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9696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2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智能电网园区内所有的负荷,将负荷按照不同的形式分为变温设备和恒温设备;步骤二,计算变温设备的能耗;计算恒温设备的能耗;步骤三,根据不同的供能方式,将步骤二中获得的能耗转换成相应供能方式下的等量能耗;步骤四,以温度和等量能耗为坐标轴,绘制所有负荷的温焓图;步骤五,根据智能电网园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夹点;步骤六,根据夹点提出能耗优化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所有负荷分为变温设备和恒温设备,不仅仅局限与热能的考量,综合考虑各类能量的用能情况,相较与现有方法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

技术介绍
在智能电网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工业用户、公共机构、数据中心等不同类型的用户,存在照明负荷、电负荷、热负荷、机械负荷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负荷类型。在能量消耗的同时,园区中也存在着风力、光能、水力、地热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分布式能源。这些能源往往以分布式电源的形式,存在于智能园区当中。实际的研究表明,照明负荷、机械负荷、数据中心的负荷最终往往以热能的形式流失。而在另一方面,实际的生活中,往往存在热水、供暖等大量的热负荷;实际的生产中,如冶金、化工等行业,更是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同形式的能耗有时是不能等量转化的。也就是说,不同形式的能量,其内在的价值是不同的。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挥智能园区对能源的管控优势,是摆在智能电网园区建设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换热网络是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能源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工业的能源优化利用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左右,对该算法的研究和改进也一直方兴未艾。现有很多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仅仅局限与热能的考量,没有结合智能电网园区的特点,综合考虑各类能量的用能情况,无法精确的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各类能量的用能情况,精确的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智能电网园区内所有的负荷,将负荷按照不同的形式分为变温设备和恒温设备;所述变温设备是以流体为介质的设备,存在热交换过程;所述恒温设备是不以流体为介质的设备,不存在热交换过程;步骤二,计算变温设备的能耗;计算恒温设备的能耗;步骤三,根据不同的供能方式,将步骤二中获得的能耗转换成相应供能方式下的等量能耗;步骤四,以温度和等量能耗为坐标轴,绘制所有负荷的温焓图;步骤五,根据智能电网园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夹点;步骤六,根据夹点提出能耗优化方案。变温设备的能耗计算公式为,P1=Cp(T终-T始)其中,P1为变温设备的能耗,T终是工艺流程中一环节的结束温度,T始是该环节的初始温度,Cp是该环节介质的比热容与流速的乘积,也就是每分钟该环节所消耗的能量。恒温设备的能耗计算公式为,其中,P2为恒温设备的能耗,Q终为量测结束时间的累计用能量,Q始为量测起始时间的用能量,t是时间长度。所述供能方式包括电力供能和煤炭供能;当采用电力供能时,能耗转换成等量能耗Q标=C电·Q电其中Q标为能耗折合为标煤后的值,C电为耗电量转换为标煤的转换系数,Q电为耗电量;当采用煤炭供能,能耗转换成等量能耗Q标=C煤·Q煤其中C煤为耗煤量转换为标煤的转换系数,该系数有煤炭品质确定,Q煤为耗煤量。所述温焓图中,温度为横坐标,等量能耗为纵坐标。选择夹点的过程为,A1)选择能耗最优的点为夹点;A2)若夹点在优化工艺上可行,则选择结束,否则转至A3;A3)选择能耗比当前选择的夹点次优的点为新的夹点;转至步骤A2。