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德建专利>正文

一种排泄物检验用留样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018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泄物检验用留样盒,主要涉及医学检验用具领域。包括置便盒和隔离盒,置便盒为顶面开口的透明壳体结构,隔离盒为顶面开口的非透明壳体结构,隔离盒内的底部对称的设置复数个L型托块,置便盒通过L型托块卡固于隔离盒内部居中位置且其顶端与隔离盒的顶端水平,隔离盒顶端的盒口处设置密封盖,隔离盒与密封盖的连接处均设置相对应的螺纹,密封盖的盖底设置取样管,取样管为上下贯通的漏斗形透明壳体结构,密封盖上与取样管的连接处设置一圈刻痕,密封盖的盖顶还设有拉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对取样的排泄物进行隔离和密封,保证了公共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同时易于辨识,避免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检验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排泄物检验用留样盒
技术介绍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宄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排泄物检验是现代医学检验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对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排泄物检验主要包括尿液检验和粪便检验,都是常规的化验检查项目。其检验的前提都需要采集患者的尿液或粪便。目前,医院都是由患者或护理人员从洗手间接取/挑取大小便并送样到化验室作为留置标本进行化验的。现有的大小便留置标本器具都是采用普通的塑料杯或纸杯,在取样及送检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I)尿液检测中一般所需的尿液是20毫升,而对成人来说一次排出的尿液通常为250?500毫升,在接取尿液的过程中患者很难控制小便的流速及流量,常常存在尿液溅出或过满溢出的情况,接取尿液的杯体外表面一般都沾染少量尿液。粪便化验需要挑取一定量的大便,由于在腹泻等情况下大便较为稀薄或为水样,故挑取过程中大便难免滴落或抹擦到杯体的外表面。这些附着在杯体外表面的排泄物,很可能存在传染性病菌,由于在送检时没有相应的隔离措施,加之医院人流量大且较为拥挤,这些暴露的排泄物不但非常不卫生,给他人造成困扰和麻烦,而且很可能通过空气、碰触、间接接触等情况传播病菌。(2)现医院使用的留样塑料杯/纸杯都为开口设计,没有相应的密封措施,这就导致以下问题:首先,置入适量小便或水样稀便后,送检的过程中极易因为碰撞、晃动等造成排泄物溅出,即便患者小心翼翼的行走和举握,仍然很容易发生撒漏而擦到或者溅到周围行人的身上,既不卫生又容易传染病菌。故如何避免排泄物的撒漏就成为患者送检时的难题。其次,由于开口设计使得留样用杯在取样前及取样后都处于暴露状态,容易因与外界环境接触而染菌,干扰检验结果,影响病情的诊断。第三,暴露的排泄物在视觉上让人感觉不适,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尴尬,给周围行人带来不便。(3)现医院使用的留样塑料杯/纸杯虽然都为一次性用具,但是却没有相关标识,很难区分杯子是否使用过。这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为其二次利用使用过的留样用杯留有漏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泄物检验用留样盒,它不但能对取样的排泄物进行隔离和密封,杜绝由于排泄物暴露而造成的种利问题,而且为检验人员提供了较为洁净卫生的观察界面和操作界面,缓解了患者取样和送检排泄物时的困扰和尴尬,保证了公共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同时其易拉盖式的密封设计,使得本装置在使用后无法复原,易于辨识,避免二次利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排泄物检验用留样盒,包括置便盒,还包括隔离盒,所述置便盒为顶面开口的透明壳体结构,所述置便盒设置于隔离盒的内部,所述隔离盒为顶面开口的非透明壳体结构,所述隔离盒内的底部对称的设置复数个L型托块,所述L型托块的两端分别与隔离盒内部的底面及侧壁连接,所述置便盒通过L型托块卡固于隔离盒内部居中位置且其顶端与隔离盒的顶端水平,所述隔离盒顶端的盒口处设置密封盖,所述隔离盒与密封盖的连接处均设置相对应的螺纹,所述密封盖的盖底设置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为上下贯通的漏斗形透明壳体结构,所述取样管与密封盖固定连接,且密封盖上与取样管的连接处设置一圈刻痕,所述密封盖的盖顶还设有拉环,所述拉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且位于刻痕的内部。