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的工件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621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的工件定位机构。它用于对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进行同时折弯前的定位,包括多个由上至下沿工件送入折弯机的进给方向逐级缩进的定位挡面,各工件抵靠在不同的定位挡面上以实现各工件在工件的进给方向上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在进行折弯前在工件的进给方向上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层叠的多件工件呈由下至上逐步升级的阶梯状,这样可以补偿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存在的差异,通过工件定位机构使位于上层的工件的端部相对位于下层的工件的端部缩进一定距离,该缩进的距离用于补偿位于上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与位于下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的差异,使折弯后,各工件的端部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进行同时折弯的折弯机的工件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管翅式换热器作为一种紧凑式换热器,在制冷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换热器的成形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成形工艺:管弯曲成形(形成U型管),机械胀管成形(实现管-翅连接),管束折弯成形(形成L型或U型或G型换热器)。管束折弯成形是换热器成形的关键工艺之一,对换热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管束折弯成形时,先把换热器输送到规定的位置上,使想要弯曲的部位紧靠住具有预定的弯曲半径的弯曲模(压辊),然后夹持住处在弯曲模两侧的换热器,使一侧或两侧的夹持部件以弯曲模为中心旋转移动,于是换热器便沿着弯曲模被挤压成规定的弯曲角度。更具体的说,换热器在平躺状态下沿纵向送进折弯机,然后在横向使预定弯曲的部位紧靠弯曲模,弯曲模置于要弯曲部位的上方,换热器前端夹在弯曲模和夹紧模(下压板)之间,同时尾端受底板(随动板)支撑,驱动致动器,使弯曲模和夹紧模按照要求旋转规定的角度,夹紧模抬升起来使换热器前段以弯曲模的中心为中心旋转,从而沿弯曲模成型。在传统的管束折弯成形工艺中,大多采用单件弯曲后组装的方法。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目前多采取多件换热器由下至上层叠后进行一次弯曲成形的工艺。但现有的用于对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进行同时折弯的折弯机,一方面,要实现U型或G型折弯需多次对工件进行重新定位后再折弯,过程复杂,连贯性差,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绕压辊弯曲成型时,由于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各异,使折弯后难以保证各个工件的端部对齐,影响换热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保证多件层叠的工件折弯后各工件的端部对齐的折弯机的工件定位机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折弯机的工件定位机构,用于对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进行同时折弯前的定位,包括多个由上至下沿工件送入折弯机的进给方向逐级缩进的定位挡面,各工件抵靠在不同的定位挡面上以实现各工件在工件的进给方向上定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折弯机设有工件定位机构以使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在进行折弯前在工件的进给方向上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层叠的多件工件呈由下至上逐步升级的阶梯状,这样可以补偿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存在的差异,位于上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必然小于位于下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通过工件定位机构使位于上层的工件的端部相对位于下层的工件的端部缩进一定距离,该缩进的距离用于补偿位于上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与位于下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的差异,使折弯后,各工件的端部对齐。【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2的A-A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机架的立体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入料导引承载板、第一折弯机构、托料机构、第二折弯机构和工件定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构的下压板支架和下压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和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构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构的随动板升降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构的随动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4a和图14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构的的随动板的滑移示意图,其中,图14a示出了随动板处于随动板复位位置,图14b示出了随动板处于随动板最大随动位移位置;图15a至图15c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第一折弯机的折弯工作原理;图1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1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1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套定位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2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套定位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套定位单元的剖视示意图;图2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定位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定位组件的主视图,其中,定位顶板处于复位位置;图2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定位组件的主视图,其中,定位顶板被一件工件推抵而处于检测位置;图2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工件搬出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工件搬出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工件搬出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28a至图28f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折弯机,可用于对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进行同时折弯,包括机架1,该机架I上沿工件送入折弯机的进给方向依次设有可对工件的后段进行折弯的第一折弯机构2、可对工件的前段进行折弯的第二折弯机构3和可对工件在折弯前定位的工件定位机构4,如图16至图24所示,该工件定位机构4用于对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进行同时折弯前的定位,该工件定位机构4包括多个由上至下沿工件的进给方向逐级缩进的定位挡面41,各工件抵靠在不同的定位挡面41上以实现各工件在工件的进给方向上定位。本实施例中,工件的进给方向为横向。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折弯机设有工件定位机构以使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在进行折弯前在工件的进给方向上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层叠的多件工件的端部轮廓呈由下至上逐步升级的阶梯状,这样可以补偿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存在的差异,由于每个工件存在一定的厚度,位于上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必然小于位于下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通过工件定位机构使位于上层的工件的端部相对位于下层的工件的端部缩进一定距离,该缩进的距离用于补偿位于上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与位于下层的工件的折弯处的弯曲半径的差异,使折弯后,各工件的端部对齐;此外,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分别可实现对工件的前段和后段进行折弯,可减少折弯过程中重新定位工件的次数,方便快速实现U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该工件定位机构还包括多个由下至上层叠的定位组件42 ; 每个定位组件42包括定位基板421、定位顶板422、定位弹性复位元件423、定位检测装置和限位机构,定位顶板422可滑移地安装于定位基板421上且定位顶板422的滑移方向平行于工件的进给方向,定位顶板朝向工件的后端面为定位挡面41,限位机构设于定位基板421与定位顶板422之间以使定位顶板422在一复位位置和一检测位置之间滑移,定位弹性复位元件423设于定位基板421与定位顶板422之间以使定位顶板422具有回到复位位置的运动趋势;定位检测装置可以安装在定位基板421上,也可以安装在其它部件上(例如机架、定位底架、定位滑动架等等)。在工件沿进给方向送入折弯机并与定位顶板422的定位挡面41抵靠时推动处于复位位置的定位顶板422沿工件的进给方向滑移至检测位置,定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定位顶板422是否处于检测位置以确定工件是否完成定位;在工件与定位顶板422的定位挡面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机的工件定位机构,用于对多件由下至上层叠的工件进行同时折弯前的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由上至下沿工件送入折弯机的进给方向逐级缩进的定位挡面,各工件抵靠在不同的定位挡面上以实现各工件在工件的进给方向上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斌洪伟东宋俊锡
申请(专利权)人: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