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装置、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喷墨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0424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01:36
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紧凑的结构顺利地进行液体的填充的液体供给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的喷墨打印技术。作为解决方法,在液体供给装置(20)中,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一部分配置于比液体存储部(22)高的位置,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具备可变流路阻力部(29),在液体存储部(22)上,与第二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二开口部(24)配置于比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一开口部(23)高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打印装置、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喷墨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喷墨打印装置,该喷墨打印装置包括喷出液滴的打印头、以及收容向上述打印头供给的液体并被从主盒供给上述液体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液体容器利用具有挠性的构件密封具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的上述开口部,形成用于收容上述液体的空间,在上述空间内配置有将上述具有挠性的构件向外侧施力的构件,在上述容器主体设有使上述空间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口,并且设有开闭上述大气开放口的大气开放阀,并具备:开闭驱动部件,其用于对上述液体容器的大气开放阀进行开闭驱动;以及控制部件,其用于进行大气开放填充以及非大气开放填充的控制,在该大气开放填充中,驱动上述开闭驱动部件而使上述大气开放阀成为打开状态并从上述主盒向上述液体容器供给液体,在该非大气开放填充中,使上述大气开放阀成为关闭状态并从上述主盒向上述液体容器供给液体,上述控制部件在更换上述主盒时进行上述大气开放填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7108号公报(2003年8月27日公开)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那样在填充液体(墨)时打开大气开放阀而向液体容器内填充液体的喷墨打印装置中,在填充的过程中,该液体可能从通过大气开放阀的流路泄漏。为了防止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结构:设置用于测量液体容器上部的阻力值的检测销,并一边基于该检测销<br>的测量结果确认在液体容器上部有无液体一边进行液体填充。但是,这种结构的构造以及控制方法繁琐,也成为成本增加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紧凑的结构顺利地进行液体的填充的液体供给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的喷墨打印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打印头,其具备喷出液滴的喷嘴;液体存储部,其用于存储向该打印头供给的液体;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打印头供给该液体;以及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其是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不同的路径,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打印头供给该液体,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一部分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比该液体存储部高的位置,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具备能够改变流路阻力的可变流路阻力部,在该液体存储部设有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一开口部、以及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比第一开口部高的位置并与第二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二开口部。根据上述结构,在液体存储部上,与第二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二开口部配置于比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一开口部高的位置。因此,在向液体存储部填充液体时,能够将液体存储部内的空气经由第二液体排出路径放出,并且向液体存储部以及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填充液体。另外,由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一部分配置于比液体存储部高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在液体存储部内的空气经由第二液体排出路径被充分放出之前,仅液体经由第一液体排出路径被放出。由此,能够顺畅地将液体向液体存储部填充。在本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装置中,优选的是,第二开口部设于上述液体存储部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部。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经由设于液体存储部的最上部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将液体存储部内的全部空气放出,因此能够用液体填满液体存储部内。另外,在用液体填满液体存储部内之后,在溶解于该液体的溶解气体形成气泡的情况下,产生的气泡从第二开口部进入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并停留于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因此能够维持在液体存储部内不存在气泡的状态。由此,能够适当地防止液体存储部内的负压保持功能受损。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装置具备:通过从上述喷嘴进行抽吸而将上述打印头内、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内以及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内减压的减压部件和/或对上述液体存储部加压供给上述液体的加压供给部件;以及填充控制部件,其控制上述可变流路阻力部,并控制该减压部件和/或该加压供给部件,从而向上述液体存储部内填充上述液体,该填充控制部件在使上述可变流路阻力部中的流路阻力比常规打印时的流路阻力小的状态下使该减压部件进行减压和/或使该加压供给部件进行加压供给。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液体填充时(i)使减压部件进行从打印头的喷嘴的抽吸和/或(ii)使加压供给部件进行向液体存储部加压供给液体,能够使液体的填充的速度提高。另外,在液体填充时,通过使可变流路阻力部中的流路阻力比常规打印时的流路阻力小,能够使得在常规打印时,第二液体流路的流路阻力较大,液体存储部内的气泡不被向打印头供给,在液体填充时,第二液体流路的流路阻力较小,液体存储部内的气泡从打印头放出。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常规打印以及液体填充。在本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装置中,也可以是,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部向重力方向上的上方向形成凸状,第二液体排出路径从重力方向上的上侧在该最上部处合流。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内以及打印头内形成气泡的溶解气体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形成凸状的最上部向第二液体排出路径放出,并在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内滞留。由此,能够维持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内被液体填满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溶解气体对打印产生障碍。本专利技术的液体供给装置用于将液体供给到供给目标,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装置具备:液体存储部,其用于存储该液体;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供给目标供给该液体;以及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其是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不同的路径,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供给目标供给该液体,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一部分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比该液体存储部高的位置,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具备能够改变流路阻力的可变流路阻力部,在该液体存储部设有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一开口部、以及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比第一开口部高的位置并与第二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二开口部。根据上述结构,在向液体存储部填充液体时,能够将液体存储部内的空气经由第二液体排出路径放出,并且顺畅地向液体存储部以及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填充液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中,该喷墨打印装置具备:打印头,其具备喷出液滴的喷嘴;液体存储部,其用于存储向该打印头供给的液体;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打印头供给该液体;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其是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不同的路径,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打印头供给该液体;以及减压部件,其通过从该喷嘴进行抽吸而将该打印头内、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内以及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内减压,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喷墨打印装置、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喷墨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墨打印装置具备:打印头,其具备喷出液滴的喷嘴;液体存储部,其用于存储向该打印头供给的液体;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打印头供给该液体;以及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其是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不同的路径,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打印头供给该液体,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一部分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比该液体存储部高的位置,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具备能够改变流路阻力的可变流路阻力部,在该液体存储部设有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一开口部、以及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比第一开口部高的位置并与第二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二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12 JP 2012-2273861.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墨打印装置具备:打印头,
其具备喷出液滴的喷嘴;液体存储部,其用于存储向该打印头供给的液体;
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其用于从该液体存储部向该打印头供给该液体;以及第
二液体排出路径,其是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不同的路径,并用于从该液体存
储部向该打印头供给该液体,
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一部分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比该液体存储部高的
位置,
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具备能够改变流路阻力的可变流路阻力部,
在该液体存储部设有与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一开口部、以及配置
于在重力方向上比第一开口部高的位置并与第二液体排出路径相连的第二
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开口部设于上述液体存储部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墨打印装置
具备:
通过从上述喷嘴进行抽吸而将上述打印头内、第一液体排出路径内以及
第二液体排出路径内减压的减压部件和/或对上述液体存储部加压供给上述
液体的加压供给部件;以及
填充控制部件,其控制上述可变流路阻力部,并控制该减压部件和/或该
加压供给部件,从而向上述液体存储部内填充上述液体,
该填充控制部件在使上述可变流路阻力部中的流路阻力比常规打印时
的流路阻力小的状态下使该减压部件进行减压和/或使该加压供给部件进行
加压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液体排出路径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部向重力方向上的上方向形成

\t凸状,
第二液体排出路径从重力方向上的上侧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荣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