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所有负荷分为变温设备和恒温设备,不仅仅局限与热能的考量,综合考虑各类能量的用能情况,弥补了现有方法只局限于变温设备以及内能的不足,具有更广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电网园区负荷图。图3为实施例的温焓图。图4为优化后的温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智能电网园区内所有的负荷,将负荷按照不同的形式分为变温设备和恒温设备。上述变温设备是以流体为介质的设备,存在热交换过程;恒温设备是不以流体为介质的设备,不存在热交换过程;如照明负荷、机械负荷、冷热负荷或计算机等。步骤二,计算变温设备的能耗;计算恒温设备的能耗。变温设备的能耗计算公式为,P1=Cp(T终-T始)其中,P1为变温设备的能耗,T终是工艺流程中一环节的结束温度,T始是该环节的初始温度,Cp是该环节介质的比热容与流速的乘积,也就是每分钟该环节所消耗的能量。恒温设备的能耗计算公式为,其中,P2为恒温设备的能耗,Q终为量测结束时间的累计用能量,Q始为量测起始时间的用能量,t是时间长度。步骤三,根据不同的供能方式,将步骤二中获得的能耗转换成相应供能方式下的等量能耗。上述供能方式包括电力供能和煤炭供能;当采用电力供能时,能耗转换成等量能耗当采用电力供能时,能耗转换成等量能耗Q标=C电·Q电;当采用煤炭供能,能耗转换成等量能耗Q标=C煤·Q煤;其中Q标为能耗折合为标煤后的值,C电为耗电量转换为标煤的转换系数,Q电为耗电量,C煤为耗煤量转换为标煤的转换系数,该系数有煤炭品质确定,Q煤为耗煤量。步骤四,以温度和等量能耗为坐标轴,绘制所有负荷的温焓图。这里的温焓图中,温度为横坐标,等量能耗为纵坐标。步骤五,根据智能电网园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夹点。选择夹点的过程为,A1)选择能耗最优的点为夹点;A2)若夹点在优化工艺上可行,则选择结束,否则转至A3;A3)选择能耗比当前选择的夹点次优的点为新的夹点;转至步骤A2。步骤六,根据夹点提出能耗优化方案。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举例如图2所示。图中,照明负荷、数据中心可视为恒温设备,空调负荷、供暖系统和热水系统可视为变温设备。能耗分析过程具体如下:1)采用测量工具测量照明负荷的温度T照明和数据中心的能耗的温度T数据中心;计算照明负荷的能耗P照明和数据中心的能耗P数据中心。2)测量空调负荷的出水口温度T空调出水口、入水口温度T空调入水口、排风口温度T空调排风口和入风口温度T空调入风口;计算空调负荷内水的能耗P空调水和空气的能耗P空调风;同理,测量供暖系统的供暖入口温度T供暖入和供暖出口温度T供暖出,计算供暖系统的能耗P供暖;测量热水系统的热水入口温度T热水入和热水出口温度T热水出,计算热水系统的能耗P热水。3)照明负荷、数据中心、空调负荷和供暖系统和热水系统采用的是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也就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智能电网园区内所有的负荷,将负荷按照不同的形式分为变温设备和恒温设备;所述变温设备是以流体为介质的设备,存在热交换过程;所述恒温设备是不以流体为介质的设备,不存在热交换过程;步骤二,计算变温设备的能耗;计算恒温设备的能耗;步骤三,根据不同的供能方式,将步骤二中获得的能耗转换成相应供能方式下的等量能耗;步骤四,以温度和等量能耗为坐标轴,绘制所有负荷的温焓图;步骤五,根据智能电网园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夹点;步骤六,根据夹点提出能耗优化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析智能电网园区内所有的负荷,将负荷按照不同的形式分为变
温设备和恒温设备;所述变温设备是以流体为介质的设备,存在热交换过程;
所述恒温设备是不以流体为介质的设备,不存在热交换过程;
步骤二,计算变温设备的能耗;计算恒温设备的能耗;
步骤三,根据不同的供能方式,将步骤二中获得的能耗转换成相应供能方
式下的等量能耗;
步骤四,以温度和等量能耗为坐标轴,绘制所有负荷的温焓图;
步骤五,根据智能电网园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夹点;
步骤六,根据夹点提出能耗优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变温设备的能耗计算公式为,
P1=Cp(T终-T始)
其中,P1为变温设备的能耗,T终是工艺流程中一环节的结束温度,T始是
该环节的初始温度,Cp是该环节介质的比热容与流速的乘积,也就是每分钟该
环节所消耗的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换热网络的能耗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杨永标黄莉陈璐林弘宇王旭东王金明颜盛军谢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