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气密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454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空气密封体,包括前外膜,后外膜,设于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的前内膜和后内膜,多个气室,充气通道,中部热封线;前内膜和/或后内膜上部内壁间隔设有耐热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中部热封线横跨各耐热块,将前外膜,前内膜,后内膜和后外膜未设有耐热块处粘接,并分隔充气通道和气室;充气通道形成在中部热封线一侧的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进气口形成在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的耐热块处,进气口使充气通道和气室连通。该充气通道形成于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充气后,进气口无需由外膜的形变带动开启,且直接开启,开启过程直接简单,可大大减小充气气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新型空气密封体,所述空气密封体能自动开启空气入口。【
技术介绍
】一种新型空气密封体因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摔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专利200610067311.5中的空气密封体,充气道形成于两片外膜之间;充气后由外膜的形变带动内膜形变而自动开启入气口,这种结构的空气密封体所需充气压力高;并且为了顺利的开启入气口,热封点和入气口的位置定位要精准,生产工序多且生产工艺要求高。该专利中的空气密封体经实际使用检验,气柱锁气时间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新型空气密封体结构的包装袋。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造新型空气密封体,包括前外膜,后外膜,设于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的前内膜和后内膜,多个气室,充气通道,中部热封线,其特征在于:前内膜和/或后内膜上部内壁间隔设有耐热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中部热封线横跨各耐热块,将前外膜,前内膜,后内膜和后外膜未设有耐热块处粘接,并分隔充气通道和气室;充气通道形成在中部热封线一侧的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进气口形成在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的耐热块处,进气口使充气通道和气室连通;充气通道被充气膨胀后,进气通道的前内膜和后内膜在纵向上向外拉开而自动开启进气口,气体进入气室后压迫前内膜和后内膜而密封气室。优选的,它还包括底部热封线纵向热封线;底部热封线将前、后外膜底部粘接;纵向热封线两端部设有与中部热封线和/或底部热封线连接的内凹曲线热封线,将前外膜和后外膜粘接,气室形成于相邻两条纵向热封线之间形成且位于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优选的,它还包括耐热线,所述耐热线横贯所述耐热块,设置在前内膜和/或后内膜之间,所述耐热块涂覆有耐热材料。优选的,它还包括顶部热封线;顶部热封线将前内膜和后内膜顶部粘接,充气通道位于顶部热封线和中部热封线之间的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优选的,前内膜和后内膜由一片内膜折叠而成;折叠线设于中部热封线一侧,充气通道位于折叠线和中部热封线之间的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优选的,它还包括进气通道;纵向热封线将前内膜和后内膜粘接,进气通道形成于相邻两条纵向热封线之间且位于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在进气通道的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设有多个热封点或多条热封线。优选的,在位于充气通道侧的前外膜和前内膜之间、后外膜和后内膜之间设有热封线或热封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密封体的充气通道形成于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充气后,进气口无需由外膜的形变带动开启,直接开启进气口,开启过程直接简单,在实际应用中,可大大减小充气气压;并且加工工艺简化,无需制作在进气口上方设于前外膜和前内膜,后外膜和后内膜之间的热封点。2.在气体在向两端密封线外逸时,两端曲线内凹的气室相对于两端直线形的气室,受到来自气体正面的压力更小。