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泽强专利>正文

婴儿车安全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284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婴儿车以防止其因外力而意外地折合的安全扣锁装置,其中包括:一位于安全扣锁装置顶部的扣锁上盖板;一位于安全扣锁装置底部的扣锁下盖板;一置于板机活动孔内的板机手制及其后的板机弹簧;一安装在扣锁上下盖板头部之中央位置的上下盖板连接柱;以及一套装于上下盖扣合柱的扭簧。止挡边缺口使得在使用状态中凸出的板机手制形成一互补扣锁的作用,彼此相互贴合,使下盖跟随其转动以达至成直线的状态,实现稳固的安全扣锁之用,让婴儿车可安全保持在使用状态,避免因为婴儿过重或其它问题而使婴儿车折合,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只要以任何方式拉扯板机手柄,使其缩回板机活动孔之内可让下盖板转到另一方位以变成折合的状态,方便地折合婴儿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婴儿车以防止其因外力而意外地折合的安全扣锁装置。
技术介绍
婴儿车安全扣锁装置主要是靠内部一条强力扭簧的扭力使扣锁装置接缩致婴儿车达到接合的结果;相反地,安全扣锁装置外部的配置或其它装置能使该扣锁装置克服扭簧的扭力使扣锁装置伸直致婴儿车达到使用状态时的结果,使纵然有较重的婴儿坐在安装了上述安全扣锁装置的婴儿车上,婴儿车仍然可维持使用状态,保持应有的承托力。在现时的技术层面上大致有两种安全扣锁装置,其一是透过婴儿车两边的底轴各伸出的一条柱体,当婴儿车在使用状态时,柱体末端的位置是重叠在一起的,而重叠的该部份的其中一边是有一凸扣或凸钩,而另外的一边则是凹扣孔或凹钩孔,这使婴儿车在使用状态时,凸扣与凹扣孔的互补使该婴儿车被锁在使用状态中,以承受一定的重量。但这种设计存在着缺点,因为整个婴儿的重量都倚靠在这一条单薄的柱体上及这凹凸的扣合体上,所以只要有轻微的碰撞或该柱体因为物料疲劳、甚至是该婴儿过胖的时候,都可导致扣锁装置接缩而令该婴儿车倒下,酿成灾祸。除此之外,另外一种设计的方法是靠内部一条强力扭簧的扭力使扣锁装置接缩致婴儿车达到接合的结果;相反地,安全扣锁装置外部的配置能使该扣锁装置克服扭簧的扭力使扣锁装置伸直致婴儿车达到使用状态时的结果,使纵然有较重的婴儿坐在安装了上述安全扣锁装置的婴儿车上,婴儿车仍然可维持使用状态,保持应有的承托力,可是,所述外部的配置的结构通常会基于安全的理由,让它扣合得异常地紧迫,这样使要将婴儿车折迭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当此现有技术能满足安全的条件的时候,又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总括来说,在现有的技术之中,还未能达到同时满足安全及方便这两项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婴儿车以防止其因外力而意外地折合的安全扣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婴儿车的安全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位于安全扣锁装置顶部的扣锁上盖板,该上盖板具有一大致为烟斗形的上盖板本体,在上盖板本体的尾部形成有一中空的内孔,形成为板机活动孔,在上盖板本体的头部的中央位置处凸出形成一个上下盖板扣合柱,而在扣合柱以下近头部的中央位置有一凸出的安全止挡体,在扣合柱以上近中部的位置有两个并排的扭簧上盖固定柱,其中置于正中央那一个的旁边延伸出一梯形结构的扣合止挡体;一个位于安全扣锁装置底部的扣锁下盖板,该下盖板具有一大致为烟斗形的下盖板本体,在下盖板本体的头部的周界向上伸展成一盖子的形状,在其周界的上方有一凸起的扣锁止挡边,在下盖板本体头部的中央位置处有一圆形的与所述扣合柱可转动配合的扣合通孔,而在扣合通孔旁靠近周界的位置上有一凸出的安全止挡板块,在扣合通孔以上近中部的位置有两个扭簧下盖固定柱;一个置于板机活动孔内的板机手制;一个置于板机活动孔内的板机手制之后的板机弹簧;一个安装在扣锁上下盖板头部之中央位置的上下盖板连接柱;以及一个套装于上下盖扣合柱上的扭簧。在上述的安全扣锁装置中,所述上下盖扣合柱由四块弧形的凸件拼凑而成,而所述凸件的顶部末端轻微向外弯曲成一倒钩状。在上述的安全扣锁装置中,所述扣锁止挡边是一圆形的围墙,其位置是在周界的上方有一凸起的边形成一围墙,其圆形的止挡边于下盖板底头部的位置有一缺口。在上述的安全扣锁装置中,所述安全止挡板块的表面有斜度,由近头部的最高的位置向近尾部的最低位置倾斜。在上述的安全扣锁装置中,所述板机手制在板机活动孔之内活动,其长方形本体的顶部有一钩状的手柄,向外露出上盖板的表面。在上述的安全扣锁装置中,所述上下盖板连接柱的柱身呈圆柱形,而其顶部向外伸展成一伞状的连接柱柱帽。在上述的安全扣锁装置中,所述扭簧套装于上下盖扣合柱上,其成圈状的扭簧本体套在上下盖扣合柱以作为轴心,其头尾两端各有一扭簧上、下盖固定钩分别挂在上盖板及下盖板的扭簧上盖固定柱及扭簧下盖固定柱上,对上盖板和下盖板起着互相牵扯的作用。当婴儿车在使用状态的时候,该安全扣锁装置是伸直的,这是因为内部的结构及其开关钮的配置克服了强力扭簧的回扭力,使纵然有较重的婴儿坐在安装了上述安全扣锁装置的婴儿车上,婴儿车仍然保持应有的承托力;相反地,只要拉出上述之开关钮,内部的配置顿时失去克服强力扭簧之回扭力的能力,使扣锁装置接缩致婴儿车达到接合的结果。