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文成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涨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185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涨模装置,芯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6)与斜楔套(5)连接,斜楔套(5)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7),固定套(7)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槽道,槽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槽道内均设有涨块(4),涨块(4)与斜楔套(5)相适配并且通过连接件(9)与其滑动连接,连接件(9)的下端与斜楔套(5)固定连接,固定套(7)的右端与轴承座(10)固定连接,轴承座(10)通过第二轴承(11)与带有轴孔的支撑套(12)连接,涨紧油缸(2)的涨紧活塞杆(13)穿过支撑套(12)的轴孔与芯轴(3)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缸筒加工的效率,并能保证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具体是一种液压涨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缸筒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通过卡盘来定位,但是用卡盘定位,在对缸筒内部的沟槽、倒角加工时需要频繁的将工件调头,并且还需要调整中心架并夹住缸筒,这不仅延长了工件的加工时长,而且使加工精度不容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涨模装置,该装置可便于缸筒的加工,可使缸筒在加工沟槽和倒角时不需要进行调头装夹,从而可提高缸筒加工的效率,并能保证加工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涨模装置,包括涨缩装置、涨紧油缸,所述涨缩装置包括芯轴、斜楔套和涨块,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斜楔套连接,所述斜楔套的两端与第一轴承的连接处均设有定位结构,所述斜楔套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槽道,所述槽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槽道内均设有涨块,所述涨块与斜楔套相适配并且通过连接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斜楔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右端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通过第二轴承与带有轴孔的支撑套连接,所述涨紧油缸的涨紧活塞杆穿过支撑套的轴孔与芯轴固定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芯轴的两端与斜楔套连接、使涨块与斜楔套相适配并且通过连接件与其滑动连接,这样,当给芯轴施加向左的外力时,芯轴会带动斜楔套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涨块向固定套的径向方向运动,从而可以涨紧缸筒内壁;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在缸筒加工时可以旋转,从而更便于对缸筒的加工;通过使涨紧油缸与涨缩装置的芯轴连接,这样,可以直接通过涨紧油缸的动作来控制芯轴的动作,从而方便了对涨缩装置的控制;通过使涨紧活塞杆穿过支撑套的轴孔与芯轴固定连接,这样当涨缩装置伸入缸筒内壁并涨紧时,就可以以缸筒的内孔为基准定心,由此就能方便车内孔和外圆,在车内孔时,镗刀可以直接从缸筒的任一端的伸进缸口,并能在不调头的前提下直接加工出沟槽、倒角等结构,在车外加时,也可以直接车出任一一端的沟槽、倒角等结构,省去了工件调头、架中心架等二次装夹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并有效地保证了加工精度。进一步,所述涨紧油缸包括缸套和端轴,所述缸套的左端与支撑套固定连接,其右端套装在端轴上并与其密封连接,所述涨紧活塞杆右端设有活塞,所述缸套上设有第一油口,所述第一油口通过设置在缸套上的油道连通至所述活塞的前端,所述涨紧活塞杆在所述活塞的前端与缸套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端轴上设有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油口通过设置在端轴上的油道连通至所述活塞的后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缸套的左端与支撑套固定连接,这样能使涨紧油缸与涨缩装置的连接更加牢固,并可以保证涨紧油缸的涨紧活塞杆与芯轴的同心度;通过使活塞杆上的活塞设置在其右端,并使第一油口连通至该活塞的前端,使第二油口连通至该活塞的后端,这样能方便涨紧油缸的动作,进而方便该涨模装置的动作。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和斜楔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连接件和斜楔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这样,当给芯轴施加向右的外力时,涨块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会向靠近芯轴方向收缩,从而实现缸筒的松开,此外,复位弹簧还可以保持涨块与斜楔套之间的紧密连接。进一步,所述斜楔套的轴向上均匀地设置有三个环形斜楔。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斜楔套的轴向上均匀地设置有三个环形斜楔,这样涨紧时更容易保证缸筒的同心度。进一步,所述槽道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固定套的周向上,所述槽道中均设有涨块。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槽道和涨块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套的周向上,这样,在对缸筒进行定心时,能够保证定心的精度。