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43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包含设于婴儿车骨架的支撑件,用以承载汽车安全座。该支撑件端部设有调整装置,可通过调整装置卷绕而调整支撑件的高度,作上、下移动后定位;另于婴儿车骨架旁设置一可系缚汽车安全座椅的侧系接组件,侧系接组件与支撑件将汽车安全座椅限制在支撑件上,进而利用调整装置调整支撑件,使将汽车安全座椅稳固的固定在婴儿车骨架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婴儿车承载汽车安全座椅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婴儿车骨架上,设有能调整高度的支撑件,并且设有可系接汽车安全座椅的侧系接组件,防止汽车安全座椅自婴儿车骨架上跌落。
技术介绍
常见的婴儿车仅为单纯地适用于父母推动婴儿的简单地运载工具而已,因此,当外出时,幼小婴儿必须从于汽车安全座椅解下而改抱到婴儿车上,以方便载运。现有法规规定在婴儿乘坐汽车时,为了婴儿安全,必须使用安全座椅,婴儿于安全座椅内时还必须系上五点式的安全带;而将婴儿置于婴儿车内时,同样有三点式或五点式的安全带必须系上,整个使用过程非常复杂。故此,当婴儿在熟睡状态时,必须解除汽车上的五点式安全带,然后再系上婴儿车上的安全带,如此一来,很容易将熟睡的婴儿吵醒。为了摆脱上述缺点,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可与婴儿车相互结合的婴儿专用安全座椅,其主要是在婴儿车的结构上设置卡掣装置,让父母亲能在不吵醒婴儿的状况下能将婴儿从汽车上移到婴儿车上,再配合汽车安全座椅相对的卡掣机构来达到定位组合的效果。然而一般产品在设计时,方便性与快速性是设计的重点,譬如,有些产品的结构相当便于操作,但不符合安全标准。有些产品尚且由弹性组件作自动定位,然而其结构却非常地复杂。此外,某些常用的产品结构,以自动卡合的方式来取得使用上的便利,但总有些父母亲在使用时容易疏于检查,安全座椅究竟是否进入定位往往不得而知,这样相当危险。复杂的产品结构往往与故障比例成正比,自动卡合产品的功能组件之一为弹性组件,凡弹性组件即有弹性疲乏的问题。一旦弹性疲乏,很容易有意外卡掣不完全或失效等问题产生;尽管目前利用弹性组件以及单一操作结构的产品有其卖点,但有可能复杂的结构突然失灵或父母的一时疏忽而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的支撑构造,可将汽车安全座椅安全稳固地固定安置在婴儿车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设在一婴儿车骨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用于承放汽车安全座椅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固定于婴儿车骨架后端所设的后系接组件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该婴儿车骨架前端所设的调整装置上,在婴儿车骨架外侧还设有用于系缚汽车安全座椅的侧系接组件,使汽车安全座椅能固定在支撑件与侧系接组件之间。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包括有基座、转动杆、分段旋钮;基座系固定连接在婴儿车骨架前端,包括由一环状齿所构成的定位部;转动杆系可转动的装置于该基座内,并固接该支撑件的一端;分段旋钮,系固定在该转动杆的一端,具有一与该基座定位部相对之卡掣齿,在转动杆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使之保持卡掣定位。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在转动杆上设有挡块,弹簧是装置于挡块与基座之间。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系为软织布。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系由横向及纵向织带所组成。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系可由一对织带贯穿一支撑板所构成。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板系包括有一底板及两侧片。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的转动杆可卷绕织带,使支撑板被带动上升紧贴在汽车安全座椅的下方。