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副车架结构(1),包括:多部件式构造的副车架(2),所述副车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且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横梁(4、5)框架式连接的纵梁(3);以及由所述纵梁(3)和横梁(4、5)环绕式支承在副车架(2)上的分动传动机构(7),所述分动传动机构具有输入轴(7a)和两个输出轴(7b),其中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交叉部段(K)中横跨第一横梁(4)且所述第一横梁由两个逐段地彼此连接的壳部件(4a、4b)构造,其中两个壳部件(4a、4b)的每一个形成了连接板(4c)且连接板(4c)一起形成了用于分动传动机构(7)的支承元件(8)的支承件接纳部(6)且其中支承元件(8)与输入轴(7a)轴线平行地沿纵梁(3)之一的方向被推动地从分动传动机构(7)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包括多部件式构造的副车架和分动传动机构,所述副车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纵梁,所述纵梁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横梁框架式地连接,所述分动传动机构由纵梁和横梁框架式包围地支承在副车架上,所述分动传动机构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其中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交叉部段中横跨或者说越过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由至少局部彼此连接的两个壳部件构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副车架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具有驱动后桥的车辆中使用这种类型的副车架结构。由两个彼此平行地间隔开的、由两个同样彼此平行地间隔开的横梁连接的纵梁组成的框架结构形成了所述副车架(也称为“车桥托架(Achstraeger)”)。在纵梁和横梁之间的自由空间中布置了也称为中间传动机构、差速器或差速传动机构(简称为差速机构)的分动传动机构。来自驱动源的输入轴伸入分动传动机构中,该输入轴的转矩分配在两个侧向从分动传动机构出来的输出轴上。该副车架具有用于引导车轮的控制臂的连接位置,其中控制臂一方面与副车架连接且另一方面与接纳了车轮的轮毂托架连接结构。副车架结构可以作为整体与车辆车身连接,其中副车架借助于多个、优选四个支承件弹性地固定在车辆车身上。在该公开文献的文本中,副车架结构应该理解为由副车架和分动传动机构组成的组件。在实践中还允许向该组件添加引导车轮的构件,像控制臂、轮毂托架或制动设备,然而这些构件对本专利技术来说没有意义,因此最大程度保持不被提到。EP2093131A2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的副车架结构,该副车架结构包括:一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且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横梁框架式连接的纵梁;以及由所述纵梁和横梁环绕式支承在副车架上的分动传动机构,所述分动传动机构具有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其中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交叉部段中横跨第一横梁。该副车架构造为单部件式铸造结构以及在交叉部段中第一横梁以弯曲的(geschwungenen)走向从下方横跨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第一横梁具有两个连接板,该连接板共同形成了用于分动传动机构的支承元件的支承件接纳部,其中支承元件与输入轴轴线平行地朝向第一横梁的方向移位地从分动传动机构伸出。单部件式铸造结构的副车架的缺点是:需要花费极大地制造该副车架和其形成的连接板且由于结构类型而具有相对较大的重量。此外,由于结构而使向支承件接纳部中的力传入在具有最小横截面的横梁部段处进行。EP1035003A2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副车架结构,该副车架结构包括:一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且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横梁框架式连接的纵梁;以及由所述纵梁和横梁环绕式支承在副车架上的分动传动机构,所述分动传动机构具有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其中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交叉部段中横跨第一横梁。该副车架构造为多部件式焊接结构以及在交叉部段中由两个彼此拼接的壳部件组成的第一横梁以弯曲的走向从下方横跨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为第一横梁附加了两个连接板,该连接板共同形成了用于分动传动机构的支承元件的支承件接纳部,所述支承件接纳部指向第二横梁的方向,其中支承元件与输入轴轴线平行地朝向第一横梁的方向移位地从分动传动机构伸出。该相对于横梁偏心设计的支承件接纳部的缺点是,通过分动传动机构的力导入使横梁在扭转和弯曲方面承受负荷。此外,负荷路径延伸横跨两个壳部件的接合处。WO2013/110528A1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的副车架结构,该副车架结构包括一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且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横梁框架式连接的纵梁,以及可以合适地接纳可由所述纵梁和横梁环绕式支承在副车架上的分动传动机构,所述分动传动机构具有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其中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交叉部段中可以横跨第一横梁。该副车架构造为多部件式焊接结构以及在交叉部段中第一横梁从上方横跨具有弯曲的走向的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第一横梁由两个具有分别两个连接板的壳部件构成,该连接板共同形成了用于分动传动机构的两个相应的支承元件的两个支承件接纳部,其中支承元件分别与输入轴轴线平行地朝向横梁之一的方向移位地从分动传动机构伸出。