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踩双刹婴儿车,在婴儿车的后端两轮体处各设有一刹车组,在两侧刹车组间设置一作动杆组,该作动杆组以两侧的定位套座各与刹车组的刹车块固定连接,在两侧定位套座间设置可使定位套座依循横向滑移的作动杆,当婴儿车收合或展开时,作动杆组呈平行横向作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踩双刹。其构件简化、作动顺畅、具有安全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踩双刹婴儿车,特别涉及一种平行横向收合的一踩双刹婴儿车。在婴儿车的设计上,除了提供婴儿乘坐时舒适的空间外,还需要具有其他功能性结构,兼具便利性、安全性的功效,如以各种第二道安全扣的设计,预防婴儿车在不当收合时的危险,来保障婴儿乘坐时的安全。而在便利性方面,近年来最大的突破点在于单一动作控制两侧结构的设计。婴儿车的结构体为左右对称式的设计,传统婴儿车须于两侧均设计对称式的装置,如收车结构、刹车结构,而在进行收车动作时,须由两手同时操作两侧的收车结构,双手同时控制方可实现收车。欲刹车时,则须分别按掣两侧的刹车结构,方可使婴儿车呈完全定位状态。因此,无论是收车结构还是刹车结构,在操作上均较麻烦,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这样便有可由单手操作而收合婴儿车的结构及一踩双刹的设计,藉由单一驱动体以连动方式控制两侧结构,在操作上更加便利。目前所见的一踩双刹结构,是以曲柄连动式的设计为主,参看图6所示,在婴儿车后端两侧轮体80间设置连动装置81。该连动装置81具有一套设于支撑杆90上的滑座82,滑座82内包覆拨杆83及二连动杆84,二连动杆84外侧分别轴设作动杆85,作动杆85另一端则与两侧轮体80上端的旋杆86上端轴接,旋杆86中央为轴接点,下端即设置一位于导板87的斜状滑槽871内的凸杆861,导板87下端两侧即设置卡掣块872。当拨杆83往一侧拨动时,通过各杆体的连动,使导板87往下作动,使导板87的卡掣块872卡掣于轮体80的定位槽801处,由此呈刹车状态;若将拨杆83再往另一侧拨动复位时,则带动导板87往上作动使轮体80重新自由转动。当婴儿车收合时,可将滑座83往上推掣,通过各杆体的连动使婴儿车两侧呈并合状态。上述一踩双刹结构在刹车的使用功效上,确实较传统婴儿车须分别按掣两侧刹车结构的方式更加便利,但是其整体结构型态及安全性方面却未作考虑周详。先以整体结构型态来论,须通过诸多杆体的连动方可控制两侧刹车结构的动作,不仅所借助的构件多,而且每一杆体间的相对关系及位置均须经过精细的设计,方可使杆体间的连动关系确实发挥,并达到预期的连动控制刹车,因此整体结构型态存在着构件复杂及精确度不易控制的问题。再以安全性来论,当婴儿车收合或展开时,因滑座的上、下移动,使各杆体的相对位置随之改变,不仅易因杆体间的连动点过多而产生收合、展开较不顺畅的问题,而且易因杆体间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易有被夹伤的安全顾虑。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件简化、驱动顺畅、操作安全的改进型一踩双刹婴儿车,在婴儿车两侧后轮间的刹车组,以一平行横向收合的作动杆组控制而连动,不仅构件简化,而且平行横向收合的作动杆组可使收合、展开动作更加顺畅并降低危险性。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一踩双刹婴儿车,在婴儿车两侧后端轮体处各设有刹车组,刹车组各设有控制刹车状态的刹车块,所述两侧刹车块分别固定设有作动杆组的定位套座,在两侧定位套座间设有可使定位套座依循滑移的作动杆。所述两侧定位套座内侧为设有内孔的小径端,两侧小径端内穿掣作动杆。所述作动杆两侧端固定设有面积较大的定位片,在作动杆中央距中心点两侧等距处设有突出的止动凸部。所述两侧轮体的转轮内侧设有放射状轮毂,在转轮中心轴设定位座,定位座后端轴设刹车块,刹车块下端形成往两侧延伸且呈突出的卡掣杆。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使本技术具备以下功效1.构件简化。本技术以定位套座、作动杆组成的结构体,不仅可同时带动两侧刹车组连动,而且在婴儿车收合时呈现平行横向收合状态,形成一构件明显简化的结构体。2.收合、展开顺畅。本技术以平行横向收合的作动杆组设计,在婴儿车收合或展开时不会产生不顺畅的问题,能达到快速收合、展开的效果,使婴儿车的使用更加便利。3.安全性。