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由位于斜楔套里侧的凸台、固定设置于芯轴左端的螺母和设置于芯轴右端的凸肩组成。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定位结构由位于斜楔套里侧的凸台、固定设置于芯轴左端的螺母和设置于芯轴右端的凸肩组成,这样能很好地对第一轴承进行固定,可以防止第一轴承在工作时脱离装置,并能便于第一轴承的维护。进一步,所述固定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周边设有供所述斜楔套滑动的滑槽,端盖中部设有可供芯轴穿过的圆孔。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所述固定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部设有可供芯轴穿过的圆孔,其周边设有供所述斜楔套滑动的滑槽,这样,可以对斜楔套的动作起到限位的作用。进一步,所述涨紧活塞杆设有与支撑套相适配的限位台阶,所述芯轴设有与支撑套相适配的限位台阶。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所述涨紧活塞杆设有与支撑套相适配的限位台阶,可以防止涨紧活塞杆向左动作的过程中超过设定行程,通过使芯轴设有与支撑套相适配的限位台阶,可以防止涨紧活塞杆向右动作的过程中使芯轴超过设定行程,从而能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端轴与缸套之间、涨紧活塞杆与支撑套之间、支撑套与缸套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可以保证涨紧油缸整体的密封性。进一步,还包括推进油缸,所述推进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轴杆与所述端轴连接,所述轴杆设置在车床尾座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所述推进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轴杆与所述端轴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推进油缸来便捷的控制涨缩装置的前进或后退,通过使所述轴杆的外侧套装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车床尾座,这样能保证推进油缸的活塞杆、轴杆、涨紧活塞杆和芯轴的同心度,进而保证了缸筒定心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涨缩装置,2、涨紧油缸,3、芯轴,4、涨块,5、斜楔套,6、第一轴承,7、固定套,8、复位弹簧,9、连接件,10、轴承座,11、第二轴承,12、支撑套,13、涨紧活塞杆,14、端轴,15、缸套,16、轴杆,17、车床尾座,18、第二油口,19、第一油口,20、端盖,21、圆孔,22、推进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液压涨模装置,包括涨缩装置1、涨紧油缸2,所述涨缩装置I包括芯轴3、斜楔套5和涨块4,所述芯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6与斜楔套5连接,所述斜楔套5的两端与第一轴承6的连接处均设有定位结构,可以是右侧的第一轴承6内圈用芯轴3上的凸肩定位、外圈用斜楔套5的凸肩定位,左侧的第一轴承6内圈用芯轴3上安装的螺母定位、外圈用斜楔套5的凸肩定位;也可以是右侧的第一轴承6内圈用芯轴3上安装的螺母定位、外圈用斜楔套5的凸肩定位,左侧的第一轴承6内圈用芯轴3上的凸肩定位、外圈用斜楔套5的凸肩定位,显然,这种连接方式中的凸肩和螺母均可以用定位环代替,所述斜楔套5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槽道,所述槽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槽道内均设有涨块4,所述涨块4与斜楔套5相适配并且通过连接件9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9的下端与斜楔套5固定连接,所述涨块4对应连接件9位置可以设有长圆孔,所述固定套7的右端与轴承座10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10通过第二轴承11与带有轴孔的支撑套12连接,所述涨紧油缸2的涨紧活塞杆13穿过支撑套12的轴孔与芯轴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9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铆钉,活塞杆13可以通过螺纹与芯轴3连接。通过芯轴3的两端与斜楔套5连接、使涨块4与斜楔套5相适配并且通过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压涨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涨模装置,包括涨缩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涨紧油缸(2),所述涨缩装置(1)包括芯轴(3)、斜楔套(5)和涨块(4),所述芯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6)与斜楔套(5)连接,所述斜楔套(5)的两端与第一轴承(6)的连接处均设有定位结构,所述斜楔套(5)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槽道,所述槽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槽道内均设有涨块(4),所述涨块(4)与斜楔套(5)相适配并且通过连接件(9)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9)的下端与斜楔套(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7)的右端与轴承座(10)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10)通过第二轴承(11)与带有轴孔的支撑套(12)连接,所述涨紧油缸(2)的涨紧活塞杆(13)穿过支撑套(12)的轴孔与芯轴(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文成王静邵猛
申请(专利权)人:武文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