在第一横梁处的两个支承件接纳部在此需要相对较大的结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副车架结构,所述副车架结构具有多部件式构造的副车架,该副车架结构构造紧凑、但仍具有从分动传动机构的支承元件至相应的横梁中的良好力导入。用于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包括多部件式构造的副车架和分动传动机构,所述副车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纵梁,所述纵梁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横梁框架式地连接,所述分动传动机构由纵梁和横梁框架式包围地支承在副车架上,所述分动传动机构具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其中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交叉部段中横跨第一横梁,第一横梁由至少局部彼此连接的两个壳部件构成,其中,这两个壳部件各自形成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起形成用于分动传动机构的支承元件的支承件接纳部,其中支承元件与输入轴轴线平行地朝向其中一个纵梁的方向移位地从分动传动机构伸出。由于在交叉部段中由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横跨的第一横梁由两个彼此至少局部接合的壳部件构成,其中两个壳部件中的每一个形成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共同形成了用于分动传动机构的支承元件的支承件接纳部并且支承元件与输入轴轴线平行地朝向纵梁之一的方向移位——换言之例如侧向地——从分动传动机构伸出,所以由分动传动机构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力可经由支承元件特别有利地导入第一横梁中。沿着从支承件接纳部至纵梁的负荷路径不存在接合处,尤其不存在焊缝。沿车辆竖直方向观察,接合缝优选在横梁的上侧上沿着延伸且沿车辆横向观察延伸通过两个连接板之间。两个壳部件在接合线上局部重叠。由于支承元件沿侧向从分动传动机构伸出,可以在横梁处以在此处没有构件的明显削弱部的情况下实现相应的支承件接纳部,尤其可以在该区域内使第一横梁的横截面保持基本不变,这样也有助于力导入。纵梁具有用于副车架支承件的接纳部,借助于该接纳部,副车架可以弹性地与车辆车身连接。通过该副车架支承件把来自分动传动机构的力引导至车辆车身中。除所述构件外,副车架,尤其是纵梁还具有其它用于对轮引导元件、例如横向控制臂和纵向控制臂进行安装的支承位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交叉部段中,第一横梁以弯曲的走向在下方横跨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一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横梁的横截面在弯曲的走向的部段中保持基本不变且和在非弯曲的走向中的横截面没有明显偏差。这样得到了高水平的第一横梁强度。第一横梁的交叉部段中的弯曲的走向(该第一横梁从下方横跨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尤其是其输入轴凸缘)有利于良好地结构空间利用。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输入轴大致在纵梁的高度上延伸,或者换句话说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因此,副车架结构沿车辆竖直方向构造极为紧凑。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两个壳部件共同形成了一沿车辆竖直方向观察向下敞开的轮廓。该向下敞开的轮廓尤其适合用于接纳扭杆稳定器或转向传动机构,由此可以整体节省极大的结构空间。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二横梁具有两个用于分动传动机构的支承元件的支承件接纳部。该支承件接纳部在副车架的安装位置中水平地定向且为了更好地转矩支承而彼此明显间隔开。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两个支承件接纳部分别根据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结构(1),包括多部件式构造的副车架(2)和分动传动机构(7),所述副车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纵梁(3),所述纵梁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横梁(4、5)框架式地连接,所述分动传动机构由纵梁(3)和横梁(4、5)框架式包围地支承在副车架(2)上,所述分动传动机构具有一个输入轴(7a)和两个输出轴(7b),其中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交叉部段(K)中横跨第一横梁(4),所述第一横梁由至少局部彼此连接的两个壳部件(4a、4b)构成,其特征在于,这两个壳部件(4a、4b)各自形成一连接板(4c),所述连接板(4c)一起形成支承件接纳部(6),该支承件接纳部用于分动传动机构(7)的支承元件(8),其中支承元件(8)与输入轴(7a)轴线平行地朝向其中一个纵梁(3)的方向移位地从分动传动机构(7)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09 DE 102013020565.41.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结构(1),包括多部件式构造的副车架(2)和分动传动机构(7),所述副车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纵梁(3),所述纵梁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横梁框架式地连接,所述分动传动机构由纵梁(3)和横梁框架式包围地支承在副车架(2)上,所述分动传动机构具有一个输入轴(7a)和两个输出轴(7b),其中分动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交叉部段(K)中横跨第一横梁(4),所述第一横梁由至少局部彼此连接的两个壳部件(4a、4b)构成,其特征在于,这两个壳部件(4a、4b)各自形成一连接板(4c),所述连接板(4c)一起形成支承件接纳部(6),该支承件接纳部用于分动传动机构(7)的支承元件(8),其中支承元件(8)与输入轴(7a)轴线平行地朝向其中一个纵梁(3)的方向移位地从分动传动机构(7)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结构(1),其特征在于,在交叉部段(K)中,第一横梁(4)以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莱布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