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200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3:55
静脉注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松紧带,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带有圆弧曲面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圆弧曲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弹性凸垫,凸块内设置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下方的固定板内设置有微型偏振电机,微型偏振电机下方的固定板内设置有定时装置,定时装置通过导线与微型偏振电机连接,所述固定板后端一角设置有立柱,立柱内设置有第二电热丝,立柱顶端设置有柱盖,柱盖侧端通过铰轴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底端与固定板侧端接触,固定板侧端设置有多个松紧带,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卡紧松紧带的带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使用,不但能加热病人手部,温热注射液体,还能定时给病人手部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是静脉注射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给神志不清的病人和幼儿静脉注射时,由于病人无意识的动作和小孩比较好动的天性,常常会给输液造成麻烦。为了避免上述现象,一般都通过胶带一圈又一圈的将小孩子的手足捆绑在纸药盒上。这样的做法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没注射一次就要浪费很多胶带,而且有些患者的皮肤对胶带过敏,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 203107881 U提出了一种小儿手足静脉注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板、松紧带、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柔软层,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松紧带,松紧带的端部设有粘结带。然而,长时间的输液会使得病人手部冰冷,特别是在冬天进行静脉注射,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输液不畅通,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病人手部痉挛,注射液不经过温热直接注射进病人血管内,不仅会使病人感觉到冰凉,还会降低病人手部温度,另外,病人的手臂长时间放置在护理装置上,得不到有效活动,可能会导致病人感觉到手臂酸痛和麻木,给病人带来治疗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手部、温热注射液、定时按摩的静脉注射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静脉注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松紧带,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带有圆弧曲面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圆弧曲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弹性凸垫,凸块内设置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下方的固定板内设置有微型偏振电机,微型偏振电机下方的固定板内设置有定时装置,定时装置通过导线与微型偏振电机连接,所述固定板后端一角设置有立柱,立柱内设置有第二电热丝,立柱顶端设置有柱盖,柱盖侧端通过铰轴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底端与固定板侧端接触,固定板侧端设置有多个松紧带,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卡紧松紧带的带扣。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左侧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通过导线分别与定时装置、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底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铁片,所述固定板侧端对应凹槽设置有与铁片配合的磁铁块。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均匀布设有多个通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表面铺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对应固定板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板上设置带有圆弧曲面的凸块,凸块的圆弧曲面与手掌自然放松时的手心相互配合,将手掌放置在凸块上,提高了舒适度;凸块上设置有弹性凸垫,固定板内设置有定时装置和微型偏振电机,通过定时装置控制微型偏振电机每隔一段时间振动一会,配合弹性凸垫能够实现对病人手心的按摩,避免了病人手臂因长时间放置得不到有效活动而导致的酸痛和麻木,减轻病人的注射治疗痛苦;自动控制微型电机振动,使用方便;凸块内设置的第一电热丝能够有效升高凸块的温度,从而给病人手臂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了长时间的输液会使得病人手部冰冷的情况发生。另外,固定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用于缠绕注射导管,通过盖板与固定底端配合将缠绕好的导管固定,立柱内设置的第二电热丝将注射导管内流过的注射液进行升温,避免了冰凉的注射液直接导进病人血管内而给病人带来不适。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使用,不但能加热病人手部,温热注射液体,还能定时给病人手部按摩。【附图说明】图1为静脉注射护理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静脉注射护理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凸块,3-弹性凸垫,4-第一电热丝,5-柱盖,6-铰轴,7-立柱,8-第二电热丝,9-盖板,10-通气孔,11-定时装置,12-微型偏振电机,13-松紧带,14-带扣,15-电源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静脉注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板I和松紧带13,所述固定板I上设置带有圆弧曲面的凸块2,所述凸块2的圆弧曲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弹性凸垫3,凸块2内设置有第一电热丝4,第一电热丝4下方的固定板I内设置有微型偏振电机12,微型偏振电机12下方的固定板I内设置有定时装置11,定时装置11通过导线与微型偏振电机12连接,所述固定板I后端一角设置有立柱7,立柱7内设置有第二电热丝8,立柱7顶端设置有柱盖5,柱盖5侧端通过铰轴6铰接有盖板9,所述盖板9底端与固定板I侧端接触,固定板I侧端设置有多个松紧带13,固定板I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卡紧松紧带的带扣14。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I左侧设置有电源接口 15,电源接口 15通过导线分别与定时装置11、第一电热丝4和第二电热丝8连接,通过电源接口 15与外设电源连接,从而使得定时装置11、微型偏振电机12、第一电热丝4、第二电热丝8能够通电工作。实施例中,所述盖板9底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铁片,所述固定板I侧端对应凹槽设置有与铁片配合的磁铁块,盖板9通过凹槽内的铁片与固定板I侧端设置磁铁块相互吸合而连接在一起。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I上均匀布设有多个通气孔10,便于空气流通,使得病人的手部舒适。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I上表面铺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对应固定板I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0,海绵层较固定板柔软,手部放置在海绵层上,提高了病人手部放置的舒适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针扎完成后,将病人的手部放置在凸块2上,让病人手心与凸块2的圆弧曲面相配合,将松紧带13拉直穿过带扣14,通过带扣14锁紧松紧带13,从而将病人手部与固定板I固定在一起,将注射导管缠绕在固定板I上的立柱7周端,通过盖板9与固定板I底端配合将缠绕好的注射导管固定,然后,将电源接口 15与电源连通,第一电热丝4和第二电热丝8开始升温加热,第一电热丝4升高凸块的温度,从而给病人手臂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第二电热丝8将注射导管内流过的注射液进行升温,避免了冰凉的注射液直接导进病人血管内而给病人带来不适;定时装置11控制微型偏振电机12每隔一段时间振动一会,配合弹性凸垫3能够实现对病人手心的按摩,避免了病人手臂因长时间放置得不到有效活动而导致的酸痛和麻木,减轻病人的注射治疗痛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静脉注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松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带有圆弧曲面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圆弧曲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静脉注射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松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带有圆弧曲面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圆弧曲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弹性凸垫,凸块内设置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下方的固定板内设置有微型偏振电机,微型偏振电机下方的固定板内设置有定时装置,定时装置通过导线与微型偏振电机连接,所述固定板后端一角设置有立柱,立柱内设置有第二电热丝,立柱顶端设置有柱盖,柱盖侧端通过铰轴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底端与固定板侧端接触,固定板侧端设置有多个松紧带,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卡紧松紧带的带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