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灌装封尾机配套的上管卸管自动式灌装软管提升输送机构,包括机架(1)、软管送料装置(2),在所述机架(1)上、并在软管送料装置(2)的上方处依次装有自动上管装置(3)、自动卸管装置(4),在所述机架(1)上、并在自动卸管装置(4)的侧边处装有软管出料装置(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次由软管送料装置、自动上管装置、自动卸管装置、软管出料装置各自分别自动完成软管的送料、上管、卸管、出料等工序,其输送速度快、出产量大、工作效率高,且卫生环保,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械,具体是涉及一种主要与软管灌装封尾机相配套的软管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软管灌装封尾机是一种对筒状金属软管或者塑料复合软管灌装膏状物料(药物)并进行封尾的智能高端装备,为单管单向、双管双向式下料方式,其包括上管机构、压管机构、管链输送机构、对标机构、灌装机构、封尾机构、出管机构及微电脑控制机构等,依次完成软管的下料、压管、输送、对标、灌装、封尾、出管等工序。其在该封尾机上另装有料仓,通过人工将需要封尾的软管放在料仓内,通过料仓开口处的控制,将软管输送到封尾机的入口进行上管处理。由于料仓较小具有局限性,不能放置大量软管,只能人工补充,工作效率较低,增加了操作劳动强度,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依次完成软管的送料、上管、卸管、出料的上管卸管自动式灌装软管提升输送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管卸管自动式灌装软管提升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软管送料装置,在所述机架上、并在软管送料装置的上方处依次装有自动上管装置、自动卸管装置,在所述机架上、并在自动卸管装置的侧边处装有软管出料装置;所述自动上管装置包括装在机架上的主轴,在该主轴下通过旋转支架装有活动横梁,所述活动横梁下装有若干抓管杆;所述自动卸管装置包括装在机架上的拨杆轴,该拨杆轴通过下拨杆与卸管动力源相接、该拨杆轴通过上拨杆与拉杆相接,所述拉杆的外端部上装有卸管牵巴。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后,依次由软管送料装置、自动上管装置、自动卸管装置、软管出料装置各自分别自动完成软管的送料、上管、卸管、出料等工序,其输送速度快、出产量大、工作效率高,且卫生环保,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内装有软管箱)。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机架及抚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抚管板及其连接控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自动上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自动卸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左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软管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软管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与灌装封尾机配套的本专利技术上管卸管自动式灌装软管提升输送机构,包括机架1、软管送料装置2,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软管送料装置2的上方处依次装有自动上管装置3、自动卸管装置4,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自动卸管装置4的侧边处装有软管出料装置5。参照图1、图5、图6所示,所述自动上管装置3包括装在机架I上的主轴31,在该主轴31 (中部)下通过旋转支架38装有活动横梁33,所述活动横梁33下装有若干(根)抓管杆30 ;所述主轴31的一端(装在空心轴305上,通过上管传动组件35)与旋转电机37相连,所述主轴31 (通过气缸支座301)又与多位置气缸36相接。其中,所述主轴31的另一端通过上管轴承304装在导轨303上,以利于主轴的旋转和升降,所述传动组件35与旋转电机37均装在空心轴305内。通过多位置气缸的工作带动主轴顺着导轨向下降,由活动横梁下的抓管杆插入到软管内进行抓取,再由多位置气缸带动主轴顺着导轨向上升到位;再通过旋转电机的工作,由上管传动组件带动主轴旋转而通过旋转支架将抓管杆上的软管旋转向上提升到位。