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上装副车架(11)上的上支架(13);用于固定在卡车底盘车架(12)上的下支架(14);以及紧固组件;其中,所述上支架(13)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1),所述下支架(14)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41),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41);所述紧固组件的两个固定端中至少一者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31)或第二连接部(141)之间设置有具有设定预紧力的弹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能够缓解卡车在复杂路况中运行时上装振动对卡车底盘车架的主体造成的损坏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卡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卡车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卡车上装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含卡车上装连接装置的卡车。
技术介绍
卡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货物运输车辆。为了便于货物的装卸,卡车的底盘基础上通常安装有集装箱、承载货物的其他种类箱体等上装。上装通常通过上装副车架与卡车底盘车架连接来实现与卡车底盘基础的固定连接,而卡车上装连接装置是实现上装副车架与卡车底盘车架连接的装置,因此卡车上装连接装置的连接稳定性是决定上装与卡车底盘基础连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图1中,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包括上支架03、下支架04、第一连接螺栓05、第二连接螺栓06和第三连接螺栓07。其中,上支架03通过第一连接螺栓05固定在上装副车架01上;下支架04通过第二连接螺栓06固定在卡车底盘车架02上;上支架03和下支架04通过第三连接螺栓07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关系可以看出,图1中所示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上支架03与上装副车架01之间、下支架04与卡车底盘车架02之间以及上支架03和下支架04之间均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上述各处连接均为刚性连接,能够使得上装副车架01与卡车底盘车架0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但是,图1中所示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为刚性连接部件,当卡车在复杂路况中运行时,上装的振动会对上装副车架01产生作用力进而带动上装副车架01向着竖直向上方向移动,进而产生以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为中心的扭转。由于上装副车架01与卡车底盘车架02为刚性连接,因此上述扭转会导致卡车底盘车架02也会发生较大的扭转,最终会损坏卡车底盘车架02的主体,即车架纵梁,甚至在极限工况下会造成车架纵梁产生较大的变形、开裂等故障而使得卡车失去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以缓解卡车在复杂路况中运行时上装振动对卡车底盘车架的主体造成的损坏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上装副车架上的上支架;用于固定在卡车底盘车架上的下支架;以及紧固组件;其中,所述上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下支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紧固组件的两个固定端中至少一者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具有设定预紧力的弹性件。优选的,上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相对的边缘之间形成避让缝隙,所述避让缝隙距所述上装副车架和所述卡车底盘车架的对接处设定距离,所述设定距离不为零。优选的,上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所述上支架延伸至所述卡车底盘车架对应的区域内,且所述避让缝隙位于所述卡车底盘车架对应的区域内。优选的,上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板状件,且均包括与所述紧固组件的连接杆垂直的水平段及分别分布在所述水平段的两端,且偏离于水平方向的两个弯折段。优选的,上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弯折段向着远离所述下支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弯折段向着远离所述上支架的方向延伸。优选的,上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根部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上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所述弯折段的弯折方向位于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且所述弯折段向着远离所述水平段的方向延伸。优选的,上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所述紧固组件为螺栓组件,且所述螺栓组件的螺杆的螺纹部依次装配有两个螺母。优选的,上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为磨平端,且一端与所述固定端平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平面接触。基于上述提供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卡车,所提供的卡车包括上装副车架和卡车底盘车架以及连接两者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所述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中,紧固组件穿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实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连接,进而实现上装副车架和卡车底盘车架的连接。其中,紧固组件的两个固定端中至少一者与与其相邻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具有设定预紧力以保证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固定相连。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的刚性连接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上支架在振动环境中能够相对于下支架在竖直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削弱振动时上装副车架带动卡车底盘车架产生的以卡车上装连接装置为中心的扭矩,最终能够缓解对卡车底盘车架的主体—车架纵梁产生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典型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3是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下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述图1-图4中:01-上装副车架、02-卡车底盘车架、03-上支架、04-下支架、05-第一连接螺栓、06-第二连接螺栓、07-第三连接螺栓;11-上装副车架、12-卡车底盘车架、13-上支架、131-第一连接部、14-下支架、141-第二连接部、15-第一组螺纹连接件、16-第二组螺纹连接件、17-螺栓组件、18-弹簧、A-对接处、B-避让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包括上支架13、下支架14和紧固组件。其中,上支架13用于固定在上装副车架11上,且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1。通常上支架13为板状件,板状件能够提高与上装副车架11的连接强度以及连接稳定性。当然上支架13还可以为其它结构件,并不局限于板状件。上支架13通常通过呈阵列分布的第一组螺纹连接件15或铆钉固定在上支架13上。上支架13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上装副车架11上,并不局限于第一组螺纹连接件15或铆钉。相应的,下支架14用于固定在卡车底盘车架12上,且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41。通常下支架14也为板状件,板状件能够提高与卡车底盘车架12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同理,下支架1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件,并不局限于板状件。下支架14通常通过呈阵列分布的第二组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上装副车架(11)上的上支架(13);用于固定在卡车底盘车架(12)上的下支架(14);以及紧固组件;其中,所述上支架(13)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1),所述下支架(14)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41),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4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的两个固定端中至少一者与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31)或第二连接部(141)之间设置有具有设定预紧力的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上装副车架(11)上的上支
架(13);用于固定在卡车底盘车架(12)上的下支架(14);以及紧固组件;
其中,所述上支架(13)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1),所述下支架(14)设置
有第二连接部(141),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二
连接部(14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的两个固定端中至少一者与与其
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31)或第二连接部(141)之间设置有具有设定预紧
力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
(13)和所述下支架(14)相对的边缘之间形成避让缝隙(B),所述避让缝
隙(B)距所述上装副车架(11)和所述卡车底盘车架(12)的对接处(A)
设定距离,所述设定距离不为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
(13)延伸至所述卡车底盘车架(12)对应的区域内,且所述避让缝隙(B)
位于所述卡车底盘车架(12)对应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上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
接部(1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41)均为板状件,且均包括与所述紧固组件
的连接杆垂直的水平段及分别分布在所述水平段的两端,且偏离于水平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锋,邵刚,殷寒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