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透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961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古透水砖,包括一个底面、一个顶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底面、顶面与侧面构成长方体,所述底面、顶面和侧面均为波浪状设置,所述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每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设置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漏槽。通过对砖底面、侧面波浪状的设置,使得砖良好的固定于地面,通过在砖侧面设置固定块,进一步使得砖良好的固定于地面,通过砖顶面波浪状的设置,使得由砖所构成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通过在各个砖间隔安装,使得有砖所构成的路面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并且,砖面这样波浪状的设置使整个铺装面更加自然、生态,有一种原生态的感觉,砖跟砖之间的缝隙可以透水,也可以长草,加上波浪状,使其更加原生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砖,尤其是一种仿古透水砖
技术介绍
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现有的人行道砖其正反面均为平面,铺设时都是先用水泥砂浆对土地地面找平,然后直接将人行道砖通过水泥砂浆的粘接力铺设于地面上。由于水泥砂浆层的下方为土层,其质地松软,受雨水和长期踩踏的影响易变形,稳定性较差,因此土层的平面发生凹凸变形会直接引起水泥砂浆粘接层被破环,从而导致砖与地面的结合力消失。这种情况下,一旦行人踩到松动的砖上,沉积在砖的底面以及相邻砖之间缝隙中的雨水,就会猛然溅起,将行人的裤子溅湿、弄脏,这一现象已成为各个城市广场铺地的通病。因此很多城市的广场都出现了将人行道砖拆了又铺,铺了又拆的现象,这是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发生此问题的根源,更没有消除此问题根源的有效技术措施。有公告号为CN 103015290 A的专利公开了支撑筋框架定位式人行道防溅砖,由十字筋、齿形缺、砖、定位槽、紧固螺母和定位钉构成,其特征是:十字筋由彼此正交的四个翼条构成,每个翼条上设有一个阶梯型的齿形缺,在十字筋的中心和其四个端部均有一个竖向通孔,金属材质的定位钉由钉顶杆、钉托环和钉体构成,钉体是由多个上大下小的圆台体竖向叠合而成的柱体,钉体的长度为15—25cm,钉体的下端为尖端,钉体的上端是与钉体为一个整体的、圆盘形的钉托环,钉托环的上端是与钉托环为一个整体的圆柱形的钉顶杆,钉顶杆的直径小于钉托环的直径,钉顶杆的上端侧壁上有螺纹,钉顶杆的长度为十字筋与紧固螺母的厚度之和,每根定位钉的钉顶杆自下而上穿过十字筋的一个所述竖向通孔并与此竖向通孔成间隙配合关系,钉顶杆的顶部与紧固螺母螺接,砖是正方形的砖块,每个砖的底面有一个十字形的定位槽,多个十字筋通过其齿形缺彼此扣合,在平面上构成井字形构架,每个十字筋处于一块砖底面的定位槽中并与之粘接为一体,砖的铺设工序如下:先对土地进行夯实处理,然后将多个定位钉按照十字筋构成的井字形构架所对应的竖向通孔的位置插入土层中,并保证每个定位钉的钉顶杆顶端处于同一个平面或同一个排水坡面上,然后将彼此扣合的多个十字筋盖于所述定位钉上,使每一个定位钉的钉顶杆从十字筋的一个竖向通孔中穿出,并将紧固螺母套于十字筋的顶部,使紧固螺母和钉托环将十字筋夹紧,然后在每四个十字筋构成的井字形构架中部的正方形空间内填充水泥砂浆并找平,找平层的上表面与十字筋的上表面的竖直距离必须小于定位槽的深度,且每一处所述正方形空间内的水泥砂浆表面与十字筋的上表面的竖直距离必须相等,在水泥砂浆变硬之前,将砖底面的定位槽中涂抹环氧树脂胶并将砖盖于十字筋上,使砖底面的定位槽卡在十字筋上,均匀敲击砖的上表面,使砖底与所述正方形空间内的水泥砂浆表面充分接合、使十字筋与定位槽中的环氧树脂胶充分接触,待水泥砂浆和环氧树脂胶固化后,铺设即完成。上述的砖理论上能够解决砖固定不稳的问题,但是由于是通过外加紧固件进行固定,从结构上来讲,这种砖结构相对复杂,材料成本高,从实施上来讲,这种结构安装困难,会造成昂贵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透水砖,包括一个底面、一个顶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底面、顶面与侧面构成长方体,所述底面、顶面和侧面均为波浪状设置,所述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每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设置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漏槽。在图1所示的砖第一视图中,所述的砖的顶面为正方形,所述的砖的4个侧面上均设置有3个固定块,所述的3个固定块间隔设置,所述的同一个侧面上每相邻的两个固定块间均设置有有固定块相适配的漏槽,所述的每个漏槽的宽度大致相等。