头4,下部设置有榫槽3,所述的中板岩石102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下板岩石103上部设置有榫头4,所述的下板岩石103左右两侧、后侧和底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上板岩石101、中板岩石102和下板岩石103通过云石胶5粘贴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板岩石I四周镶有边框6,所述的边框6两端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口 7,所述的边框6的接合处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的连接件8上设置有固定口 7对应的凹槽9,所述的凹槽9底部设置有固定孔10,所述的固定孔10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凹槽9和连接件8通过固定件11连接。所述的上板岩石101、中板岩石102和下板岩石103的长度及宽度均相同。所述的榫头4和榫槽3形状大小相同,呈T型结构。所述的固定件11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的固定口 7面积小于固定件11外侧面面积。所述的边框6内侧和板岩石I外侧面之间设置有云石胶5。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下板岩石放置在最下端的位置,随后将中板岩石下端的榫槽和下板岩石上部的榫头相结合连接,随后将中板岩石进行累加放置,最上面一层放置上板岩石,榫头和榫槽为T型设计,这样在累加的时候会更加的牢固,板岩石之间通过云石胶进行粘合成整体,周围均为平面,边框通过螺栓穿过固定件中的圆孔和固定孔内壁上的内螺纹螺栓连接将各个边框进行固定,边框内侧和板岩石外侧面之间设置有云石胶,这样和板岩石周围装配的就会更紧密,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美观、实用性强的优点。【主权项】1.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它包括板岩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岩石包括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所述的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前侧面均设置为麻面,所述的上板岩石下部设置有榫槽,所述的上板岩石左右两侧、后侧和顶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中板岩石上部设置有榫头,下部设置有榫槽,所述的中板岩石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下板岩石上部设置有榫头,所述的下板岩石左右两侧、后侧和底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通过云石胶粘贴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板岩石四周镶有边框,所述的边框两端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口,所述的边框的接合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上设置有固定口对应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凹槽和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的长度及宽度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头和榫槽形状大小相同,呈T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上设置有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口面积小于固定件外侧面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内侧和板岩石外侧面之间设置有云石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它包括板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岩文化石墙构件,它包括板岩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岩石包括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所述的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前侧面均设置为麻面,所述的上板岩石下部设置有榫槽,所述的上板岩石左右两侧、后侧和顶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中板岩石上部设置有榫头,下部设置有榫槽,所述的中板岩石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下板岩石上部设置有榫头,所述的下板岩石左右两侧、后侧和底面均设置为平面,所述的上板岩石、中板岩石和下板岩石通过云石胶粘贴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板岩石四周镶有边框,所述的边框两端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口,所述的边框的接合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上设置有固定口对应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凹槽和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培林,李贝,王二敏,陈朋娇,刘士莲,
申请(专利权)人:曲阳县大自然石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