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供暖装置,具体是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大棚(1)、太阳能电池板(2)、电控箱(3)、加热箱(4)、水箱(5)、门(6)、加热机构(7)、受热管(8)、泵(9)、散热管(10)、风机(11)、散热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1),其上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大棚(1)的一端设置加热箱(4)、水箱(5),另一端设置门(6),所述的加热箱(4),其一端与风机(11)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水箱(5)连接,所述的风机(11)的另一端设置于大棚(1)内部,所述的加热箱(4),其内部分别设置受热管(8)、泵(9)、散热箱(12),节能环保,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供暖装置,具体是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武威,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民勤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随着温室大棚的推广和使用,民勤县的温室大棚种植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温室大棚的种植都是采用传统的温室大棚进行种植,种植户都是通过早晚卷帘的操作,来使用温室大棚,夜晚温室大棚的保温和供暖是通过卷帘覆盖温室大棚进行保温,或使用暖风机等供暖设备进行供暖,但是根据民勤县气候,其昼夜温差大,夜晚对温室大棚的保暖是很重要的,卷帘覆盖大棚虽能保温,但是昼夜温差大,黑夜情况下无法长时间保持温度,保温效果差,使用暖风机等供暖设备,则增加了用电成本,且供暖设备易因温室大棚的地理位置而收到电源的限制,使用发电机供电,但是其噪声大,增加了噪音污染,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解决了温室大棚供暖采用传统的供暖设备,增加了用电成本,噪声大,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大棚1、太阳能电池板2、电控箱3、加热箱4、水箱5、门6、加热机构7、受热管8、泵9、散热管10、风机11、散热箱1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1,其上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大棚I的一端设置加热箱4、水箱5,另一端设置门6,所述的加热箱4,其一端与风机11 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水箱5连接,所述的风机11的另一端设置于大棚I内部,所述的加热箱4,其内部分别设置受热管8、泵9、散热箱12,其中散热箱12内设置散热管10,所述的受热管8—端与水箱5连接,另一端与散热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散热管10的另一端通过泵9与受热管8连接,所述的加热箱4内壁四周分布有加热机构7,所述的电控箱3设置于加热箱4上,且与太阳能电池板2配合连接,所述的散热箱12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其中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所述的加热机构7,其具体为陶瓷发热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操作方便,解决了温室大棚供暖采用传统的供暖设备,增加了用电成本,噪声大,使用不便的问题,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供电,避免供电受到温室大棚地理位置的电源限制,加热箱4的设置,有利于将水进行加热和散热,便于风机11将热量输送进大棚I内进行供热,节能环保,实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大棚,2.太阳能电池板,3.电控箱,4.加热箱,5.水箱,6.门,7.加热机构,8.受热管,9.泵,10.散热管,11.风机,12.散热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大棚1、太阳能电池板2、电控箱3、加热箱4、水箱5、门6、加热机构7、受热管8、泵9、散热管10、风机11、散热箱1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1,其上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大棚I的一端设置加热箱4、水箱5,另一端设置门6,所述的加热箱4,其一端与风机11 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水箱5连接,所述的风机11的另一端设置于大棚I内部,所述的加热箱4,其内部分别设置受热管8、泵9、散热箱12,其中散热箱12内设置散热管10,所述的受热管8—端与水箱5连接,另一端与散热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散热管10的另一端通过泵9与受热管8连接,所述的加热箱4内壁四周分布有加热机构7,所述的电控箱3设置于加热箱4上,且与太阳能电池板2配合连接,所述的散热箱12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其中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所述的加热机构7,其具体为陶瓷发热管。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水箱5内注入水,并进入受热管8中,太阳能电池板2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供电,通过电控箱3操作,加热箱4内壁四周的加热机构7发热,受热管8受热使得受热管8中的水加热,并流入散热箱12中的散热管10内,散热管10中的热水通过散热管10散发热量,并通过风机11将热量输送入大棚I进行供暖供热,当散热箱12内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散热箱12内散热管10的热量低于最低热量值是,则通过泵9将散热管10中的水重新输送入受热管8内通过加热机构7再次进行加热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操作方便,解决了温室大棚供暖采用传统的供暖设备,增加了用电成本,噪声大,使用不便的问题,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供电,避免供电受到温室大棚地理位置的电源限制,加热箱4的设置,有利于将水进行加热和散热,便于风机11将热量输送进大棚I内进行供热,节能环保,实用可靠。【主权项】1.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大棚(I)、太阳能电池板(2)、电控箱(3)、加热箱⑷、水箱(5)、门(6)、加热机构(7)、受热管⑶、泵(9)、散热管(10)、风机(11)、散热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I),其上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大棚(I)的一端设置加热箱(4)、水箱(5),另一端设置门(6),所述的加热箱(4),其一端与风机(11) 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水箱(5)连接,所述的风机(11)的另一端设置于大棚(I)内部,所述的加热箱(4),其内部分别设置受热管(8)、泵(9)、散热箱(12),其中散热箱(12)内设置散热管(10),所述的受热管(8) —端与水箱(5)连接,另一端与散热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散热管(10)的另一端通过泵(9)与受热管(8)连接,所述的加热箱(4)内壁四周分布有加热机构(7),所述的电控箱(3)设置于加热箱(4)上,且与太阳能电池板(2)配合连接,所述的散热箱(12)内设置温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机构(7),其具体为陶瓷发热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供暖装置,具体是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大棚(1)、太阳能电池板(2)、电控箱(3)、加热箱(4)、水箱(5)、门(6)、加热机构(7)、受热管(8)、泵(9)、散热管(10)、风机(11)、散热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1),其上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大棚(1)的一端设置加热箱(4)、水箱(5),另一端设置门(6),所述的加热箱(4),其一端与风机(11)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水箱(5)连接,所述的风机(11)的另一端设置于大棚(1)内部,所述的加热箱(4),其内部分别设置受热管(8)、泵(9)、散热箱(12),节能环保,结构简单。【IPC分类】A01G9-24【公开号】CN204362677【申请号】CN201420844676【专利技术人】何娅兰 【申请人】何娅兰【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温室大棚用太阳能供热装置,包括大棚(1)、太阳能电池板(2)、电控箱(3)、加热箱(4)、水箱(5)、门(6)、加热机构(7)、受热管(8)、泵(9)、散热管(10)、风机(11)、散热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1),其上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大棚(1)的一端设置加热箱(4)、水箱(5),另一端设置门(6),所述的加热箱(4),其一端与风机(11)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水箱(5)连接,所述的风机(11)的另一端设置于大棚(1)内部,所述的加热箱(4),其内部分别设置受热管(8)、泵(9)、散热箱(12),其中散热箱(12)内设置散热管(10),所述的受热管(8)一端与水箱(5)连接,另一端与散热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散热管(10)的另一端通过泵(9)与受热管(8)连接,所述的加热箱(4)内壁四周分布有加热机构(7),所述的电控箱(3)设置于加热箱(4)上,且与太阳能电池板(2)配合连接,所述的散热箱(12)内设置温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娅兰,
申请(专利权)人:何娅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