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48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包括一具有展开以及收折状态的婴儿伞车骨架;一卡掣组,包括有一卡掣滑套以及一固定座,其中该卡掣滑套装置于该婴儿伞车骨架的手推杆上,而该固定座固定地装置于该婴儿伞车骨架的前伞车骨架上,可使骨架展开或收折;一单手释放装置,装置于该伞车骨架上,并以连动件连接该卡掣滑套,并可带动该卡掣滑套移动;一辅助该卡掣滑套脱离固定座的脱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单手释放装置主要是由连动件而拉动位于固定座上方之卡掣滑套滑套脱离,并由脱离装置辅助收折,故当婴儿伞车骨架内乘坐有婴童时,婴童本身重量会压住该脱离装置,并使卡掣滑套无法完全的脱离固定座,并使操作者不能将婴儿伞车骨架收折,达到安全性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
技术介绍
婴儿车为针对幼儿所设计的承载移动工具,传统的婴儿车又有一种可在运送过程中或是收藏时,减少婴儿车车架体积的折叠式婴儿车构造。传统的折叠式婴儿车有各式各样的造型态样,依照其收折状态将其区分成布车与伞车,其中伞车顾名思义,主要系将车体骨架利用两对交叉的支撑管,将两侧骨架如雨伞般的收折,主要是为了减少车架于搬移运送过程中或收藏时的体积;而由于一般婴儿伞车在收折时通常利用设置于骨架后侧部位之收折组予以控制婴儿伞车骨架之收折,一般该收折组是由铁片所构成,在收折时必须以脚部操作,向上顶起该收折组,相当的不方便;另外在美国专利第US2002/0113414 A1号公开案所公开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主要是在该收折组设置一握把,而当拉动该握把时,该握把系连接连动件而释放关节组,并同时拉动该收折组,以达成收折该婴儿伞车骨架的效果,但这种公开的结构,对于操作者而言相当的方便,在婴儿伞车之真正使用人——婴童来说,则因过于容易收折,当操作者不慎使用,而又婴童乘坐于车内时,则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习用之收折结构,在使用时,可能会因操作者之不熟悉操作而误收该婴儿车骨架,容易造成仍乘坐于车内的婴童具有跌落危险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婴儿伞车骨架内乘坐有婴童时,操作者不能将婴儿伞车骨架收折,达到保护婴儿人作用,安全的婴儿伞车收折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展开以及收折状态的婴儿伞车骨架;一卡掣组,包括有一卡掣滑套以及一固定座,其中该卡掣滑套装置于该婴儿伞车骨架的手推杆上,而该固定座固定地装置于该婴儿伞车骨架的前伞车骨架上,可使骨架展开或收折;一单手释放装置,装置于该伞车骨架上,并以连动件连接该卡掣滑套,并可带动该卡掣滑套移动;一辅助该卡掣滑套脱离固定座的脱离装置。如上所述之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婴儿伞车骨架主要是由彼此枢接的前、后脚管 ,手推杆,座管,后收折组和下交叉管所构成,其中该下交叉管和后收折组分别枢接于该婴儿伞车骨架两侧间之下方与后侧方,支撑该婴儿伞车骨架,并于收折时带动左、右侧产生横向径向收折。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掣滑套是由一弹簧保持其与固定座卡掣固定。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是固定在前脚管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掣滑套设置在该固定座的上方。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手释放装置设置在后收折组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手释放装置包括有一固定盘、一驱动盘、一外盖以及一转钮,其中转钮与驱动盘连接,两连动件的一端与驱动盘连接,连动件的另一端与卡掣滑套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脱离装置是一V型弹片。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V型弹片装置于手推杆下方,使该卡掣滑套脱离固定座后,手推杆产生转动。