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筒同步炒干机组,包括机架(1)、一排炒干滚筒(3)、加热装置(2)和带动炒干滚筒(3)旋转的动力装置(5),炒干滚筒(3)的一侧为敞开端(34),炒干滚筒(3)还设有加料斗(9),加料斗(9)上端为进料口(91),加料斗(9)的下部为通向炒干滚筒(3)敞开端的通道(92),加料斗(9)的上面设有分料行车(8),分料行车(8)能在炒干滚筒(3)上面来回行走,分料行车(8)上设有输送皮带(8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排列多个炒干滚筒,可实现物料的流水线加工,其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烘干加工的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茶叶等物料的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到一种物料炒干设备。
技术介绍
旋转式炒干机通常包括炒干滚筒、加热装置和带动炒干滚筒旋转的动力装置,炒干滚筒内设有导筋,通过物料在炒干滚筒不断旋转,炒干滚筒里面的导筋不断抛散物料,起到炒干的目的。目前的旋转式炒干机为单台结构,不能实现物料烘干的自动化作业,其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旋转式炒干机存在的问题,提供多个炒干滚筒排列组成多筒同炒干机组,可实现物料的流水线加工,其自动化程度高,以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加工效率。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筒同步步炒干机组,包括机架1、一排炒干滚筒3、加热装置2和带动炒干滚筒3旋转的动力装置5,炒干滚筒3的一侧为敞开端34,其特征是炒干滚筒3还设有加料斗9,加料斗9上端为进料口 91,加料斗9的下部为通向炒干滚筒3敞开端的通道92,加料斗9的上面设有分料行车8,分料行车8能在炒干滚筒3上面来回行走,分料行车8上设有输送皮带81。使用时,把需炒干的物料输送到分料行车上的输送皮带,分料行车在炒干滚筒上面来回行走,输送皮带工作,把需炒干的物料输均匀从加料斗快速送到炒干滚筒内,然后通过炒干滚筒的滚动来实现对物料的烘干。具体实施时,加料斗9下部的通道92设有储料计量输送机6,储料计量输送机6包括设在通道92上的带绞龙片63,带绞龙片63连接旋转轴62,旋转轴62连接有带动旋转轴62转动的储料电机61。需炒干的物料输均匀从加料斗内,储料电机转动,把加料斗内的物料快速送入炒干滚筒内,通过该结构,可以有效地计量进入炒干滚筒内物料的数量。具体实施时,机架上设有托轮10,炒干滚筒3设在托轮10上,加热装置2位于炒干滚筒3的下面,炒干滚筒3和加热装置2的外面设有保温罩壳4。为防止热量散失,炒干滚筒四周设有保温罩壳。具体实施时,动力装置5包括电动机51和传动皮带53,在炒干滚筒3连接有转轴32,转轴32上设有皮带轮52,相邻的炒干滚筒3的转轴之间的皮带轮52通过传动皮带53联接,电动机51与其中的一个炒干滚筒3的转轴32上设有皮带轮52和相对应的传动皮带53。电动机工作,带动其中的一个炒干滚筒滚动,由于相邻的炒干滚筒的转轴之间设有皮带轮和传动皮带,因此每个炒干滚筒同步滚动。采用一个电动机同时驱动多个炒干滚筒,其容易控制,运动轨迹相同,物料烘干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具体实施时,炒干滚筒3内设有导筋33。炒干滚筒不断旋转,炒干滚筒里面的导筋不断抛散物料,起到炒干的目的,炒干作业完成后,炒干滚筒反转实现出料程序,物料可从炒干滚筒的敞开端输出。具体实施时,炒干滚筒3的敞开端34下面设有出料输送机7,出料输送机7上设有出料皮带。当炒干作业完成后,其通过炒干滚筒的敞开端进入出料输送机,出料输送机的出料输送带由驱动装置带动,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具体实施时,相邻加料斗9上端的进料口 91紧靠,相邻加料斗9上端的进料口 91为同一条边。由于相邻加料斗上端的进料口的边为同一条边,相邻的进料口没有间隔,因此,分料行车走动时,当传动皮带的出料口对着其中的一个进料口时,传动皮传动,物料始终可以进入进料口,传动皮带不必停止工作,其效率大大提高。具体实施时,上述的炒干滚筒3排列有三个至十个。本技术通常设有茶叶提升机,提升机的输出口在分料行车上的输送皮带的上面。