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活塞杆坠落的轮胎式起重机用顶升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511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活塞杆坠落的轮胎式起重机用顶升油缸,其特征是增设了两个压簧套筒、套筒座及防坠挡环,套筒座为套装在顶升油缸缸体底部端口的环形座,两压簧套筒沿所述缸体径向以筒口朝向缸体中心分别通过支撑套可移动安装在环形座两侧底部,压簧套筒由筒体、压簧、由压簧抵压可沿筒口伸缩移动的钢珠及压力调节螺帽构成;防坠挡环为环绕活塞杆伸出端端部设置的圆环体,其环周外表面具有连续设置的外凸下倾上斜面、中部竖直面和内凹下倾下斜面,在活塞杆缩回缸体内的初始状态,钢珠位于防坠挡环的下斜面下方,钢珠与防坠挡环中部竖直面间的水平重叠距离为5-20mm;在活塞杆伸出缸体的工作状态,钢珠位于防坠挡环上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式起重机用顶升油缸,尤其涉及一种防活塞杆坠落的轮胎式起重机用顶升油缸
技术介绍
轮胎式起重机是通过轮胎行走的起重机械。由于自重及起重量大,因此在转弯时轮胎磨损严重,目前,在轮胎起重机的转向机构上都安装有液压顶升机构,该顶升机构采用一液压油缸,其活塞杆端部通过球头杆连接座连接一支撑底座,在正常行走时,轮胎着地,起重机靠轮胎行走,此时,顶升油缸处于初始状态,即活塞杆缩回油缸且支撑底座离地悬空,当起重机转弯时,顶升油缸进入工作状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使活塞杆下行伸出,且支撑底座着地,在顶升压力作用下,随着活塞杆继续伸出,油缸缸体上升,转向机构带动轮胎离开地面,起重机机体由支撑底座支撑,实现轮胎悬空,在转向机构驱动系统作用下轮胎悬空旋转,完成转弯操作,然后,通过液压系统减压,活塞杆上行缩回油缸缸体内,此时,支撑底座上升而轮胎着地,支撑底座继续上升离开地面,又转换为轮胎支撑起重机机体,回到初始状态。由此,达到防止轮胎磨损的目的。然而,现有顶升油缸的缺陷是由于在设备使用中顶升油缸会产生内泄,压力发生变化造成悬空置位的活塞杆由于重力自然下坠,导致设备故障,因此,如何防止因油缸内泄造成活塞杆下坠,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顶升油缸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防活塞杆坠落的轮胎式起重机用顶升油缸,从而有效防止因油缸内泄造成的活塞杆下坠,保证起重机正常作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活塞杆坠落的轮胎式起重机用顶升油缸,包括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伸出端通过球头杆连接座连接起重机的支撑底座,所述缸体固连起重机的轮胎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增设了两个压簧套筒、套筒座及防坠挡环,所述套筒座为套装在所述顶升油缸缸体底部端口的环形座,所述两压簧套筒沿所述缸体径向以筒口朝向缸体中心分别通过一支撑套可移动安装在环形座两侧底部,所述压簧套筒由筒体、装置在筒内的压簧、由压簧抵压可沿筒口伸缩移动的钢珠及压力调节螺帽构成;所述防坠挡环为环绕活塞杆伸出端端部固定设置的圆环体,所述圆环体环周外侧表面具有连续设置的外凸下倾上斜面、中部竖直面和内凹下倾下斜面,在活塞杆缩回缸体内且支撑底座离地悬空的初始状态,所述钢珠位于防坠挡环的下斜面下方,钢珠探出的弧面顶端与防坠挡环中部竖直面间的水平重叠距离为5-20mm ;在活塞杆伸出缸体且支撑底座着地的工作状态,钢珠位于防坠挡环上方。所述压簧套筒的筒体外侧带有外螺纹,所述支撑套为带有与筒体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的套筒,压簧套筒穿过所述支撑套与其螺纹连接并在设定位置经一锁紧螺母锁定在支撑套上。所述钢珠的防坠支撑点与防坠挡环下斜面的垂直距离为0-10mm。所述上斜面和下斜面与所述中部竖直面的夹角相同,均为30° -60°。所述环形座是纵截面为L形的包角座,由两个半圆环座连接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缸体上。所述两个半圆环座通过燕尾形卡舌、卡槽结构咬合连接。所述防坠挡环由两半圆挡环对合固定连接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顶升油缸的结构基础上,无须改变原有结构,直接在缸体底部端口增设套筒座,在套筒座两侧底部分别安装压簧套筒,在活塞杆伸出端端部设置防坠挡环,通过调节压簧套筒的钢珠与防坠挡环间的水平、竖直距离,最终实现有效防止因油缸内泄引起的活塞杆下坠,保障起重机作业正常进行。