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包括第一椅座及第一椅背,第一椅座通过轴连接第一椅背,第一椅座两侧装有第一扶手,第一椅座底部对应第一扶手两侧装有导轨,导轨上装有摇杆,摇杆上装有可收展的第二椅座、前支撑腿,第二椅座外侧装有第二椅背,第二椅座通过轴连接第二椅背,第二椅背一侧设置固定第二椅座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向性能好,出行便利,使用方便灵活,安全系数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电动轮椅是腿部有残疾人群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的重要代步工具,现有的电动轮椅移动方式分为前进、后退及转弯,而转弯一般要经过一个大的弧度才能完成,对于出行者来说,在一些狭窄的区域,很难进行转弯操作,并且如果直接进行后退操作,危险性很高,给出行带来不便。另外,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如电动轮椅撞上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操作者往往反应不及,来不及将电机停下,电机驱动轮椅继续向前,给乘坐者造成更大的伤害。且现有的电动轮椅仅能供一人乘坐。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椅,转向性能好,出行便利,使用方便灵活,安全系数高,可供两人同时乘坐。本技术所述的电动轮椅,包括第一椅座及第一椅背,第一椅座通过轴连接第一椅背,第一椅座两侧装有第一扶手,第一椅座底部对应第一扶手两侧装有导轨,导轨上装有摇杆,摇杆上装有可收展的第二椅座、前支撑腿,第二椅座外侧装有第二椅背,第二椅座通过轴连接第二椅背,第二椅背一侧设置固定第二椅座的固定件;第一椅座前端装有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椅座上的框架及与框架前端铰接的前踏板,框架后侧安装一连杆,连杆上端与安装在椅座上的微动开关相配合,连杆下端与前踏板后端通过销轴铰接,前侧左车轮内侧安装左驱动电机,前侧右车轮内侧安装右驱动电机,一控制器安装在一侧第一扶手上,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及微动开关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相连。左驱动电机驱动前侧左车轮运动,右驱动电机驱动前侧右车轮运动,由于前侧左右两车轮各自采用独立的驱动系统,因此车轮的移动性能极佳,可进行原地360°左右转向,在一些狭窄的空间内可轻松完成换向,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便利。踏板组件与微动开关相配合,当展开前踏板时,前踏板的后端带动连杆上移,连杆上端与微动开关接通,使轮椅通电可正常运行。电动轮椅突然撞上前方障碍物时,前踏板在撞击力的作用下上翻,带动连杆向下移动,连杆与微动开关分离断电,避免驱动电机继续运转,造成更大伤害。可根据需要,将第二座椅摇出,打开第二椅背,供两人同时乘坐,非常方便。所述的右驱动电机与前侧右车轮之间装有离合器,左驱动电机与前侧左车轮之间装有离合器,两侧的离合器通过连接件与离合把手下端连接,离合把手安装在一侧第一扶手的槽内,其上端凸出于第一扶手上表面,通过离合器使驱动电机与车轮分离,可以通过人推动轮椅,使用方式灵活。所述的离合把手与控制器分别位于两侧第一扶手上,方便操作。所述两侧的第一扶手上装有音箱,可在出行的同时听音乐,使乘坐者得到放松,有利于养生。所述的第一椅座上装有沙发垫,乘坐舒适。所述的第一椅背上设有纳米加热层,纳米加热层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相连,通过纳米加热层加热,对乘坐者的后背起到按摩效果,有利于病患者身体康复。所述的第一椅背上设有颈部及背部捶打按摩装置,捶打按摩装置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可对颈部及背部进行按摩。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配套一遥控器,无线信号接收器可以为红外信号或蓝牙信号接收器,对于无法自己操作的重度患者,看护人员可进行远程控制,减轻工作负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电动轮椅通过左驱动电机及右驱动电机控制车轮向左或向右原地360°旋转,在狭窄的空间也可以进行转弯操作,转向性能好,使乘坐者出行便利;通过设置前踏板后端与微动开关相配合,当突然撞上前方的障碍物时,前踏板上翻带动拉杆离开微动开关,断开电源,左驱动电机及右驱动电机停止运转,防止造成更大的伤害,安全系数高;拉动离合器,可转换为人工模式,使用方便灵活;根据需要,可以将第二座椅拉出,供两人同时乘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拉出第二座椅