提升机在现有技术中结构很多,通常采用皮带传送,本通过提升机进入物料,加长生产线,提高物料的加工效率。本技术可以采用对应的左右二组多筒同步炒干机组,当分料行车8完成其中一组多筒同炒干机组的加料,其炒干滚筒3旋转工作,进行对物料的炒干,同时分料行车可以对另外一组多筒同炒干机组的加料,这样就实现左右二组的多筒同炒干机组的不间断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排列多个炒干滚筒,可实现物料的流水线加工,其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烘干加工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加热装置3、炒干滚筒4、保温罩壳5、动力装置6、计量输送机7、出料输送机8、分料行车9、加料斗10、托轮31、封闭端32、转轴33、导筋34、敞开端51、电动机52、皮带轮53、传动皮带61、储料电机62、旋转轴63、绞龙片81、输送皮带91、进料口 92、通道16、推杆17、动力装置18、进料口 19、驱动装置20、电动机21、电机22、传送输送机23、提升机。【具体实施方式】图1、2中,一种多筒同步炒干机组,包括机架1、一排多个炒干滚筒3、加热装置2和带动炒干滚筒3旋转的动力装置5,炒干滚筒3内设有导筋33,加热装置2为电加热管,加热装置2位于炒干滚筒3的下面,为防止热量散失,炒干滚筒3四周设有保温罩壳4,机架上设有托轮10,炒干滚筒3设在托轮10上,炒干滚筒3的一侧为敞开端34,另外一侧是封闭端31,每个炒干滚筒3都设有加料斗9,加料斗9上端为进料口 91,相邻加料斗9上端的进料口 91紧靠,相邻加料斗9上端的进料口 91为同一条边,加料斗9的下部为通向炒干滚筒3敞开端的通道92,加料斗9下部的通道92设有储料计量输送机6,储料计量输送机6包括设在通道92上的带绞龙片63,带绞龙片63连接旋转轴62,旋转轴62连接有带动旋转轴62转动的储料电机61。加料斗9的上面设有分料行车8,分料行车8能在炒干滚筒3上面来回行走,分料行车8上设有输送皮带81。动力装置5包括电动机51和传动皮带53,在炒干滚筒3封闭端31上连接有转轴32,转轴32上设有皮带轮52,相邻的炒干滚筒3的转轴之间的皮带轮52通过传动皮带53联接,电动机51与其中的一个炒干滚筒3的转轴32上设有皮带轮52和相对应的传动皮带53。电动机51工作,带动其中的一个炒干滚筒3滚动,由于相邻的炒干滚筒3的转轴32之间设有皮带轮52和传动皮带53,因此每个炒干滚筒3同步滚动。采用一个电动机51同时驱动多个炒干滚筒3,其容易控制,运动轨迹相同,物料烘干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炒干滚筒3的敞开端34下面设有出料输送机7,出料输送机7上设有出料皮带。使用时,设有提升机,提升机的输出口在分料行车8上的输送皮带81的上面。需炒干的物料通过提升机把需烘干的物料输送到分料行车8上的输送皮带81,分料行车8在炒干滚筒3上面来回行走,由于相邻加料斗9上端的进料口 91的边为同一条边,相邻的进料口 91没有间隔,因此,分料行车8走动时,当传动皮带的出料口对着其中的一个进料口时,传动皮传动,物料始终可以进入进料口,传动皮带不必停止工作,其效率大大提高。输送皮带81工作,需烘干的物料输均匀从加料斗9内,储料电机61转动,把加料斗内的物料送入炒干滚筒3内,通过该结构,可以有效地计量进入炒干滚筒3内物料的数量。快速加料完成后,储料电机61停止工作,动力装置5的电动机51工作,每个炒干滚筒3同步滚动炒干滚筒3里面的导筋33不断抛散物料,起到炒干的目的,炒干作业完成后,电动机51反转,带动炒干滚筒3反转实现出料程序,物料可从炒干滚筒3的敞开端34输出,进入出料输送机7,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筒同步炒干机组,包括机架(1)、一排炒干滚筒(3)、加热装置(2)和带动炒干滚筒(3)旋转的动力装置(5),炒干滚筒(3)的一侧为敞开端(34),其特征是炒干滚筒(3)还设有加料斗(9),加料斗(9)上端为进料口(91),加料斗(9)的下部为通向炒干滚筒(3)敞开端的通道(92),加料斗(9)的上面设有分料行车(8),分料行车(8)能在炒干滚筒(3)上面来回行走,分料行车(8)上设有输送皮带(8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云飞,邵苏成,
申请(专利权)人:邵苏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