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116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倾斜运动机构、安全机构、电子控制器和屏幕播放装置,通过真实地仿真出车辆前方碰撞,安全带及安全气囊弹出、车辆侧方碰撞,车辆倾斜逃生方法,结合屏幕画面显示,达到真实、互动、体验的安全驾驶效果。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多自由度动感平台运动控制技术和感知传感技术,使得驾驶人和体验者真正达到了安全驾驶学习效果,增加自身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安全气囊的出现,驾乘者的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可就是有不少人不重视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的重要性,“明知故犯”,总是抱有侥幸心理。当汽车前部发生强烈的碰撞时,由于惯性,驾乘者的身体向前快速移动,这时安全带便会尽力“拉住”驾乘者的身体,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同时安全气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气并完全打开;接着驾乘者的身体上部便沉向安全气囊,气体也开始从气囊的排气口匀速逸出,并吸收了大部分冲击能量;随后,驾乘者身体向后并回到座椅上。以上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驾乘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被动地依靠辅助乘员保护系统是惟一的选择。如果碰撞之前没有系好安全带,那么安全气囊将反而会伤害驾乘者。由于没有了安全带的束缚,不仅一部分冲击能量无法从驾乘者身上“卸”下来,而且正在“一如既往”快速充气的安全气囊将与快速移动的驾乘者正面相撞,气囊快速膨胀所发出的巨大冲击力,将重重地撞向驾乘者的头部及胸部。可想而知,在这次“撞击”中,驾乘者的头部及胸部将严重受伤,安全气囊反而成了伤害驾乘者的“罪魁祸首”。传统的汽车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教育都以图片、影片、录像等方式进行。然而,仅仅通过视觉的感知,缺乏亲身体会的多方位感知,并不能很好的体会到系安全带的重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通过模拟车辆前后和侧翻等意外,使学习者能全方位感知安全系统的重要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倾斜运动机构、安全机构、电子控制器和屏幕播放装置。所述安全机构包括充气装置、真空装置和安全气囊;所述充气装置和真空装置均连接安全气囊,安全气囊位于车体内侧前部;所述倾斜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缸装置和座位侧翻平台,所述第一电动缸装置垂直置于车体底部,连接座位侧翻平台;所述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包括座位侧翻平台、第二电动缸装置、道轨、前后运动滑行装置和安全锁扣;所述道轨固定于车体内侧底部,位于座位侧翻平台下方,所述前后运动滑行装置固定在座位侧翻平台下方,所述前后运动滑行装置与道轨形成导轨滑块机构;前后运动滑行装置与道轨之间通过安全锁扣无缝链接;第二电动缸装置水平置于车体底部,连接前后运动滑行装置。 通过电子控制器控制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倾斜运动机构和安全机构的运动状态,达到模拟交通事故的目的。进一步的,包括旋转连体销轴,所述旋转连体销轴位于所述座位侧翻平台下侧,活动连接座位侧翻平台和前后运动滑行装置。该旋转连体销轴用于控制水平运动或侧翻运动时,座位侧翻平台的状态。当需要进行侧翻模拟时,打开旋转连体销轴,使得座位侧翻平台处于可以侧翻活动的状态。当不需要进行侧翻模拟时,关闭旋转连体销轴,使得座位侧翻平台与前后运动滑行装置固定。进一步的,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位于道轨后端。限位座是前后运动滑行装置的机械限位体,保证前后运动滑行装置后运动时,不会脱离运动轨道,保护体验者的安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通过真实地仿真出车辆前方碰撞,安全带及安全气囊弹出、车辆侧方碰撞,车辆倾斜逃生方法,结合屏幕画面显示,达到真实、互动、体验的安全驾驶效果。对传统交通安全教育都以图片、影像等方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多自由度动感平台运动控制技术和感知传感技术,使得驾驶人和体验者真正达到了安全驾驶学习效果,增加自身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电子控制器中采用了高性能的CPU中心处理器、高精度的传感器及可靠的电动、机械执行机构,在车体运动上,精确可靠,易于自动化控制和各种功能的实现。另外,规范的电子、机械限位和保护装置,使得该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车体7,所述车体是安全带、生命带互动体验装置的结构整体,由外框部件、支撑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倾斜运动机构、安全机构、电子控制器和屏幕播放装置。所述安全机构包括充气装置1、真空装置2和安全气囊3 ;所述充气装置I和真空装置2均连接安全气囊3,安全气囊3位于车体内侧前部。充气装置在平时自动充气到设定压力值,在接收到电子控制器控制信号指令时,瞬间释放充气装置中的压缩空气,迅速冲弹出安全气囊并填充气囊膨胀打开,为车上人员仿真出安全气囊在车体撞击时的实际工作原理和所起到的作用。真空装置在复位过程中接到回收安全气囊指令,迅速抽完气囊内部空气并将安全气囊回收到初始位置。安全气囊在充气装置中的压缩空气瞬间释放时,迅速冲弹出安全气囊并填充气囊膨胀打开。在复位过程中,真空装置迅速抽完气囊内部空气并将安全气囊回收到初始位置。所述倾斜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缸装置10和座位侧翻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安全带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车体(7);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倾斜运动机构、安全机构、电子控制器和屏幕播放装置;所述安全机构包括充气装置(1)、真空装置(2)和安全气囊(3);所述充气装置(1)和真空装置(2)均连接安全气囊(3),安全气囊(3)位于车体内侧前部;所述倾斜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缸装置(10)和座位侧翻平台(4),所述第一电动缸装置(10)垂直置于车体底部,连接座位侧翻平台(4);所述前后运动模拟机构包括座位侧翻平台(4)、第二电动缸装置(11)、道轨(5)、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和安全锁扣(9);所述道轨(5)固定于车体(7)内侧底部,位于座位侧翻平台(4)下方,所述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固定在座位侧翻平台(4)下方,所述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与道轨(5)形成导轨滑块机构;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与道轨(5)之间通过安全锁扣无缝链接;第二电动缸装置(11)水平置于车体底部,连接前后运动滑行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嵊山吴茂新许宇飞缪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