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椅座;2、沙发垫;3、第一扶手;4、控制器;5、离合把手;6、纳米加热层;7、第一椅背;8、车轮;9、连杆;10、框架;11、前踏板;12、微动开关;13、音箱;14、离合器;15、右驱动电机;16、左驱动电机;17、前支撑腿;18、第二座椅;19、第二椅背;20、摇杆;21、导轨;22、摇把;23、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2所不,本技术所述的电动轮椅,包括第一椅座I及第一椅背7,第一椅座I通过轴连接第一椅背7,椅背7可折叠至椅座I上,也可以向后调节位置,第一椅座I底部对应第一扶手3两侧装有导轨21,导轨21上装有摇杆20,摇杆20上装有可收展的第二椅座18、前支撑腿(17),第二椅座17外侧装有第二椅背19,第二椅座18通过轴连接第二椅背19,第二椅背19 一侧设置固定第二椅座18的固定件23 ;第一椅座I前端装有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椅座I上的框架10及与框架10前端铰接的前踏板11,框架10后侧安装一连杆9,连杆9上端与安装在椅座I上的微动开关12相配合,连杆9下端与前踏板11后端通过销轴铰接,前踏板11收起时可进行折叠,使用时可展开,展开后的前踏板11可略微向上倾斜。前侧左车轮8内侧安装左驱动电机16,前侧右车轮8内侧安装右驱动电机15,右驱动电机15与前侧右车轮8之间装有离合器14,左驱动电机16与前侧左车轮8之间装有离合器14。两侧的离合器14通过连接件与离合把手5下端连接,离合把手5活动安装在一侧扶手3的槽内,其上端凸出于扶手3上表面,扶手3中间设有摆动槽,离合把手3可沿摆动槽做前后摆动,以实现离合器14的控制。椅座I内装有电池等组件,椅座I上装有沙发垫2,使乘坐者舒适,椅背7上设有纳米加热层6,起按摩作用,两侧的扶手3前部还装有音箱13,可在出行时听音乐。一控制器4安装在与离合把手3相对的扶手3上,左驱动电机16、右驱动电机15、微动开关12、音箱13及纳米加热层6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4相连。控制器4上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可以为红外信号或蓝牙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配套一遥控器。工作过程:使用时,将前踏板11展开,使连杆9触动微动开关12接通电源,通过控制器4控制车轮8向前或向后运动,通过左驱动电机16或右驱动电机15控制车轮8向左或向右原地360°旋转,在狭窄的空间也可以进行转弯操作,当突然撞上前方的障碍物时,前踏板11上翻带动拉杆9离开微动开关12,断开电源,左驱动电机16及右驱动电机15停止运转,防止造成更大的伤害。当需人工辅助推动本电动轮椅时,拉动离合器14,使左驱动电机16、右驱动电机15分别与左右两车轮8的轮轴分离即可。根据需要,摇动摇把22,摇杆20沿导轨21滑动,将前支撑腿17、第二椅座18依次展开,通过固定件23将第二椅座18与第二椅背19固定牢靠,即可供两人同时乘坐。实施例二:椅背7上设有颈部及背部捶打按摩装置,捶打按摩装置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4,其余同实施例一。【主权项】1.一种电动轮椅,包括第一椅座(I)及第一椅背(7),第一椅座(I)通过轴连接第一椅背(7),第一椅座(I)两侧装有第一扶手(3),其特征在于:第一椅座(I)底部对应第一扶手(3)两侧装有导轨(21),导轨(21)上装有摇杆(20),摇杆(20)上装有可收展的第二椅座(18)、前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轮椅,包括第一椅座(1)及第一椅背(7),第一椅座(1)通过轴连接第一椅背(7),第一椅座(1)两侧装有第一扶手(3),其特征在于:第一椅座(1)底部对应第一扶手(3)两侧装有导轨(21),导轨(21)上装有摇杆(20),摇杆(20)上装有可收展的第二椅座(18)、前支撑腿(17),第二椅座(17)外侧装有第二椅背(19),第二椅座(18)通过轴连接第二椅背(19),第二椅背(19)一侧设置固定第二椅座(18)的固定件(23);第一椅座(1)前端装有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椅座(1)上的框架(10)及与框架(10)前端铰接的前踏板(11),框架(10)后侧安装一连杆(9),连杆(9)上端与安装在椅座(1)上的微动开关(12)相配合,连杆(9)下端与前踏板(11)后端通过销轴铰接,前侧左车轮(8)内侧安装左驱动电机(16),前侧右车轮(8)内侧安装右驱动电机(15),一控制器(4)安装在一侧第一扶手(3)上,左驱动电机(16)、右驱动电机(15)及微动开关(12)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元军,杜建齐,
申请(专利权)人:杜元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