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安全气囊的出现,驾乘者的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可就是有不少人不重视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的重要性,“明知故犯”,总是抱有侥幸心理。当汽车前部发生强烈的碰撞时,由于惯性,驾乘者的身体向前快速移动,这时安全带便会尽力“拉住”驾乘者的身体,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同时安全气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气并完全打开;接着驾乘者的身体上部便沉向安全气囊,气体也开始从气囊的排气口匀速逸出,并吸收了大部分冲击能量;随后,驾乘者身体向后并回到座椅上。以上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驾乘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被动地依靠辅助乘员保护系统是惟一的选择。如果碰撞之前没有系好安全带,那么安全气囊将反而会伤害驾乘者。由于没有了安全带的束缚,不仅一部分冲击能量无法从驾乘者身上“卸”下来,而且正在“一如既往”快速充气的安全气囊将与快速移动的驾乘者正面相撞,气囊快速膨胀所发出的巨大冲击力,将重重地撞向驾乘者的头部及胸部。可想而知,在这次“撞击”中,驾乘者的头部及胸部将严重受伤,安全气囊反而成了伤害驾乘者的“罪魁祸首”。传统的汽车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教育都以图片、影片、录像等方式进行。然而,仅仅通过视觉的感知,缺乏亲身体会的多方位感知,并不能很好的体会到系安全带的重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通过模拟车辆前后和侧翻等意外,使学习者能全方位感知安全系统的重要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车体(7);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倾斜运动机构、安全机构、电子控制器和屏幕播放装置;所述安全机构包括充气装置(1)、真空装置(2)和安全气囊(3);所述充气装置(1)和真空装置(2)均连接安全气囊(3),安全气囊(3)位于车体内侧前部;所述倾斜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缸装置(10)和座位侧翻平台(4),所述第一电动缸装置(10)垂直置于车体底部,连接座位侧翻平台(4);所述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包括座位侧翻平台(4)、第二电动缸装置(11)、道轨(5)、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和安全锁扣(9);所述道轨(5)固定于车体(7)内侧底部,位于座位侧翻平台(4)下方,所述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固定在座位侧翻平台(4)下方,所述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与道轨(5)形成导轨滑块机构;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与道轨(5)之间通过安全锁扣无缝链接;第二电动缸装置(11)水平置于车体底部,连接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嵊山,吴茂新,许宇飞,缪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