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筱雯专利>正文

两用喷雾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518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两用喷雾水壶,包括有壶体和壶盖,壶盖与壶体螺纹连接,所述的壶盖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下在上、下盖体之间设置有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连通壶体内腔和外界;饮水的时候,倾斜壶体,壶体内的水从饮水通道内流出,饮水者用嘴吸吸管端部就可以出水,不吸的时候,吸管端部的硅胶膜总处于关闭状态。喷雾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按压按压件,就能从喷雾通道内进行喷雾作业。适用于在运动、露营、冷气房、办公室等场所,可以适当进行喷雾补水。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用来喷雾降温,又能饮水,随时补充水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便携式的水壶或水杯,具有饮水和喷雾两种功能。
技术介绍
水壶或水杯是人们外出携带饮用水的容器,在平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常规的水壶或水杯一般具有饮水作用。目前,有公开的专利号为201320637536.5的便携式喷雾装置,在饮水的基础上增加了喷雾的功能。所公开的结构中是在杯子上设置有饮水和喷雾的两种功能,控水机构和喷雾机构设置在同一个出水通道内,通过开关推杆来启动或关闭其中一个功能。上述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很多,安装并不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喷雾水壶,具有饮水和喷雾的功能,其结构设置合理,安装简单方便,实用性强。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两用喷雾水壶,包括有壶体和壶盖,壶盖与壶体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盖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下盖体与壶体连接,上盖体套在下盖体上两者之间形成有腔体,在上下盖体之间设置有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连通壶体内腔和外界;在下盖体上设置有空气通孔,所述的饮水通道上设置有一柱状吸管,吸管的端部套设有在常态下总处于关闭状态的十字切边硅胶膜;所述的喷雾通道上依次设置有长吸管、固定管、按压件、卡位件和喷雾装置,长吸管连接在固定管上设置在下盖体的喷雾通道内,按压件的一端通过上盖体上的两个立柱实现铰接,铰接处设置有弹簧,按压件的另一端伸出上盖体夕卜,按压件的按钮往下按压,带动卡位件连同喷雾装置下行实现抽水喷雾作业。所述的空气通孔上设置塞孔件,塞孔件上具有透气切边。所述的按压件用来按压一端具有卡位部位,按压件伸出上盖体外,卡位部位刚好限位在上盖体下表面端部。采用上述结构的两用喷雾水壶,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独立设置。饮水的时候,壶体内的水从饮水通道内流出,饮水者用嘴吸吸管端部就可以出水,不吸的时候,吸管端部的硅胶膜总处于关闭状态。喷雾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按压按压件,就能从喷雾通道内进行喷雾作业。相比现有技术,结构更为合理,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两用喷雾水壶,包括有壶体I和壶盖2,壶盖2与壶体I螺纹连接,所述的壶盖2由上盖体21和下盖体22组成,下盖体22与壶体I连接,上盖体21套在下盖体22上两者之间形成腔体,在上、下盖体21、22之间设置有饮水通道3和喷雾通道4,饮水通道3和喷雾通道4连通壶体内腔和外界。如图2-3所示,在下盖体22上设置有空气通孔24,空气通孔24上设置塞孔件25,塞孔件25上具有透气切边。所述的饮水通道3上设置有一柱状吸管31,吸管31的端部套设有在常态下总处于关闭状态的十字切边硅胶膜32。所述的喷雾通道4上依次设置有长吸管41、固定管42、按压件43、卡位件44和喷雾装置45,长吸管41连接在固定管42上设置在下盖体的喷雾通道4内,按压件42的一端通过上盖体上的两个立柱431实现铰接,铰接处设置有弹簧,在按压后可以回复位置,按压件42的另一端伸出上盖体21外,卡位部位421刚好限位在上盖体21下表面端沿。按压件42的按钮往下按压,带动卡位件44连同喷雾装置45下行实现抽水喷雾作业。采用上述结构的两用喷雾水壶,饮水通道3和喷雾通道4独立设置。饮水的时候,倾斜壶体,壶体I内的水从饮水通道3内流出,饮水者用嘴吸吸管端部就可以出水,不吸的时候,吸管端部的硅胶膜32总处于关闭状态。喷雾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按压按压件43,就能从喷雾通道4内进行喷雾作业。相比现有技术,结构更为合理,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在运动、露营、冷气房、办公室等场所,可以适当进行喷雾补水。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用来喷雾降温,又能饮水,随时补充水分。不管坐办公室还是户外运动的必备良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两用喷雾水壶,包括有壶体和壶盖,壶盖与壶体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盖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下盖体与壶体连接,上盖体套在下盖体上两者之间形成有腔体,在上下盖体之间设置有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连通壶体内腔和外界;在下盖体上设置有空气通孔,所述的饮水通道上设置有一柱状吸管,吸管的端部套设有在常态下总处于关闭状态的十字切边硅胶膜;所述的喷雾通道上依次设置有长吸管、固定管、按压件、卡位件和喷雾装置,长吸管连接在固定管上设置在下盖体的喷雾通道内,按压件的一端通过上盖体上的两个立柱实现铰接,铰接处设置有弹簧,按压件的另一端伸出上盖体外,按压件的按钮往下按压,带动卡位件连同喷雾装置下行实现抽水喷雾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喷雾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通孔上设置塞孔件,塞孔件上具有透气切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喷雾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件用来按压一端具有卡位部位,按压件伸出上盖体外,卡位部位刚好限位在上盖体下表面端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两用喷雾水壶,包括有壶体和壶盖,壶盖与壶体螺纹连接,所述的壶盖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下在上、下盖体之间设置有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连通壶体内腔和外界;饮水的时候,倾斜壶体,壶体内的水从饮水通道内流出,饮水者用嘴吸吸管端部就可以出水,不吸的时候,吸管端部的硅胶膜总处于关闭状态。喷雾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按压按压件,就能从喷雾通道内进行喷雾作业。适用于在运动、露营、冷气房、办公室等场所,可以适当进行喷雾补水。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用来喷雾降温,又能饮水,随时补充水分。【IPC分类】B05B11-06, A47G19-22【公开号】CN204378741【申请号】CN201520085196【专利技术人】袁筱雯 【申请人】袁筱雯【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申请日】2015年2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用喷雾水壶,包括有壶体和壶盖,壶盖与壶体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盖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下盖体与壶体连接,上盖体套在下盖体上两者之间形成有腔体,在上下盖体之间设置有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饮水通道和喷雾通道连通壶体内腔和外界;在下盖体上设置有空气通孔,所述的饮水通道上设置有一柱状吸管,吸管的端部套设有在常态下总处于关闭状态的十字切边硅胶膜;所述的喷雾通道上依次设置有长吸管、固定管、按压件、卡位件和喷雾装置,长吸管连接在固定管上设置在下盖体的喷雾通道内,按压件的一端通过上盖体上的两个立柱实现铰接,铰接处设置有弹簧,按压件的另一端伸出上盖体外,按压件的按钮往下按压,带动卡位件连同喷雾装置下行实现抽水喷雾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筱雯
申请(专利权)人:袁筱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