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阿宝专利>正文

一种房顶隔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072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顶隔音结构,包括吊顶模块,所述吊顶模块的上方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上方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侧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后端通过消音风道连接静音风机,所述进风口的对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消音风道,所述的吊顶模块通过消音龙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通过消音装置与隔音装置配合并且使用空气对流抵消声波震动的一种房顶隔音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音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一种房顶隔音结构
技术介绍
    集成吊顶在装修的时候会大面积用于天花板的装饰,同时当工厂或者排练室之类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或者乐器声响的地方现有技术的集成吊顶是无减震和隔音的功能的,且集成吊顶与龙骨之间产生二次震动时噪音外传这样就会在生产或者排练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噪音,这种噪音会影响周边环境,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很好的将屋内的噪音与屋外格局的一种房顶隔音结构。    又如技术专利,号CN 202969784U 所公开了一种集成吊顶,包括固定在房顶上的若干拼合在一起的吊板,所述吊板顶端面的中部设有卡槽,吊板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设有若干通气孔,吊板的右端面设有接口槽,吊板的左端面设有与接口槽相互配合的接头,相邻两个吊板之间通过接口槽与接头的相互扣合连接。 但是该技术不能减弱屋内的噪音且隔音效果也十分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通过消音装置与隔音装置配合并且使用空气对流抵消声波震动的一种房顶隔音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吊顶模块,所述吊顶模块的上方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上方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侧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后端通过消音风道连接静音风机,所述进风口的对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消音风道,所述的吊顶模块通过消音龙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隔音板包括多个减震隔板,所述减震隔板包括设置在表面的外板与设置在内部的内板,上下相邻两块所述的内板之间设置有空隔段,左右相邻的两块所述的内板之间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穿过所述外板,所述内板朝向空槽的面弧形凸起形成可以将从下至上传来的声波震动分开,将从所述空隔段中传出的声波震动进行反射的弧形反射段,所述内板朝向所述空隔段水平的设置有可以将声波震动进行垂直反射的水平反射段以及可以将声波震动进行斜射的斜射反射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消音风道包括设置在管道内侧的消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弱装置包括设置在风道内表面,用于减缓气流对风道内壁的冲击产生的震动的减弱层,所述减弱层上设置有用于将正面流动的气流通道变小同时将正面流动的气流的一部分使之向上流动形成涡流的阻流装置,所述的阻流装置以螺旋形分布在风道内侧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消音龙骨包括龙骨与吊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骨包括上龙骨与下龙骨,所述的下龙骨中部凸起形成用以与所述上龙骨紧固连接的固定部,所述下龙骨的两边部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用以安放吊顶板的托举部,所述上龙骨的中部向下凸起形成所述的固定部,所述上龙骨的两边部向下延伸且在靠近所述托举部处向所述托举部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用以与所述托举部配合夹紧吊顶板的夹紧部,所述托举部与所述夹紧部的表面均设置有消音层,所述固定部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消音层,所述上龙骨的固定部的消音层与所述下龙骨的固定部的消音层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吊顶模块包括面板与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背板与圆型卡板,所述圆型卡板设置在面板一侧,所述的背板设置在面板相对一侧,所述的圆型卡板与所述的背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填充层,所述的背板与所述的面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弹性填充层,所述的面板与所述的背板之间通过可连接卡锁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卡锁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背部的卡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卡套,所述的面板为圆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斜射反射段的底端与所述水平反射段的后端连接,所述斜射反射段的上端与所述水平反射段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微调反射段,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内板的所述微调反射段的反射平面互相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阻流装置朝向出风处一侧的表面呈弧线形,所述的阻流装置朝向进风处一侧呈90°弯曲形成能使气流向上的引导部,所述的引导部的前端设置有自所述引导部的前端向上延伸并且向后倾斜的斜坡部,所述的引导部与所述的斜坡部构成中间空洞能是气流产生涡流转弯的涡流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消音层包括设置在外侧的软质层,上下两侧所述软质层之间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设置有连接上下两侧所述软质层的减震杆,所述的减震杆内部中空,中间部设置有可以压缩或拉伸的褶皱,所述褶皱的表面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的褶皱的宽度与所述海绵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的褶皱的两端连接有用以连接所述软质层的连接卡片,所述的连接卡片的顶部的轴向截面呈T字型结构,所述的软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卡片配合的连接口,所述的软质层为软质橡胶,所述的软质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以增加缓冲性能的缓冲气泡。