所述置便盒的底端设置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置便盒的底面相重合,所述转动手柄的边缘处设置铆钉且转动手柄通过铆钉与置便盒的底面活动铆接。所述密封盖内设置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上设置贯通相接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与隔离盒外壁到相邻的置便盒内壁的距离相等。所述隔离盒的侧壁上设置透明观察口,所述透明观察口上设置刻度。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所需留样检验的排泄物置入置便盒后,将置便盒放入隔离盒内部,即可将置便盒隔离,同时将可能附着在置便盒外表面的排泄物封闭在隔离盒内,使本装置在送检时洁净卫生安全,杜绝了沾染于置便盒外的排泄物通过空气、碰触、间接接触等情况传播病菌的可能。2、通过密封盖,将置便盒和隔离盒的内腔密封,从而将置便盒内的留样排泄物以及置便盒外部可能沾染的排泄物密封,解决了以下问题:首先,密封的隔离盒使本装置在送检过程中无论发生晃动、碰撞、放置等情况,都不会造成排泄物的外泄,使患者轻松应对人流密集、路程较远、上下颠簸等复杂情况。杜绝了撒漏以及擦到或者溅到周围行人的身上的可能。其次,密封盖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在取样前及取样后均为封闭状态,避免了和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大大的降低外界染菌的情况发生,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无误。第三,通过隔离盒和密封盖的配合,对所需留样检验的排泄物形成有效的遮盖,保护了患者的隐私,避免了患者的尴尬,以及避免冒犯到周围的路人。3、由于密封盖与取样管的连接处设置一圈刻痕,且刻痕内设有拉环,使得密封盖为易拉盖式的设计。当排泄物被送到相关检验窗口进行检验时,检验人员通过拉拽拉环使密封盖刻痕内的部分盖体与密封盖主体撕离,从而使取样管暴露出来。由于这种撕离属于破坏性分离,密封盖被撕开后无法复原,故杜绝了个别违法乱纪分子二次利用使用过的留样器具牟利的可能,保证了一次性器具的“一次性”。4、由于所述取样管为上下贯通的漏斗形透明壳体结构:首先,当密封盖被撕开,取样管暴露出来时,检验人员能够通过透明的取样管直接观察排泄物的状态;其次,取样管上下贯通,能够使检验人员直接经由取样管沾取置便盒内的排泄物;再次,取样管呈漏斗形,一方面使检验人员的观察视野更加开阔,另一方面,下尖上宽的设计使得置便盒内的液样排泄物无论晃动或倒置,都难以进入取样管上方至密封盖下方的空间,使观察及检验的操作界面更加卫生,缓解检验人员的尴尬和不便,保证了检验人员的卫生和安全。5、转动手柄的设置,方便患者在接取排泄物时对置便盒进行抓握,同时使患者的手部远离置便盒,降低排泄物溅洒在手上的概率。6、所述密封垫圈的设置,辅助固定置便盒和隔离盒的相对位置,且增强了置便盒和隔离盒的密封性,从而保证对排泄物的密封隔离。7、当隔离盒通过密封盖封闭后,通过所述透明观察口也能随时观察置便盒内的排泄物情况,不必打开密封盖,避免了盒内染菌、排泄物溅出等问题,减化操作。所述刻度的设置能够辅助确定排泄物的取量、位置等,方便患者及检验人员的观察。【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分解状态下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组合状态下的刨面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置便盒;2、隔离盒;3、L型托块;4、密封盖;5、螺纹;6、取样管;7、刻痕;8、拉环;9、转动手柄;10、铆钉;11、密封垫圈;12、通槽;13、透明观察口 ;14、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排泄物检验用留样盒,主体结构包括置便盒I,还包括隔离盒2,所述置便盒I为顶面开口的透明壳体结构,所述置便盒I设置于隔离盒2的内部,所述隔离盒2为顶面开口的非透明壳体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泄物检验用留样盒,包括置便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盒(2),所述置便盒(1)为顶面开口的透明壳体结构,所述置便盒(1)设置于隔离盒(2)的内部,所述隔离盒(2)为顶面开口的非透明壳体结构,所述隔离盒(2)内的底部对称的设置复数个L型托块(3),所述L型托块(3)的两端分别与隔离盒(2)内部的底面及侧壁连接,所述置便盒(1)通过L型托块(3)卡固于隔离盒(2)内部居中位置且其顶端与隔离盒(2)的顶端水平,所述隔离盒(2)顶端的盒口处设置密封盖(4),所述隔离盒(2)与密封盖(4)的连接处均设置相对应的螺纹(5),所述密封盖(4)的盖底设置取样管(6),所述取样管(6)为上下贯通的漏斗形透明壳体结构,所述取样管(6)与密封盖(4)固定连接,且密封盖(4)上与取样管(6)的连接处设置一圈刻痕(7),所述密封盖(4)的盖顶还设有拉环(8),所述拉环(8)与密封盖(4)固定连接且位于刻痕(7)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德建
申请(专利权)人:蔡德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