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脱离装置也可以是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装置于该伞车骨架的后脚管与座管之间,并可使该卡掣滑套脱离固定座后,手推杆产生转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由于本技术的单手释放装置主要是由连动件而拉动位于固定座上方之卡掣滑套滑套脱离,并由脱离装置辅助收折,故当该婴儿伞车骨架内乘坐有婴童时,该婴童本身之重量会压住该脱离装置,并使该卡掣滑套无法完全的脱离该固定座,并使操作者不能将婴儿伞车骨架收折,达到安全性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作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侧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单手释放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伞车骨架收折后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之一。图7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之二。图8是本技术的双手操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包括有一婴儿伞车骨架1、一卡掣组2、一单手释放装置3及一脱离装置6。其中婴儿伞车骨架1,是一种具有展开使用状态以及可横向及径向折收的可收藏骨架;其包括彼此枢接之前、后脚管11、12,手推杆14,座管15,后收折组16,下交叉管18,其中该下交叉管18以及后收折组16系分别枢接于该婴儿伞车骨架1两侧间的下方与后侧方,支撑起伞车骨架1,并在伞车骨架1收折时,起到带动伞车骨架1收折并呈横向与径向收折在伞车骨架1左右两侧。如图5所示,卡掣组2包括有一卡掣滑套21以及一固定座22,其中该卡掣滑套21可滑动地装置于手推杆14的下侧部,而该固定座22则固定连接于该手推杆14下方的前脚管11上,该卡掣滑套21是由一回复弹簧23与固定座22保持相互卡掣,并使各枢接之管件无法转动,使卡掣滑套21锁掣该婴儿伞车骨架1,并形成展开固定的使用状态;同时,可使该卡掣滑套21与固定座22之脱离,进而拉动后收折组,使该伞车骨架1形成收折状态。单手释放装置3(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操作者系为可单手操作,其设置在婴儿伞车骨架1的后收折组16上,后收折组16是由一固定盘31、一驱动盘32、一外盖33以及一转钮34组成,其中转钮34与驱动盘32连接,两连动件4的一端与驱动盘32连接,另一端则与卡掣滑套21连接,转动转钮34可驱动驱动盘32转动,并可使连动件4带动卡掣滑套21在手推杆14上移动。本实施例当中的单手释放装置3是以连动件4直接驱动卡掣滑套21,所以单手释放装置3可装置在伞车使操作者容易操作位置,如靠背或两侧均可;本实施例亦可使用双手操作结构,其主要是以两拉柄5装置于手推杆14上(如图8所示),在连动件4上连接有卡掣滑套21,并由拉柄5拉动卡掣滑套21在手推杆14上移动。脱离装置6,其主要作用在于使卡掣滑套21完全脱离固定座22,而不致于放开单手释放装置3后再形成卡掣,以方便操作者推动手推杆14而折收婴儿伞车骨架1。由于当操作者以单手释放装置3连动卡掣滑套21移动时,该卡掣滑套21虽已脱离固定座22之卡掣,然卡掣滑套21仍处于与固定座21呈直线位置,当放开单手释放装置3后,卡掣滑套21仍会因回复弹簧23的回复力而回复至卡掣状态。所以,当单手释放装置3带动卡掣滑套21移动后,必须使该卡掣滑套21脱离该直线位置,并使卡掣滑套21无法再与固定座21形成卡掣,才得使操作者顺利地将伞车骨架1收折;在本实施例当中,该脱离装置6为一V型弹片61,该V型弹片61是装置于前脚管11内,当伞车骨架1于展开时,该手推杆14压掣该V型弹片61,而当卡掣滑套21脱离固定座22后(如图6所示),由V型弹片61的弹性而将手推杆14弹离卡掣滑套21与固定座22相对直线位置(如图7所示),并使该卡掣滑套21即使回复亦不致于再与固定座22卡掣,而得以使操作者顺利收折伞车骨架1。本技术的脱离装置6,最主要作用是使手推杆14产生部份的转动而不使卡掣滑套21释放后再与固定座22形成卡掣。所以,亦可使用扭力弹簧装于相对转动之两管件间,如后脚管12与座管15之间,使其藉扭力弹簧之弹性而使整体伞车骨架1呈部份收折,而达到使操作者顺利收折伞车骨架1的目的。由于本技术主要是以单手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伞车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具有展开以及收折状态的婴儿伞车骨架(1);    一卡掣组(2),包括有一卡掣滑套(21)以及一固定座(22),其中该卡掣滑套(21)装置于该婴儿伞车骨架(1)的手推杆(14)上,而该固定座(22)固定地装置于该婴儿伞车骨架(1)的前伞车骨架上,可使骨架展开或收折;    一单手释放装置(3),装置于该伞车骨架(1)上,并以连动件(4)连接该卡掣滑套(21),并可带动该卡掣滑套(21)移动;    一辅助该卡掣滑套(21)脱离固定座(22)的脱离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宏忠王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