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翻孔模具。
技术介绍
翻孔是指利用模具把板料的孔缘翻成竖边的冲压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制造相关零件的装配部位,或者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而加工出特定的形状。汽车白车身由数百个冲压零件焊接构成,为满足汽车车身装配功能的实现,部分汽车冲压件结构中设计有翻孔造型,该翻孔造型即是在冲压工艺中利用模具通过翻孔实现的。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两道工序实现翻孔,即预冲孔和翻孔,其中,预冲孔工序是在如图1所示的冲孔模具中实现的,完成预冲孔后,还需要利用后续模具进行翻孔。在如图1所示的冲孔模具包括冲孔凸模11、凹模套12、凹模固定座13;其中,凹模套12固定安装在凹模固定座13上,其上表面为产品符型面,工作时冲孔凸模11向下运动与凹模套12配合进行冲孔。但是,由于凹模套12与凹模固定座为固定连接形式,预冲孔工艺完成后若继续进行翻孔,则凸模的翻孔部分会与凹模套发生干涉,因此该预冲孔模具无法进行翻孔作业,需要另外配备翻孔模具,不仅增加了模具工序数,并且增加了模具工装成本。因此,提供一种翻孔模具,以期能够在同一套模具中实现预冲孔和翻孔两道工序,从而减少模具使用量,降低模具工装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孔模具,以期能够在同一套模具中实现预冲孔和翻孔两道工序,从而减少模具使用量,降低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于上模座(21)的凸模(22),和固接于下模座(23)、且与所述凸模(22)配合的凹模套(24);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22)包括靠近所述上模座(21)的翻孔部和远离所述上模座(21)的冲孔部,所述凹模套(24)与所述冲孔部相配合;所述翻孔模具还包括活动限位机构,所述凹模套(24)在所述活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沿模具开合方向移动、并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与所述翻孔部下端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于上模座(21)的凸模(22),
和固接于下模座(23)、且与所述凸模(22)配合的凹模套(24);其特
征在于,所述凸模(22)包括靠近所述上模座(21)的翻孔部和远离所述
上模座(21)的冲孔部,所述凹模套(24)与所述冲孔部相配合;所述翻
孔模具还包括活动限位机构,所述凹模套(24)在所述活动限位机构的作
用下,沿模具开合方向移动、并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凹模套(24)处于
下极限位置时,其上端面与所述翻孔部下端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机构
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下模座(23)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
垂直于所述模具的开合方向;所述滑动组件有两个,且两所述滑动组件相
对于所述凹模套(2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模套(24)的两侧;
所述滑动组件朝向所述凹模套(24)的端面为楔形面,且两组所述滑
动组件的楔形面形成V形槽结构,所述凹模套(2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
所述楔形面相配合的导滑面(2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机构
还包括固接于所述下模座(23)的基座(25),所述基座(25)上开设有
导滑槽,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导滑槽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导向部(261)和限位部(262),所述楔形面形成于所述导向部(261),
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部(262)抵靠于所述导滑
槽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还包
括回位弹簧(263),所述回位弹簧(263)设置于所述限位部(262)与所
述导滑槽的端部之间;所述凹模套(2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回位弹
簧(263)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限位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涛,王海玲,何鹏申,李辉,黄涛,田冰星,阮林凡,刘明森,赵鸿鹄,郭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