所述活动横梁33通过推杆34 (及关节轴承302)与横移气缸32相连,该横移气缸32装在固定横梁39上,所述固定横梁39与活动横梁33并排装在一起。通过横移气缸的工作带动关节轴承及推杆,使活动横梁及抓管杆作横向移动而由抓管杆准确插入到空软管内,对软管进行有效抓取。参照图1、图7、图8所示,所述自动卸管装置4包括装在机架I上的拨杆轴45,该拨杆轴45通过下拨杆47与卸管动力源44(气缸)相接、该拨杆轴45通过上拨杆42与拉杆40相接,所述拉杆40的外端部上装有卸管耙46 ;所述拉杆40装在光轴41上(该光轴41通过耙座48装在固定板49上,固定板49又装在机架I上的软管出料装置5下)。所述卸管耙46的侧边具有斜挡板43,用于有效挡住卸下来的软管,使其不致于无规则乱翻滚。首先,由自动上管装置3提升送过来的抓管杆及软管(若干件)各自夹在卸管耙46的耙钉与耙钉之间;然后,卸管动力源气缸工作,通过带动下拨杆而由拨杆轴再带动上拨杆,使拉杆顺着光轴而带动卸管耙向后退,从而卸管耙的耙钉将抓管杆上的软管进行戳出卸管处理,并送到软管出料装置5的出料输送组件上。参照图1、图10所示,所述软管出料装置5包括装在机架I上部的出料输送组件51,在所述出料输送组件51的上方通过压板横梁56装有压板53及压板调节组件57 (包括活动螺母54和紧定手柄58),在该出料输送组件51 (横向位置)上装有定位板52。根据不同规格软管的长短情况,定位板可进行相应的纵向位移。根据不同规格软管的粗细情况,压板与出料输送组件之间的高度由压板调节组件进行调整,以使自动卸管装置4卸下来的软管在压板的控制下,在出料输送组件上只能作单排输送出料而不能进行多排的重叠式输送,有效防止出现堆料现象。在所述出料输送组件51的横向侧边分别装有调节联杆59 (在一侧)、定位挡板55(在另一侧)。在所述出料输送组件51的纵向一侧边上装有气嘴50,以利于将自动卸管装置4卸下来的软管进行吹气归位使其整齐。参照图1、图9所示,所述软管送料装置2包括装在机架I下部的输送底板29,在所述输送底板29的两端(纵向位置)内分别装有主动轴21、被动轴25,该主动轴21与送料动力源(输送电机)23相连,所述主动轴21与被动轴25的端部之间通过链轮、链条方式相连,在所述输送底板29的两侧边(纵向位置)之间装有若干(件)输送挡条28。所述输送底板29的两侧边上装有侧挡板20,在该侧挡板20 (纵向位置)之间上、并在被动轴25的侧边处装有支承板22,在该支承板22上装有调节螺杆24,所述调节螺杆24通过弹簧套26 (及弹簧27)与被动轴25相接。通过送料动力源(输送电机)的工作,带动主动轴而通过链轮链条方式带动被动轴,从而将输送底板及输送挡条绕着主动轴及被动轴循环转动起来,由输送挡条将输送底板上的软管箱(内装有多排软管)输送到位。通过支承板与调节螺杆上的档位调节,对被动轴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有效调整链条的紧松程度。使用输送底板及输送挡条的配合而不使用输送皮带,在于方便软管箱放置在输送底板上的准确、有效定位。参照图1、图3、图4所示,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软管送料装置2的侧边处装有调节手轮16,该调节手轮16上装有手轮轴15,所述手轮轴15通过斜齿轮组件10与齿条座12相接,在该齿条座12内穿有齿条轴17,所述齿条轴17的上部(通过横轴14)装有抚管板18 (在软管送料装置的主动轴21上方处)。所述横轴14与抚管板18之间通过链接块11相连,在该链接块11上装有锁紧手柄13。通过旋转调节手轮,带动手轮轴15并通过斜齿轮组件10而带动齿条座12内的齿条轴17上下升降,从而将齿条轴上的抚管板进行上下升降,当抚管板下降到位后,则由抚管板压住软管箱内的某排软管,使靠近自动上管装置3的抓管杆30抓起来的软管的下一排软管也不致于被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管卸管自动式灌装软管提升输送机构,包括机架(1)、软管送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上、并在软管送料装置(2)的上方处依次装有自动上管装置(3)、自动卸管装置(4),在所述机架(1)上、并在自动卸管装置(4)的侧边处装有软管出料装置(5);所述自动上管装置(3)包括装在机架(1)上的主轴(31),在该主轴(31)下通过旋转支架(38)装有活动横梁(33),所述活动横梁(33)下装有若干抓管杆(30);所述自动卸管装置(4)包括装在机架(1)上的拨杆轴(45),该拨杆轴(45)通过下拨杆(47)与卸管动力源(44)相接、该拨杆轴(45)通过上拨杆(42)与拉杆(40)相接,所述拉杆(40)的外端部上装有卸管耙(4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章,章昌胜,黄克云,刘日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精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