本技术增设的压簧套筒、套筒座及防坠挡环结构简单可靠、稳定性高、尤其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互换性好、大大提高了安装维修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I放大图;图4是图1中的套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防坠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F放大图(去除剖面线);图7是应用在轮胎式起重机中的本技术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是应用在轮胎式起重机中的本技术工作态结构示意图。图中:I顶升油缸,11缸体,12活塞杆,2套筒座,21燕尾形卡舌,22燕尾形卡槽,3防坠挡环,31上斜面,32中部竖直面,33下斜面,4压簧套筒,41支撑套,42锁紧螺母,43压力调节螺帽,44压簧,45筒体,46钢珠,5球头杆连接座,51球头杆,6支撑底座,7防缩进挡圈,8轮胎转向机构,9起重机,10螺栓,13轮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8示出一种防活塞杆坠落的轮胎式起重机用顶升油缸,包括顶升油缸1,所述顶升油缸I包括缸体U、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伸出端通过球头杆连接座5连接起重机的支撑底座6,上述缸体11固连起重机的轮胎转向机构8,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增设了两个压簧套筒4、套筒座2及防坠挡环3。套筒座2为套装在所述顶升油缸缸体底部端口的环形座,在实际制作中,该环形座是纵截面为L形的包角座,由两个半圆环座连接构成,两个半圆环座通过燕尾形卡舌21、燕尾形卡槽22咬合连接并通过螺栓10固定在缸体11上。两压簧套筒4沿所述缸体11径向以筒口朝向缸体中心分别通过支撑套41可移动安装在环形座两侧底部,压簧套筒4由筒体43、装置在筒内的压簧44、由压簧抵压可沿筒口伸缩移动的钢珠46及压力调节螺帽43构成。在实际制作中,筒体45的固定和进深移动调节是通过下述结构完成的:压簧套筒的筒体45外侧带有外螺纹,上述支撑套41为带有与筒体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的套筒,压簧套筒4穿过支撑套41与其螺纹连接并在设定位置经一锁紧螺母42锁定在支撑套上。安装时,将压簧套筒4通过筒体45旋入支撑套41中,且其钢珠端探出筒体45,根据设定的进深尺寸确定锁定位置,然后通过锁紧螺母42抵在支撑套上将压簧套筒4锁定。通过拧动压力调节螺帽43调节压簧44的伸缩度,获得要求的压力。上述防坠挡环3为环绕活塞杆伸出端端部固定设置的圆环体,所述圆环体环周外侧表面具有连续设置的外凸下倾上斜面31、中部竖直面32和内凹下倾下斜面33,上述上斜面31和下斜面33与所述中部竖直面32的夹角相同,见图中夹角β,均为30° -60°。上述防坠挡环3由两半圆挡环对合固定连接构成。这里,压簧套筒内的钢珠46在弹簧44的作用下与防坠挡环的上下斜面构成斜面滑动机构,该斜面滑动机构根据其升程提供给活塞杆12 —个与活塞杆运动方向相反的轴向力。为了防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活塞杆坠落的轮胎式起重机用顶升油缸,包括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伸出端通过球头杆连接座连接起重机的支撑底座,所述缸体固连起重机的轮胎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增设了两个压簧套筒、套筒座及防坠挡环,所述套筒座为套装在所述顶升油缸缸体底部端口的环形座,所述两压簧套筒沿所述缸体径向以筒口朝向缸体中心分别通过一支撑套可移动安装在环形座两侧底部,所述压簧套筒由筒体、装置在筒内的压簧、由压簧抵压可沿筒口伸缩移动的钢珠及压力调节螺帽构成;所述防坠挡环为环绕活塞杆伸出端端部固定设置的圆环体,所述圆环体环周外侧表面具有连续设置的外凸下倾上斜面、中部竖直面和内凹下倾下斜面,在活塞杆缩回缸体内且支撑底座离地悬空的初始状态,所述钢珠位于防坠挡环的下斜面下方,钢珠探出的弧面顶端与防坠挡环中部竖直面间的水平重叠距离为5‑20mm;在活塞杆伸出缸体且支撑底座着地的工作状态,钢珠位于防坠挡环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峰杨志姜磊刘徽杨海玉陈妍吴强李卉斌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