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弹性填充层为吸音棉或橡胶。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减弱层包括多个用来增加所述减弱层的吸音能力的吸音棉,所述吸音棉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层。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拥能减弱屋内噪音且隔音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隔音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消音风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消音龙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消音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吊顶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吊顶模块D,吊顶模块D的上方设置有隔音板A,隔音板A的上方设置有气流通道F,气流通道F一侧有进风口,进风口的后端通过消音风道连接静音风机E,进风口的对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消音风道B,吊顶模块通过消音龙骨C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隔音板A包括多个减震隔板A1,减震隔板A1包括设置在表面的外板A10与设置在内部的内板A2,内板A2为软性的海绵材料,内部有缓冲用的空隙。上下相邻两块内板A2之间设置有空隔段A4,左右相邻的两块内板A2之间设置有空槽A3,空槽A3穿过外板A10,内板A2朝向空槽A3的面弧形凸起形成可以将从下至上传来的声波震动分开,将从空隔段A4中传出的声波震动进行反射的弧形反射段A7,内板A2朝向空隔段A4水平的设置有可以将声波震动进行垂直反射的水平反射段A6以及可以将声波震动进行斜射的斜射反射段A5。斜射反射段A5的底端与水平反射段A6的后端连接。斜射反射段A5的上端与水平反射段A6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微调反射段A11。上下相邻的两块内板A2的微调反射段A11的反射平面互相平行。外板A10覆盖在内板A2朝外一侧的表面,外板A10以内板A2的中心位置为顶点进行弧形凸起,形成外凸的弧面。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内板A2中部设置有固定轴A8,固定轴A8为圆形,内板A2在固定轴A8上具有一定的转动范围。固定轴A8与内板A2之间还设置有消弱弹簧A9。消弱弹簧A9共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固定轴A8的上下两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斜射反射段A5的倾斜角度为150°。微调反射段A11的倾斜角度为45°。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消音风道B包括设置在管道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房顶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模块(D),所述吊顶模块(D)的上方设置有隔音板(A),所述隔音板(A)的上方设置有气流通道(F),所述气流通道(F)一侧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后端通过消音风道(B)连接静音风机(E),所述进风口的对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消音风道(B),所述的吊顶模块(D)通过消音龙骨(C)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顶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模块(D),所述吊顶模块(D)的上方设置有隔音板(A),所述隔音板(A)的上方设置有气流通道(F),所述气流通道(F)一侧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后端通过消音风道(B)连接静音风机(E),所述进风口的对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的消音风道(B),所述的吊顶模块(D)通过消音龙骨(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顶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板(A)包括多个减震隔板(A1),所述减震隔板(A1)包括设置在表面的外板(A10)与设置在内部的内板(A2),上下相邻两块所述的内板(A2)之间设置有空隔段(A4),左右相邻的两块所述的内板(A2)之间设置有空槽(A3),所述空槽(A3)穿过所述外板(A10),所述内板(A2)朝向空槽(A3)的面弧形凸起形成可以将从下至上传来的声波震动分开,将从所述空隔段(A4)中传出的声波震动进行反射的弧形反射段(A7),所述内板(A2)朝向所述空隔段(A4)水平的设置有可以将声波震动进行垂直反射的水平反射段(A6)以及可以将声波震动进行斜射的斜射反射段(A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顶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音风道(B)包括设置在管道内侧的消弱装置(B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弱装置(B1)包括设置在风道内表面,用于减缓气流对风道内壁的冲击产生的震动的减弱层(B2),所述减弱层(B2)上设置有用于将正面流动的气流通道变小同时将正面流动的气流的一部分使之向上流动形成涡流的阻流装置(B3),所述的阻流装置(B3)以螺旋形分布在风道内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顶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音龙骨(C)包括龙骨(C1)与吊筋(C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骨(C1)包括上龙骨(C101)与下龙骨(C102),所述的下龙骨(C102)中部凸起形成用以与所述上龙骨(C101)紧固连接的固定部(C103),所述下龙骨(C102)的两边部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用以安放吊顶板的托举部(C104),所述上龙骨(C101)的中部向下凸起形成所述的固定部(C103),所述上龙骨(C101)的两边部向下延伸且在靠近所述托举部(C104)处向所述托举部(C104)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用以与所述托举部(C104)配合夹紧吊顶板的夹紧部(C105),所述托举部(C104)与所述夹紧部(C105)的表面均设置有消音层(C3),所述固定部(C103)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消音层(C3),所述上龙骨(C101)的固定部(C103)的消音层(C3)与所述下龙骨(C102)的固定部(C103)的消音层(C3)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C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顶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顶模块(D)包括面板(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阿庆
申请(专利权)人:沈阿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