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铝车身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刚性强、安全性能好且维修及组装方便的全铝车身结构。它包括车架(1)及车壳(2),所述车架(1)包括两侧架(3)及顶架(4),所述侧架(3)包括若干固定在底盘上的立柱(5)及若干固定在所述立柱(5)之间的横梁(6),所述顶架(4)包括若干连接杆(8)及若干固定在所述连接杆(8)上的横梁(6),所述顶架(4)及两所述侧架(3)通过上侧梁(8)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车架(1)由铝合金型材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车壳(2)固定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侧架(3)及底盘通过悬臂梁(10)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铝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电动汽车的车架是用汽车专用钢材在专用模具上压制而成的。我国的这种汽车专用钢材一般是QSTE380TM和QSTE340T —类卷材,这种材料用于电动汽车车架上的缺点是:使车身过重、电动汽车的载重量相对减少,有效的乘用空间减小,无法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其次,现有的电动汽车车架整体结构的刚度低、安全性差,难以达到公路用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刚性强、安全性能好且维修及组装方便的全铝车身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它包括车架及车壳,所述车架包括两侧架及顶架,所述侧架包括若干固定在底盘上的立柱及若干固定在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顶架包括若干连接杆及若干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横梁,所述顶架及两所述侧架通过上侧梁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车架由铝合金型材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车壳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侧架及底盘通过悬臂梁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横梁及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的中心均为中空的方管且中空的方管两侧均呈对称的燕尾槽结构。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均通过角码及螺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上侧梁包括上连接部、中连接部及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中连接部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下连接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中连接部及所述下连接部分别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立柱及所述侧架上的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梁包括立柱连接部、横梁连接部及底盘连接部,所述立柱连接部及所述横梁连接部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立柱连接部、所述横梁连接部及所述底盘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立柱、所述横梁及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有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车架及车壳,所述车架包括两侧架及顶架,所述侧架包括若干固定在底盘上的立柱及若干固定在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顶架包括若干连接杆及若干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横梁,所述顶架及两所述侧架通过上侧梁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车架由铝合金型材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车壳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侧架及底盘通过悬臂梁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横梁及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的中心均为中空的方管且中空的方管两侧均呈对称的燕尾槽结构,此结构的铝型材刚性好,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能有效减轻车身的重量;本技术中所有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维修及组装方便。因此,本技术具有刚性强、安全性能好且维修及组装方便的有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沿CL截面剖开的左视图;图4是图3局部I的放大图;图5是图3局部II的放大图;图6是图上侧梁的结构示意;图7是图悬臂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为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它包括车架I及车壳2,所述车架I由铝合金型材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车架包括两侧架3及顶架4,所述侧架3包括若干固定在底盘上的立柱5及若干固定在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6,所述顶架4包括若干连接杆7及若干固定在所述连接杆7上的所述横梁6,所述立柱5与所述横梁6之间、所述横梁6与所述连接7杆之间均通过角码9及螺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立柱5、所述横梁6及所述连接杆7的横截面的中心均为中空的方管且中空的方管两侧均呈对称的燕尾槽结构,结构的铝型材刚性好,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能有效减轻车身的重量,燕尾槽结构有利于铝型材之间通过所述角码9及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顶架4及两所述侧架3通过上侧梁8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上侧梁8包括上连接部81、中连接部82及下连接部83,所述上连接部81、所述中连接部82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下连接83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上连接部81、所述中连接部82及所述下连接部83分别于所述连接杆7、所述立柱5及所述侧架上的横梁6固定连接。所述上侧梁8和所述悬臂梁9均设有多个连接部,均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可确保所述车架5中的各个结构的连接稳定可靠,同时可减轻车身重量,增加车身的刚性,从而提升车身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所述车壳2固定在所述车架I上,所述侧架3及底盘通过悬臂梁10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梁包括立柱连接部101、横梁连接部102及底盘连接部103,所述立柱连接部101及所述横梁连接部102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立柱连接部101、所述横梁连接部102及所述底盘连接部103分别与所述立柱5、所述横梁6及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本技术中的所有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维修及组装方便。【主权项】1.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I)及车壳(2),所述车架(I)包括两侧架(3)及顶架(4),所述侧架(3)包括若干固定在底盘上的立柱(5)及若干固定在所述立柱(5)之间的横梁(6),所述顶架(4)包括若干连接杆(8)及若干固定在所述连接杆(8)上的横梁(6 ),所述顶架(4 )及两所述侧架(3 )通过上侧梁(8 )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车架(I)由铝合金型材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车壳(2)固定在所述车架(I)上,所述侧架(3)及底盘通过悬臂梁(10)实现相互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所述横梁(6)及所述连接杆(8)的横截面的中心均为中空的方管且中空的方管两侧均呈对称的燕尾槽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与所述横梁(6)之间、所述横梁(6)与所述连接杆(8)之间均通过角码(9)及螺栓实现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梁(8)包括上连接部(81)、中连接部(82)及中连接部(83),所述上连接部(81)、所述中连接部(82)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中连接部(83)设置有U型槽,所述上连接部(81)、所述中连接部(82)及所述中连接部(83)分别于所述连接杆(8)、所述立柱(5)及所述侧架(3)上的横梁(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10)包括立柱连接部(101)、横梁连接部(102)及底盘连接部(103),所述立柱连接部(101)及所述横梁连接部(102)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立柱连接部(101)、所述横梁连接部(102)及所述底盘连接部(103 )分别与所述立柱(5 )、所述横梁(6 )及所述底盘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铝车身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刚性强、安全性能好且维修及组装方便的全铝车身结构。它包括车架(1)及车壳(2),所述车架(1)包括两侧架(3)及顶架(4),所述侧架(3)包括若干固定在底盘上的立柱(5)及若干固定在所述立柱(5)之间的横梁(6),所述顶架(4)包括若干连接杆(8)及若干固定在所述连接杆(8)上的横梁(6),所述顶架(4)及两所述侧架(3)通过上侧梁(8)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车架(1)由铝合金型材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车壳(2)固定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侧架(3)及底盘通过悬臂梁(10)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本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IPC分类】B62D31-00, B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铝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1)及车壳(2),所述车架(1)包括两侧架(3)及顶架(4),所述侧架(3)包括若干固定在底盘上的立柱(5)及若干固定在所述立柱(5)之间的横梁(6),所述顶架(4)包括若干连接杆(8)及若干固定在所述连接杆(8)上的横梁(6),所述顶架(4)及两所述侧架(3)通过上侧梁(8)实现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车架(1)由铝合金型材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车壳(2)固定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侧架(3)及底盘通过悬臂梁(10)实现相互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广通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