本技术的作动杆组在收合、展开时,仅是单纯使定位套座于作动杆上横向滑移,故不会产生如现有结构被夹伤的顾虑,为一安全性的设计。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婴儿车一踩双刹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婴儿车一踩双刹结构的后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婴儿车一踩双刹刹车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婴儿车一踩双刹结构收合的后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婴儿车一踩双刹结构呈刹车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现有一踩双刹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参看图1,本技术的一踩双刹结构设置于婴儿车后端两侧轮体10间,使用者可轻易地控制刹车结构而使婴儿车定位。在两侧轮体10处各设置一刹车组20,并在两侧刹车组20间设置一作动杆组30,藉作动杆组30的往下旋动,即可同时控制两侧刹车组20呈刹车状态。本技术通过作动杆组30可平行横向收合的设计,提供一构件简化、作动顺畅及具安全性的收合结构。两侧轮体10的刹车组20为相同的设计,配合参看图1至图3所示,在轮体10的两侧转轮11间设有往内部延伸的放射状轮毂12,在转轮11中心轴处固定设置一具缓冲设计的定位座21,定位座21后端轴设一刹车块22,刹车块22呈长柄状,其下端形成往两侧延伸并呈突出的卡掣杆23,当刹车块22以轴接点为中心往下旋动时,即使突出的卡掣杆23卡掣于转轮11的轮毂12处,如图5所示,藉由卡掣杆23的卡位限制,使轮体10无法再转动呈刹车定位状态;若当刹车块22以轴接点为中心往上旋动时,即重新呈现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突出的卡掣杆23不再卡掣于转轮11的轮毂12处,故使轮体10重新呈可自由转动的状态。本技术的主要设计是在两侧刹车组20间设置作动杆组30为平行横向收合,下述结构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状态。配合参看图1和图2所示,在两侧刹车组20的二刹车块22上端各固定设置一定位套座31,该定位套座31为中空阶梯状,可呈横置状态,使两侧定位套座31的小径端32均位于内侧处。在两侧定位套座31间设有可使定位套座31依循滑移的作动杆33,图上所示的作动杆33则穿设于两侧定位套座30内,该作动杆33的面积略小于定位套座31小径端32内孔的面积,作动杆33两侧端分别固定设置一面积较大的定位片34,固定置设方式可为图上所示的螺纹连接或为其他连接方式。在作动杆33中央接近中心点两侧等距处各设有一止动凸部35。上述定位套座31、作动杆33的断面形状可为圆形或图上所示的多角形状。本技术的设计在婴儿车欲刹车时,以直接踩掣作动杆33的方式,使此动作同时传达至两侧刹车组20的刹车块22处,使两侧刹车块22同步往下旋动而呈刹车状态。当欲再推动婴儿车前进时,则将作动杆33往上推动,使两侧刹车块22同时往上旋动,重新使轮体10可自由转动,故以作动杆组30的设置同样可达到一踩双刹的功效。当婴儿车欲收合时,参看图2所示,仅须将婴儿车骨架上的定位结构40往上推掣,即可通过骨架的连动使两侧骨架并合,此时作动杆组30处的设计,使两侧定位套座31往作动杆33中心点平行横向滑移,参看图4所示,当定位套座31受限于突出的止动凸部35而无法再往中心点滑移时,即呈定位状态,此时婴儿车呈收合状态。当婴儿车欲再呈展开状态时,随着骨架的展开,两侧定位套座31即往作动杆33两端平行横向滑移,当定位片34卡掣于定位套座31的小径端32的内孔处时,即呈定位状态,此时婴儿车已呈完全展开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踩双刹婴儿车,在婴儿车两侧后端轮体处各设有刹车组,刹车组各设有控制刹车状态的刹车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刹车块分别固定设有作动杆组的定位套座,在两侧定位套座间设有可使定位套座依循滑移的作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而瑞,梁秀江,
申请(专利权)人:英属维京群岛商育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