在图2所示的砖第二视图中,所述的砖的顶面、底面与4个侧面均为波浪状设置,所述的顶面、底面与侧面均为大致上接近于平面的不平整面。所述的固定于侧面的固定块大致为长方体,所述的固定块的底面与砖底面齐平,所述的固定块的顶面低于砖顶面,与砖的各个面一样,固定块的各个面也波浪状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厚度小于砖侧面的高度,所述固定块贴近砖底面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均为波浪状设置。本技术的砖侧面设置有固定块,以及砖面上波浪状的结构使其拥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本技术的砖侧面还设置有于固定块相适配的漏槽,能够使其于周围的砖通过固定块于漏槽之间的作用进一步达到固定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砖第一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砖第二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图中:1、顶面;2、漏槽;3、固定块;4、侧面;5、底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砖包括顶面1、底面5、侧面4与固定块3,所述的砖的安装方式如图3所示,每相邻的两块砖,其侧面4均设置有一道空间,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先通过水泥,与地面上浇筑一层水泥层,在水泥层尚未干燥凝结时,在水泥层上安装砖,通过外力对砖的挤压,力通过砖传至水泥层,由于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因此位于砖底面5的水泥层产生形变,使得部分水泥沿着砖的外部轮廓向上溢,如果此时溢出的水泥尚未漫过固定块3,则继续对砖施加外力,由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砖继续往下运动,水泥继续沿着砖的外部轮廓向上溢,直至水泥溢至固定块3以上而未达到砖的顶面1,此时,一块砖的安装便算是完成。由于在安装时漏槽2和漏槽2之间留有较大空隙,在水泥往上溢过程中并未填满空隙,由于砖的底面5与侧面4为波浪状设置,因此与普通砖相比,本技术的的砖与水泥层的接触面更大,因此砖底面5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使得砖底面5与水泥层拥有更好的粘连效果。在每一块砖的安装中,水泥层都会漫过固定块3,在水泥干燥后就对固定块3进行了固定,因此在砖侧面4的12个固定块3对砖共同进行支撑固定下,使砖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地面。由于砖顶面I也是波浪状的设置,因此比一般平整光滑的砖具有更高的摩擦力,在使用过程中防滑的效果更好,并且上述的砖不需要通过螺钉来实现固定,安装过程比较简便,而且在砖损坏时更易于更换,并且相对于固定件组合型砖,本技术造价更低,使用成本更为客观。本技术的砖安装方式具有以下两种实施例。第一实施例:按照上述的安装方式继续对多块砖逐一进行安装,达到图3所示的排布造型,使得每两块相邻的砖之间都留有一道空间,这样在砖安装完成之后,留有一道道低于砖顶面I的沟道,所述的沟道设置从某种意义上增大了安装有砖的地面的粗糙程度,因此从大的范围上来讲,该地面拥有更高的摩擦力,相对于汽车等大物而言具有防滑的功效,若上述的砖是安装在坡面上,在雨天,雨水会降落到地面,并直接沿着地面经行排流,这样会造成路面形成水流,造成路面摩擦力不够,车辆行经时容易出现事故,造成出行不易,而在安装有所述的砖的地面上,雨水会排至沟道,并且沿着沟道从高处往低处经行排流,解决了雨水直接在路面上排流的问题。并且,漏槽2与漏槽2之间形成了一道空隙,用户可以在这空隙间进行排水,也可以进行植草,这样通过设置波浪状的砖面并且植入植物,使砖更加自然、生态,有一种原生态的感觉。第二实施例:同样是按照上述的安装方式对多块砖逐步进行安装,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古透水砖,包括一个底面、一个顶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底面、顶面与四个侧面构成长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顶面和侧面均为波浪状设置,所述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块,每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设置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漏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峰元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通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