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7112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底泥重金属含量以及底泥pH的基础数据。(2)根据底泥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进行评价,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3)对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评价结果中处于“良好水平”的,再进一步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综合生态危害,根据评价结果,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轻微的点位列为良好水平,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中等及以上的点位列为轻度污染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 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开展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可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底泥重金属 污染现状,甄别底泥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重污染区域底泥重金属释放潜力,评估底泥重金 属对水生生物的健康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底泥重金属防范措施和处理处置方案,为防治 底泥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外关于沉积物中重金属毒性评价方法的研宄较多,发展了多种方法,大致可 分为化学方法、生态方法和毒理学方法以及化学、生态和毒理学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常见 的评价方法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 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次生相富集系 数法等。但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状况评价体系,各种评价 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评价目的、优点及不足,即使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也无法客观的反映重 金属的污染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湖泊底泥 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 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底泥重金属含量以及底泥PH的基础数据。 (2)根据底泥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进行评价,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 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 (3)考虑到多种污染物存在危害叠加效应,为确保环境安全,对单因子污染评价法 评价结果中处于"良好水平"的,再进一步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综合生 态危害,根据评价结果,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轻微的点位列为良好水平,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中 等及以上的点位列为轻度污染水平。 (4)根据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最终将底泥 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 步骤⑴所述的8种重金属元素是指铅、汞、铬、镉、砷、锌、镍、铜。 步骤⑵所述的单因子污染评价方法如下: ①在对河流、湖泊底泥进行重金属评价时,首先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根据每一 种重金属元素的实测浓度,并参照底泥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状况评价方法,确定每一种重金 属元素的污染水平。 ②多因子综合评价:根据每一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选取最严重的污染水平 做为某 点位的综合污染水平。 ③重金属评价标准分别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三级 标准和三级标准浓度值2倍,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 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 底泥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状况评价方法具体如下:将浓度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一级和二级标准的底泥划分为良好水平,该水平底泥能够保持自然背景和维护人体健康; 将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的底泥划 分为轻度污染水平,该水平底泥对环境造成轻微危害和污染,但可满足农林业生产和植物 正常生长;将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 2倍的底泥划分为中度污染水平,该水平底泥能够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和污染;将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2倍的底泥划分为重度污染水平,该水 平底泥明显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和污染。 ④在选择《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参考标准时,土壤环境质量二 级标准值根据布设点位底泥PH所属土壤pH范围进行选择确定。砷元素和铬元素选择水田 项目中所列标准,铜元素选择农田项目中所列标准。 步骤(3)所述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方法如下: ①在应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对底泥重金属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潜在生 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该方法引入毒性响应系数作为评价参数之一。 ②单因子评价:计算式Cfi = CDi/CRi,Eri = TriXCfi,其中Cfi为某一重金属 的污染系数;CDi为样品浓度实测值;CRi为计算所需的参照值;Eri为单个重金属的潜在 生态危害系数;Tri为各重金属的毒性相应系数。 ③多因子综合评价:计算式RI =Σ Eri,其中RI为多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④重金属毒性响应系数分别为:元素 Hg :40,元素 Cd :30,元素 As : 10,元素 Pb :5, 元素 Cu :5,元素 Ni :5,元素 Cr :2,元素 Zn :1〇 ⑤指标Eri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划分如下:Eri < 40为轻微生态危害;40 < Eri < 80为中等生态危害;80S Eri < 160为强生态危害;160< Eri < 320为很强生态危害; Eri多320为极强生态危害。指标RI的潜在生态程度划分如下:RI < 150为轻微生态危 害;150 < RI < 300为中等生态危害;300 < RI < 600为强生态危害;RI多600为很强生 态危害。 ⑥对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评价结果中处于"良好水平"的点位,再进一步采用潜在生 态危害指数法,以8种重金属指标综合反映布设点位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根 据评价结果,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轻微的点位污染水平列为良好,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中等及 以上的点位污染水平列为轻度。 ⑦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选用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GB15618-1995)作为背景参 考值。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 在实际工作中,大都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就是用水质最差的单 项指标所属类别来确定水体综合水质类别,即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对照该项目的 分类标准,确定其水质类别,在所有项目的水质类别中选取水质最差类别作为水体的水质 类别,评价结果主要反映污染最重的监测项目的污染程度。因此,借鉴水质评价,采用单因 子污染评价法做为评价的方法。同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因其简单易行在国内外被广泛 应用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评价结果主要反映各项监测项目的综合污染状况。可 见,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各有优缺点,并能进行互补。为了既能够反映 各监测点位底泥中每一项重金属指标的污染程度,又能够反映全部8种重金属指标的综合 污染程度,本专利提出了以单因子污染评价法为主、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为辅相结合进行 评价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讲,选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以8种重金属指标中污染最重的,反 映各监测点位的环境质量水平;选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8种重金属指标综合反映各 监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流、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底泥重金属含量以及底泥pH的基础数据;(2)根据底泥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进行评价,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3)考虑到多种污染物存在危害叠加效应,为确保环境安全,对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评价结果中处于“良好水平”的,再进一步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综合生态危害,根据评价结果,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轻微的点位污染水平列为良好,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中等及以上的点位列为轻度“污染水平”;(4)根据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最终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划分为良好水平、轻度污染水平、中度污染水平和重度污染水平4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英韩哲张志斌张彦浩王炜亮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