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香荣专利>正文

多功能折椅式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17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椅式童车,其特征是座圈的两侧立板有凹形齿槽,固定在前腿上的控制轴杆置于槽孔中,车轮通过轴杆固定在前后腿的腿脚轴孔上,车把为活动插接式,“U”字圆弧形车把通过两个端头上的弹性插杆,插接在折椅式童车的几个不同部位上的插孔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幼儿时期可以坐卧外,还可以伴随儿童成长过程中作为适合儿童使用的摇椅式折叠椅,具有结构新颖、一车多用的特点,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童车产品。(*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小孩用的四轮童车,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折椅式童车,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现有的童车由车轮、座、把组成,这种童车只适合于3岁以内的幼儿乘坐或躺卧,不能兼做折椅供儿童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功能折叠椅式童车,除幼儿时期可以坐卧外,还可以伴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作为适合儿童使用的摇椅式折叠椅。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折椅式童车由车把、前腿、后腿、座面、座圈、靠背、枕靠组成,在座圈的两侧立板上有凹形齿槽,通过固定在前腿上的控制杆与凹形齿槽不同齿孔的配合,来改变座面的高度和靠背的仰角。童车的前腿和后腿在腿脚处有轴孔,四个小车轮分别通过轴杆固定在前、后腿的腿脚处的轴孔上。靠背的后面有插孔,带有插板的枕靠插在插孔里。车把为活动插接式,“U”字弧形车把通过两个端头上的弹性插杆,插接在折椅式童车的几个不同部位上的插孔里,可用来推、拉童车,或用“U”字弧形车把作为与地面接触的圆弧形面,使折椅式童车置于车把之上成为一种摇椅,或摘下车把使童车成为座面可调整四种高度的小孩座椅。本技术具有成本低、结构新颖、一车多用的特点,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童车产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枕靠示意图。参照图1,两条对称的前腿3与后腿4的下端腿脚处有车轮轴孔,车轮1通过轴杆固定在前腿3与后腿4的下端腿脚处的轴孔上,在前腿3的车轮轴孔的上方有一个连杆5,铆接固定在两条前腿3上,在前腿3上有与两条后腿4连接的连接孔6,在两条对称的后腿4上同样有一个连杆22和与两条前腿3连接的连接孔6,两条对称的前腿3与后腿4交叉后通过连接孔6铆轴连接,在前腿3上连接孔6上方焊接固定一根控制杆14。后腿4的顶端与座圈10的侧立板的前端铆轴连接,座圈10由铁板制成方形,方形座圈的两侧及前侧有立板,两侧的立板从中部向后有对称的凹形齿槽15,凹形齿槽15上有四个槽孔,通过前腿控制杆14与凹形齿槽15上的四个不同槽孔的配合,来改变童车座面8的高度及靠背16的仰角,座面8用螺钉固定在座圈10上,座圈10的前立板中部有一个限位台,当控制杆14从凹形齿槽15中退出,这时童车可折叠成一个平板式小车,限位台卡在前腿3的连杆5上,使前腿3、后腿4与扶手13、支撑杆11组成的四边形,当对角拉平后中间有一空隙防止夹手,座圈10的前立板同时固定一个可转动的支撑架7,脚托9与座面8前端用钩件挂接,脚托9的后面有梯形槽,由支撑架7支撑在脚托9后面的梯形槽中,可使挂接在座面8前端的脚托9与座面8构成适合幼儿座卧的三种不同脚踏高度。对称的两个扶手13一端铆轴连接在前腿3上,另一端与支撑杆12铆轴连接,靠背16固定在两条前腿3的上端,半圆形的枕靠18的下方有一插板23,插板23插在靠背16后面的插孔24里,可以自由取下,金属管制成的“U”字弧形车把19的上端有一个加强杆20,加强杆20的两侧有可以放置车轮的凹台21,弧形车把19的两个把杆的末端各有与车把杆成直角的弹性插头17,插头17受力后可缩进把杆内,否则插头17保持在弹出状态。使用时,前腿3上的控制杆14置于凹形齿槽15内,将弧形车把19的两个弹性插头17,插在前腿3的上端插孔17内时,成为幼儿座卧的小推车。当弧形车把19的两个弹性插头17插在支撑杆12上的插孔11内时,成为拉着走或倒推的童车,当童车控制杆14置于凹形齿槽15的第四个槽孔内时,座面8降低到最低点、靠背16与座面8仰角到150°角,这时将弧形把19上的插头17插在前腿3的腿脚处插孔2上,车把19的圆弧形面朝下,童车的后车轮置于车把上方放置车轮的凹台21上,这时童车构成了儿童用的摇椅。当控制杆14从凹形齿槽15中全部退出后,可将童车折叠成一块平板车,弧形车把19上的插头17插在前腿3的腿脚处插孔2上,小孩可手扶弧形车把19,脚踏平板车当成旱冰车使用,或供成人拖载重物时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由车轮、座、车把组成的多功能折椅式童车,其特征是在座圈的两侧立板有凹形齿槽,固定在前腿上的控制杆置于凹形齿槽中,前腿和后腿的腿脚处各有一个轴孔,车轮通过轴杆固定在前后腿的腿脚处的轴孔上,靠背的后面有插孔,带有插板的枕靠插在插孔里,“U”字弧形车把通过两个端头上的弹性插杆插接在折椅式童车的车把插孔里,座圈的前立板固定一个可转动的支撑架,脚托与座面前端挂接,脚托的后面有梯形槽,支撑架支撑在脚托后面的梯形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椅式童车,其特征是座圈两侧立板上的凹形齿槽有四个槽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椅式童车,其特征是“U”字弧形车把的上端有一个加强杆,加强杆的两侧有可放置车轮的凹台。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折椅式童车,其特征是“U”字弧形车把的两个把杆的末端各有与把杆成直角的弹性插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椅式童车,其特征是座圈的两侧立板有凹形齿槽,固定在前腿上的控制轴杆置于槽孔中,车轮通过轴杆固定在前后腿的腿脚轴孔上,车把为活动插接式,“U”字圆弧形车把通过两个端头上的弹性插杆,插接在折椅式童车的几个不同部位上的插孔里。本技术除幼儿时期可以坐卧外,还可以伴随儿童成长过程中作为适合儿童使用的摇椅式折叠椅,具有结构新颖、一车多用的特点,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童车产品。文档编号B62B7/00GK2069821SQ90213610公开日1991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香荣, 宋道远 申请人:李香荣, 宋道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车轮、座、车把组成的多功能折椅式童车,其特征是在座圈的两侧立板有凹形齿槽,固定在前腿上的控制杆置于凹形齿槽中,前腿和后腿的腿脚处各有一个轴孔,车轮通过轴杆固定在前后腿的腿脚处的轴孔上,靠背的后面有插孔,带有插板的枕靠插在插孔里,“U”字弧形车把通过两个端头上的弹性插杆插接在折椅式童车的车把插孔里,座圈的前立板固定一个可转动的支撑架,脚托与座面前端挂接,脚托的后面有梯形槽,支撑架支撑在脚托后面的梯形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香荣宋道远
申请(专利权)人:李香荣宋道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