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由碎石桩孔(1)、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和碎石层(4)构成,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放置于碎石桩孔(1)内,所述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外壁与碎石桩孔(1)的内壁相贴合,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内自下而上交替布置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和碎石层(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工程造价低,加工安装方便,适应工业化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
技术介绍
碎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挤压入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碎石桩加固法是由德国工程师S.Steuerman在1936年发展而来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碎石桩已广泛用于各类软基加固处理工程,它既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压缩量,还可以配合砂垫层等其他措施加快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速度,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虽然碎石桩是地基加固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桩,但是它的缺陷是易受到破坏。碎石桩需要桩周土对其的侧限来保证桩体的强度及承载力,当侧限不足时,桩体(特别是桩顶附近桩体)极易在桩顶荷载作用下发生鼓胀或整体剪切破坏,其中鼓出破坏是最常见的形式。鼓出破坏的原因是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顶附近一定深度范围内会发生径向变形,变形过大将导致桩承载力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失效。碎石桩起作用需要一定的径向约束力,如果地基土强度过低(一般认为不排水剪强度Cu < 20kPa),就不能提供足够的碎石桩起作用所需的径向约束力,如何限制碎石桩的侧向变形,以适应地基加固的需要,是一个值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由于上述原因在超软地基土中碎石桩的使用是较少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碎石桩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由碎石桩孔1、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和碎石层4构成,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放置于碎石桩孔I内,所述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外壁与碎石桩孔I的内壁相贴合,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内自下而上交替布置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和碎石层4。本技术中,所述碎石桩孔I为圆柱形碎石桩孔。本技术中,所述的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和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采用具有抗拉强度和透水性的土工格栅、土工布、土工模袋或土工包中任一种;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为圆片状,其直径与碎石桩孔I直径大小一致,且沿碎石桩孔I竖直方向等间距水平设置,布置间距取为碎石桩孔I直径的大小;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管径及高度与碎石桩孔I的直径及高度大小一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这是一种有效限制侧向鼓出变形的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可以大大提高碎石桩的承载力,而工程投资仅增加土工合成材料的费用,性价比提高;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设备与传统碎石桩施工所使用的设备一样,施工工艺简单,加工安装方便,适应工业化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立面示意图;图2为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平面截图A-A示意图;图3为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使用示意图;图中标号:1-碎石桩孔,2-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4-碎石,5-地基。【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由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和碎石层4构成;在实施过程中,先用常规的打桩设备在地基5中形成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孔I,后把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放入碎石桩孔I内,使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管壁与碎石桩孔I内壁贴合,接着在碎石桩孔I内填入厚度为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孔I直径大小的碎石层4,在碎石层4上面铺设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重复此步骤直到桩体的填筑完成,形成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所述的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为圆柱形碎石桩。所述的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和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是指具有抗拉强度和透水性的土工格栅、土工布、土工模袋以及土工包,且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为圆片状,它的直径与碎石桩孔I直径大小一致,其沿碎石桩孔I竖直方向等间距水平设置,布置间距取为碎石桩孔I直径的大小;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直径及高度与碎石桩孔I直径及高度大小一致。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
技术实现思路
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其特征在于,由碎石桩孔(I)、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和碎石层(4)构成,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放置于碎石桩孔(I)内,所述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外壁与碎石桩孔(I)的内壁相贴合,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内自下而上交替布置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和碎石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桩孔(I)为圆柱形碎石桩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和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采用具有抗拉强度和透水性的土工格栅、土工布、土工模袋或土工包中任一种;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为圆片状,其直径与碎石桩孔(I)直径大小一致,且沿碎石桩孔(I)竖直方向等间距水平设置,布置间距取为碎石桩孔(I)直径的大小;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管径及高度与碎石桩孔(I)的直径及高度大小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由碎石桩孔(1)、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和碎石层(4)构成,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放置于碎石桩孔(1)内,所述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外壁与碎石桩孔(1)的内壁相贴合,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内自下而上交替布置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和碎石层(4)。本技术构造简单,工程造价低,加工安装方便,适应工业化生产需求。【IPC分类】E02D3-08【公开号】CN204370400【申请号】CN201420764151【专利技术人】王兴涛, 陈建峰 【申请人】同济大学【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向加筋碎石桩,其特征在于,由碎石桩孔(1)、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和碎石层(4)构成,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放置于碎石桩孔(1)内,所述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的外壁与碎石桩孔(1)的内壁相贴合,管式土工合成材料层(3)内自下而上交替布置水平式土工合成材料层(2)和碎石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涛,陈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