本技术所采用的婴儿车与汽车安全座椅间的承载结构,包括有一支撑汽车安全座椅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婴儿车骨架的后系接组件与调整装置之间,其中调整装置系利用一转动杆的转动,进而将支撑件的一端卷绕缩短或放长,使支撑件得以上、下移动;另于婴儿车骨架上设置一可限制汽车安全座椅上侧之侧系接组件,通过侧系接组件与支撑件将汽车安全座椅限制于婴儿车骨架上,进而利用调整装置调整支撑件,将汽车安全座椅稳固的固定在婴儿车骨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整装置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整装置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整装置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件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装置汽车安全座椅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婴儿车骨架折收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依据本技术所实施的承载结构,供装置在一可展开(如图1所示)以及可折收(如图7所示)的婴儿车骨架10上,其包括后系接组件2、调整装置3、支撑件4、及侧系接组件6。在本实施例当中,后系接组件2系为一横杆,该横杆的两端系分别固定连接于婴儿车骨架10后部两侧之间。调整装置3,包括有一对基座31、转动杆32、分段旋钮33以及压缩弹簧34。其中基座31固定连接在婴儿车骨架10的前端两侧,基座31系设有缺槽311,并于一侧的基座31内部设置有由环状间隔齿所构成的定位部312。转动杆32以可横向移动及可转动的方式装置在基座31内,一侧固定设一可随转动杆32移动的挡块321。分段旋钮33固定在转动杆32一端,而分段旋钮33一端外环部系设有具有与基座31定位部312相对的卡掣齿331。其中,压缩弹簧34是设在挡块321与基座31内部之间,压缩弹簧34可使分段旋钮33的卡掣齿331在常态下保持与基座31定位部312形成卡掣定位。分段旋钮33进一步的可拉动转动杆32,由挡块321压掣压缩弹簧34,使该卡掣齿331脱离定位部312,进而旋转该转动杆32转动(如图4所示)。支撑件4一端连接于该后系接组件2,另一端则贯穿基座31的缺槽311而固定连接在转动杆32上。在本实施例当中该支撑件4系可由软织布40(如图5所示)、或由复数片横向及纵向的织带所组成。此外,支撑件4亦可由一对织带42及一具有底板51及两侧片52之支撑板5所构件,其中该对织带42系分别可滑动的贯穿支撑板5,且使该对织带42分别连接于后系接组件2与转动杆32之间。当该对织带42被转动杆32卷绕后,该对织带42的长度缩短,进而驱动支撑板5能水平的垂直向上移动。如图6所示,侧系接组件6以可拆的方式连接在婴儿车骨架10两侧,供横跨汽车安全座椅7上侧面,将该汽车安全座椅7限制于该支撑件4与侧系接组件6之间,并由调整装置3将支撑件4锁紧以防止汽车安全座椅7自支撑件4上跌落。使用上述构件当汽车安全座椅7放置于支撑件4上时,可先将侧系接组件6扣于汽车安全座椅侧面,使汽车安全椅7被夹置于侧系接组件6与支撑件4之间。接着,操作者横向的拉动该分段旋钮33,使分段旋钮33的卡掣齿331脱离基座31的定位部312,再转动该分段旋钮33而驱动转动杆32旋转至适当位置再放开分段旋钮33,使其再由压缩弹簧34保持定位于该基座31上。由于支撑件4的一端系连接在该转动杆32上,故可通过转动杆32卷绕支撑件4,使支撑件4的长度缩短上升,进而将汽车安全座椅7迫紧于支撑件4与侧系接组件6之间,使汽车安全座7椅稳固的被承载于婴儿车骨架10上。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设在一婴儿车骨架(1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用于承放汽车安全座椅(7)的支撑件(4),支撑件(4)的一端连接固定于婴儿车骨架(10)后端所设的后系接组件(2)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该婴儿车骨架(10)前端所设的调整装置(3)上,在婴儿车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的汽车安全座椅的承载结构,设在一婴儿车骨架(1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用于承放汽车安全座椅(7)的支撑件(4),支撑件(4)的一端连接固定于婴儿车骨架(10)后端所设的后系接组件(2)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该婴儿车骨架(10)前端所设的调整装置(3)上,在婴儿车骨架(10)外侧还设有用于系缚汽车安全座椅(7)的侧系接组件(6),使汽车安全座椅(7)能固定在支撑件(4)与侧系接组件(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灵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