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式流体机械。
技术介绍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
的
技术介绍
,存在专利文献1、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至少一个涡旋部件的卷体部的周面设置有多个突起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固定涡旋部件的内周面或外周面的预先确定的角度范围内形成有薄壁部的涡旋式流体机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805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70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的涡旋式流体机械设置有多个突起,从而提高压缩时的密闭性,提高压缩效率。此处,涡旋式流体机械运转时,形成于涡旋部件的卷体部由于压缩热而变形。热变形导致的卷体部的变形由于设置在卷体部的背面侧的冷却翅片的影响,根据周向的位置而不均,既有相对置的涡旋部件的卷体部间的间隙变大的部分也有变窄的部分。因此,例如针对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由于热变形而相对置的涡旋部件的卷体部的间隙变小的部分,通过形成薄壁部,防止运转时卷体部间的接触,并且提高压缩效率。但是,如果考虑到运转时的热膨胀的影响而使得卷体部彼此不接触,则相对置的涡旋部件的卷体部间的间隙超过必要限度地变大,特别是运转开始时的压缩流体的泄露变大,不能提高压缩室的密闭性,不能提高压缩效率。鉴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避免相对置的涡旋部件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涡旋部件,其在端板设置有螺旋状的卷体部;第二涡旋部件,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涡旋部件相对置的位置,在端板设置有螺旋状的卷体部;冷却翅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涡旋部件和所述第二涡旋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端板的背面侧;和突起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涡旋部件和所述第二涡旋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卷体部,所述突起部的顶端处与基端处的所述卷体部的径向的厚度的差根据周向的位置而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04 JP 2013-2507041.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涡旋部件,其在端板设置有螺旋状的卷体部;
第二涡旋部件,其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涡旋部件相对置的位置,在
端板设置有螺旋状的卷体部;
冷却翅片,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涡旋部件和所述第二涡旋部件中的
至少一者的所述端板的背面侧;和
突起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涡旋部件和所述第二涡旋部件中的至
少一者的卷体部,
所述突起部的顶端处与基端处的所述卷体部的径向的厚度的差根
据周向的位置而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涡旋部件与所述第二涡旋部件的、热膨胀时相对置的
涡旋部件之间的间隔变宽的部分形成的所述突起部,使其顶端处与基
端处的所述卷体部的径向的厚度的差较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涡旋部件与所述第二涡旋部件的、热膨胀时相对置的
涡旋部件之间的间隔变宽的部分不设置突起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涡旋部件与所述第二涡旋部件的、热膨胀时相对置的涡
旋部件之间的间隔变宽的部分形成为多边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卷体部的外周面的所述突起部中,形成在包括与所述
冷却翅片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所述突起部的顶
端处与基端处的所述卷体部的径向的厚度的差,小于形成在包括所述
冷却翅片延伸的方向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所述突起部的顶端处与基端
处的所述卷体部的径向的厚度的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卷体部的内周面的所述突起部中,形成在包括所述冷
却翅片延伸的方向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所述突起部的顶端处与基端处
的所述卷体部的径向的厚度的差,小于形成在包括与所述冷却翅片延
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所述突起部的顶端处与基端
处的所述卷体部的径向的厚度的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包括与所述冷却翅片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规定角度范围内
的所述卷体部的外周面不设置突起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包括所述冷却翅片延伸的方向的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所述卷体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岛寿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