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应链用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020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供应链用检测机构,它涉及物流用具技术领域,箱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充电电路板与蓄电池的充电端连接,蓄电池与智能检测控制器的电源端、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报警器、故障发送模块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入检测指示灯的一端连接,输入检测指示灯的另一端与输入接插器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输出接插器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的存储端与存储器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故障发送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实现自动检测,能快速检测故障,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流供应链用检测机构,属于物流用具

技术介绍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物流”或也可详称为其最终目的之“策略性物流运输”或“策运”。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现有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机构在使用时不方便,不能快速检测故障,操作不方便,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流供应链用检测机构。本技术的一种物流供应链用检测机构,它包含箱体、支撑脚、智能检测控制器、存储器、输入检测指示灯、报警器、故障发送模块、蓄电池、充电电路板、输入接插器、输出接插器、散热风扇、继电器,箱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箱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箱体的侧面分别安装有输入接插器、输出接插器,智能检测控制器、存储器、输入检测指示灯、报警器、故障发送模块、蓄电池、充电电路板均安装在箱体的内部,充电电路板与蓄电池的充电端连接,蓄电池与智能检测控制器的电源端、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报警器、故障发送模块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入检测指示灯的一端连接,输入检测指示灯的另一端与输入接插器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输出接插器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的存储端与存储器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故障发送模块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输入检测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作为优选,所述的充电电路板上安装有充电插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自动检测,能快速检测故障,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_箱体;2_支撑脚;3_智能检测控制器;4_存储器;5_输入检测指示灯;6-报警器;7_故障发生模块;8_蓄电池;9_充电电路板;10-输入接插器;11-输出接插器;12-散热风扇;KM1-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箱体1、支撑脚2、智能检测控制器3、存储器4、输入检测指示灯5、报警器6、故障发送模块7、蓄电池8、充电电路板9、输入接插器10、输出接插器11、散热风扇12、继电器KM1,箱体I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2,箱体I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2,箱体I的侧面分别安装有输入接插器10、输出接插器11,智能检测控制器3、存储器4、输入检测指示灯5、报警器6、故障发送模块7、蓄电池8、充电电路板9均安装在箱体I的内部,充电电路板9与蓄电池8的充电端连接,蓄电池8与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电源端、继电器KMl常闭触点KMl-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l常闭触点KMl-1的另一端分别与报警器6、故障发送模块7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输入端与输入检测指示灯5的一端连接,输入检测指示灯5的另一端与输入接插器10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继电器KMl线圈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l线圈的另一端与输出接插器11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存储端与存储器4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控制端与故障发送模块7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入检测指示灯5为发光二极管。进一步的,所述的充电电路板9上安装有充电插口 9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输入接插器10、输出接插器11连接被检测设备的输入端或者输出端,当设备无输出时,继电器KMl线圈失电,继电器KMl常闭触点闭合,报警器6报警,智能检测控制器3驱动故障发送模块7将故障信息发送出去,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物流供应链用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箱体(1)、支撑脚(2)、智能检测控制器(3)、存储器⑷、输入检测指示灯(5)、报警器(6)、故障发送模块(7)、蓄电池⑶、充电电路板(9)、输入接插器(10)、输出接插器(11)、散热风扇(12)、继电器(KM1),箱体⑴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⑵,箱体⑴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2),箱体⑴的侧面分别安装有输入接插器(10)、输出接插器(11),智能检测控制器(3)、存储器⑷、输入检测指示灯(5)、报警器(6)、故障发送模块(7)、蓄电池(8)、充电电路板(9)均安装在箱体⑴的内部,充电电路板(9)与蓄电池⑶的充电端连接,蓄电池⑶与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电源端、继电器(KM1)常闭触点(KM1-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常闭触点(KM1-1)的另一端分别与报警器¢)、故障发送模块(7)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物流供应链用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箱体(1)、支撑脚(2)、智能检测控制器(3)、存储器(4)、输入检测指示灯(5)、报警器(6)、故障发送模块(7)、蓄电池(8)、充电电路板(9)、输入接插器(10)、输出接插器(11)、散热风扇(12)、继电器(KM1),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2),箱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12),箱体(1)的侧面分别安装有输入接插器(10)、输出接插器(11),智能检测控制器(3)、存储器(4)、输入检测指示灯(5)、报警器(6)、故障发送模块(7)、蓄电池(8)、充电电路板(9)均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充电电路板(9)与蓄电池(8)的充电端连接,蓄电池(8)与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电源端、继电器(KM1)常闭触点(KM1‑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常闭触点(KM1‑1)的另一端分别与报警器(6)、故障发送模块(7)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输入端与输入检测指示灯(5)的一端连接,输入检测指示灯(5)的另一端与输入接插器(10)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继电器(KM1)线圈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线圈的另一端与输出接插器(11)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存储端与存储器(4)连接,智能检测控制器(3)的控制端与故障发送模块(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