这种安全扣锁装置不但稳固,让婴儿车更为安全之外,还比以往的更方便使用,只要拉出开关钮,就能立即接缩婴儿车,使本技术同时满足安全及方便这两项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婴儿车安全扣锁装置在婴儿车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全扣锁装置的扣锁上盖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扣锁上盖板的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安全扣锁装置的扣锁下盖板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所示扣锁下盖板的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扣锁上、下盖板安装了上下盖板连接柱、板机手制及板机弹簧后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安全扣锁装置的板机手制的侧视图;图8是图7所示板机手制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安全扣锁装置的扭簧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安全扣锁装置安装使用后在婴儿车处于折合之状态时的仰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安安全扣锁装置装使用后在婴儿车处于使用之状态时的仰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照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婴儿车安全扣锁装置100在婴儿车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安全扣锁装置100包括一个位于安全扣锁装置顶部的扣锁上盖板1;一个位于安全扣锁装置底部的扣锁下盖板2;一个置于板机活动孔14(如图6所示)内的板机手制3;一个放置在板机活动孔14的板机手制3之后的板机弹簧4;一个安装在扣锁上、下盖板1、2头部之中央位置的上下盖板连接柱5;以及一个套装于上下盖板扣合柱15的扭簧6(见图9所示)。其次请参照图2和3,图中示出了一个位于安全扣锁装置顶部的扣锁上盖板1,该上盖板1具有一大致为烟斗形的上盖板本体11,在上盖板本体11的尾部设有一个螺丝孔12供安装上婴儿车之用,而上盖板本体11的头部则是圆形的,其周界13向上伸展成一盖子的形状,但是于其头部及尾部接壤之处则没有向上伸展的周界,当中有一孔向尾部伸展,使上盖板本体11的尾部形成一中空的内孔,形成为板机活动孔14,该孔14的上方直通上盖板1的最底部而形成该孔14的第二个出口,另外,在上盖板本体11的头部的中央位置处凸出形成一个上下盖板扣合柱15,该扣合柱15是由四块弧形的凸件拼凑而成,而所述凸件的顶部末端是轻微向外弯曲成一倒钩状,而在扣合柱15下方近头部的中央位置有一凸出的安全止挡体16,相反在扣合柱15上方近中部的位置有两个并排的圆形柱体形状的扭簧上盖固定柱17,而其中置于正中央那一个的旁边延伸出一梯形结构的扣合止挡体18。然后请参照图4至5,图中示出了位于安全扣锁装置100底部的扣锁下盖板2,该下盖板2具有一大致烟斗形的下盖板本体20,在下盖板本体20的尾部设有一个螺丝孔21供安装婴儿车(未示)之用,而下盖板本体20的头部则是圆形的,其周界22向上伸展成一盖子的形状,而在其周界22的上方有一凸起的形成一围墙的扣锁止挡边23,该圆形的止挡边23于下盖板2本体头部的位置有一缺口24,另外,在下盖板本体20头部的中央位置处有一圆形的扣合通孔25,而在扣合通孔25旁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婴儿车的安全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位于安全扣锁装置顶部的扣锁上盖板,该上盖板具有一大致为烟斗形的上盖板本体,在上盖板本体的尾部形成有一中空的内孔,形成为板机活动孔,在上盖板本体的头部的中央位置处凸出形成一个上下盖板 扣合柱,而在扣合柱以下近头部的中央位置有一凸出的安全止挡体,在扣合柱以上近中部的位置有两个并排的扭簧上盖固定柱,其中置于正中央那一个的旁边延伸出一梯形结构的扣合止挡体;一个位于安全扣锁装置底部的扣锁下盖板,该下盖板具有一大致为烟斗形 的下盖板本体,在下盖板本体的头部的周界向上伸展成一盖子的形状,在其周界的上方有一凸起的扣锁止挡边,在下盖板本体头部的中央位置处有一圆形的与所述扣合柱可转动配合的扣合通孔,而在扣合通孔旁靠近周界的位置上有一凸出的安全止挡板块,在扣合通孔以上近中部的位置有两个扭簧下盖固定柱;一个置于板机活动孔内的板机手制;一个置于板机活动孔内的板机手制之后的板机弹簧;一个安装在扣锁上下盖板头部之中央位置的上下盖板连接柱;以及一个套装于上下盖扣合柱上的扭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强
申请(专利权)人:黄泽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