因此,内凹曲线密封面的气室的锁气时间更长。3.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密封体在充气通道侧的前、后内膜之间设置的热封线,前外膜和前内膜,后外膜和后内膜之间设有的热封线或热风点都方便充气时充气嘴的插入,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一中的新型空气密封体的结构分解图;图2实施例一中的新型空气密封体的正视图;图3实施例一中的新型空气密封体一个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实施例二中的新型空气密封体的正视图;图5实施例三中的新型空气密封体的结构分解图;图6实施例四中的新型空气密封体的正视图;图7实施例五中的新型空气密封体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空气密封体,包括相同的前外膜Ia和后外膜lb,前内膜2a,后内膜2b,充气通道3,多个气室4,顶部热封线5,中部热封线6,底部热封线7,纵向热封线8,进气通道9。前外膜Ia和后外膜Ib上下叠合。前内膜2a和后内膜2b上下叠合后设于前外膜Ia和后外膜Ib之间,且前、后内膜的顶部边缘线2c不低于前、后外膜的顶部边缘线lc。前、后内膜叠合后的长度不大于前外膜Ia或后外膜Ib的长度,前内膜2a或后内膜2b的宽度不小于空气密封体两侧边缘纵向热封线之间的宽度。本实施例中前、后外膜的尺寸相同,前、后内膜的尺寸也相同,且前、后内膜叠合后的顶部边缘线2c与前、后外膜叠合后的顶部边缘线Ic齐平,内膜的宽度与外膜的宽度相同。顶部热封线5将前、后内膜顶部粘接。本实施中,为了保证前、后外膜和前、后内膜在中部热封线6上的部分有整齐划一的外观效果和加工时外膜和内膜定位的方便性,顶部热封线5将前外膜la,后外膜lb,前内膜2a和后内膜2b粘接。中部热封线6设于顶部热封线5和底部热封线7之间,将前内膜Ia和前外膜2a粘接,将后内I吴Ib和后外I吴2b粘接。底部热封线7将前、后外膜底部,将前外膜Ia和后外膜Ib粘接。纵向热封线8与中部热封线6和底部热封线7连接,将前内膜la,前外膜2a,后内膜Ib和后外膜2b粘接。顶部热封线5和中部热封线6之间形成充气通道3,充气通道设于前、后内膜之间,充气通道3的左侧热封粘接,充气通道3的右侧因前、后内膜未粘接形成充气口 3a。相邻两条纵向热封线8之间形成且位于前、后外膜之间的气室4,气室4设于中部热封线6和底部热封线7之间。进气通道9设于相邻两条纵向热封线之间形成且位于前、后内膜之间。前内膜2a和/或后内膜2b内壁均匀间隔设有耐热块2d,耐热块2d上涂有耐热材料,且中部热封线6横跨各耐热块2d,所以在耐热块2d的中部热封线处,在前内膜2a和后内膜2b之间间隔地形成多个进气口 9a,即进气口 9a形成在前、后内膜之间的耐热块处。前、后内膜在耐热块处未粘接,而在无耐热块的部分,前外膜Ia和前内膜2a,后外膜Ib和后内膜2b因热封而紧密粘接。每一个进气口 9a都对应一个进气通道9,每个进气通道9对应一个气室4,充气通道3通过进气口 9a与进气通道9连通。前、后内膜构成对应多个气室3充气的连续性气阀。本实施例中的新型空气密封体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充气口 3a向充气通道3内充气,充气通道3膨胀后使前内膜2a和后内膜2b在纵向上被向外拉开并在横向上紧缩,此时前内膜2a和后内膜2b由平面状膨胀为具有弧度的立体状,此时进气口 9a开启,使气体进入进气通道9,从而给气室4充气。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密封体,是通过充气后前、后外膜膨胀带动与前外膜通过热压点粘接的前内膜膨胀,与后外膜通过热压点粘接的后内膜膨胀,使得形成于前后内膜之间的进气口开启。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密封体的进气口开启过程直接简单,在实际应用中,可大大减小充气气压;并且加工工艺简化,无需制作在进气口上方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空气密封体,包括前外膜,后外膜,设于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的前内膜和后内膜,多个气室,充气通道,中部热封线,其特征在于:前内膜和/或后内膜上部内壁间隔设有耐热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中部热封线横跨各耐热块,将前外膜,前内膜,后内膜和后外膜未设有耐热块处粘接,并分隔充气通道和气室;充气通道形成在中部热封线一侧的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进气口形成在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的耐热块处,进气口使充气通道和气室连通;充气通道被充气膨胀后,进气通道的前内膜和后内膜在纵向上向外拉开而自动开启进气口,气体进入气室后压迫前内膜和后内膜而密封气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艾贝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