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计下井装置,涉及井下地震观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是:电缆(60)、扶正器(20)、外密封筒(40)和定位座(50)依次连接;应力解除器(10)安装在连接扶正器(20)一端的电缆(60)上;钢绳(70)连接于应力解除器(10)的应力卡爪(13)和扶正器(20)的滑块(24)上;在外密封筒(40)内设置有内密封筒(30),在内密封筒(30)内设置有井下地震计(00)。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地震计的运行噪音,提高地震计的分辨率;大大降低钻孔成本,为钻孔仪器的普及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震计下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地震观测
,尤其涉及一种地震计下井装置。
技术介绍
地球科学是以观测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科学,如何提高观测的信噪比始终是观测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交通、工业等人为噪声,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气压波动以及地倾斜等都使仪器的零位漂移,造成记录上很大干扰。在地面上进行长周期地震观测,常常会带来严重的背景噪声干扰,影响正常的记录。为了尽可能地排除地面噪声干扰的影响,提高观测信噪比,近年来国内外地震观测台站开始从地面向地下深井发展,建立了大量深井观测台站并组成了深井观测台网。日本在1980年前后启动深井地震观测,到2000年已有22所深井观测台站,取得了仅有地面观测台网无法得到的高精度、高信噪比的地震观测材料,推动了地震预报方面的研究。由于井下观测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荷兰等国相继建立了井下长期观测台站,我国自9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行相关井下仪器的研制,研制出井下短周期地震计,取得了一定的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多年来安装仪器的经验表明,装在地下深处的传感器通常比安装在地面或者近地表的要稳定。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防空洞,废弃的地下矿井经常被用作低噪声的地震台台址。但是,要建台的地方并不能总找到现成的洞体或深井。而钻孔为此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几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将地震传感器装在深处。钻孔内是一个很稳定的运行环境,因为温度稳定,封闭钻孔内压力恒定,所以可以在钻孔内运行精密仪器。宽频带传感器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为了把温度影响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安装在地表或地窖内的仪器要求有绝热措施。类似的,为消除压力引起的噪声,要求精心设计压力容器,尤其是垂直向长周期仪器。随着宽频带仪器的出现,考虑温度和压力影响变得更为重要。因为这类仪器受外界影响的敏感频率范围很宽,使其免受外界影响更困难。由于巨大的热物质和周围地球的惯性,中等深度的封闭钻孔能够提供极好的温度稳定性。而且,大多数地震钻孔内装有非常厚的钢套管,这种套管构成一个刚性容器,大大降低了钻孔内的大气压力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地震计下井装置,使能够有效保证地震计顺利下井,实现仪器与井壁的良好耦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装置包括井下地震计;设置有应力解除器、扶正器、内密封筒、外密封筒、定位座、电缆和钢绳;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电缆、扶正器、外密封筒和定位座依次连接;应力解除器安装在连接扶正器一端的电缆上;钢绳连接于应力解除器的应力卡爪和扶正器的滑块上;在外密封筒内设置有内密封筒,在内密封筒内设置有井下地震计。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能够降低地震计的运行噪音,提高地震计的分辨率;②大大降低钻孔成本,为钻孔仪器的普及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应力解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0—井下地震计;10—应力解除器,11—应力连接杆,12—弹簧,13—应力卡爪,14—基板;20—扶正器,21—固定轴,22—扶正连接杆,23—扶正卡爪,24—滑块,241—下圆块;25—外密封筒盖,251—上圆块;30—内密封筒;40—外密封筒;50—定位座;60—电缆;70—钢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一、总体如图1,本装置包括井下地震计00;设置有应力解除器10、扶正器20、内密封筒30、外密封筒40、定位座50、电缆60和钢绳7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电缆60、扶正器20、外密封筒40和定位座50依次连接;应力解除器10安装在连接扶正器20一端的电缆60上;钢绳70连接于应力解除器10的应力卡爪13和扶正器20的滑块24上;在外密封筒40内设置有内密封筒30,在内密封筒30内设置有井下地震计00。二、功能部件1、应力解除器10如图1、2,应力解除器10包括应力连接杆11、弹簧12、应力卡爪13和基板14;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在基板14的上下两点分别连接有应力连接杆11和应力卡爪13的一端,应力连接杆11和应力卡爪13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12。应力解除器10的功能是:将其上部电缆60的晃动干扰对井下地震计00的影响减到最小,保证井下地震计00的准确性。其工作机理是:在下井过程中,在钢绳70的作用力下,应力卡爪13向下拉伸弹簧12,使整个装置顺利下井;在整个装置下到井底后,钢绳70对应力卡爪13的作用力消失,此时应力卡爪13在弹簧12的作用力下向上拉动,最终卡住井壁,使应力解除器10固定不动,从而防止电缆60的晃动。*应力连接杆11应力连接杆11是一种长方形条块,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小孔,左小孔连接弹簧12的上端,右小孔通过螺钉连接基板14的上点。其功能是固定弹簧12的上端。*弹簧12弹簧12是一种通用的螺旋弹簧,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应力连接杆11和应力卡爪13的左端;其功能是连接应力连接杆11和应力卡爪13。*应力卡爪13应力卡爪13是一种长形条块,左端为斜面,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右小孔,左小孔连接弹簧12的下端,右小孔通过螺钉连接基板14的下点;其功能是使整个装置下井后卡住井壁。*基板14基板14是一种长方形块,其上下两点分别设置有两个圆孔,分别连接固定应力连接杆11和应力卡爪13的右端;其功能是使应力解除器10固定在电缆60上。2、扶正器20如图1、3,扶正器20包括固定轴21、扶正连接杆22、扶正卡爪23、滑块24和外密封筒盖25。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在外密封筒盖25上端面中心垂直设置有固定轴21,在固定轴21的上部套接有滑块24,在滑块24的下圆块241周边等距离连接有3根扶正连接杆22的一端,在外密封筒盖25的上圆块251周边等距离连接有3根扶正卡爪23的一端,扶正连接杆22的另一端和扶正卡爪23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滑块24通过钢绳70和应力卡爪13连接。*固定轴21固定轴21是一种圆轴。*扶正连接杆22扶正连接杆22是一种长方形条块,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下小孔。*扶正卡爪23扶正卡爪23是一种长形条块,一端为斜面,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下小孔。*滑块24滑块24是一种上大下小的阶梯圆块,其中心设置有通孔,在下小圆块241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3个耳孔。*外密封筒盖25外密封筒盖25是一种小上下大的阶梯圆块,其中心设置有通孔,在上小圆块251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3个耳孔。扶正器20的工作机理是:滑块24可以在在固定轴21的纵向上下移动;下井过程中扶正器20的扶正卡爪23在弹簧力作用下收起,扶正卡爪23张开卡紧井壁,整个装置竖直扶正于地震观测井中央。3、内密封筒30如图1,内密封筒30为一种圆筒;内密封筒30的下端面和外密封筒40的内壁底面连接;内密封筒30的功能是:地震波通过定位座50和内密封筒30传递到井下地震计00的传感器。4、外密封筒40如图1,外密封筒40为一种圆筒;外密封筒40的上端面与扶正器20的底面连接,下端面与定位座50的上端面连接。外密封筒40的功能是:屏蔽井孔中气压、水压变化,使外界压力的变化不能传递到内密封筒30。5、定位座50如图1,定位座50是一种锥形体,固定在外密封筒40的下端面。定位座50的功能是:稳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计下井装置,包括井下地震计(0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应力解除器(10)、扶正器(20)、内密封筒(30)、外密封筒(40)、定位座(50)、电缆(60)和钢绳(7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电缆(60)、扶正器(20)、外密封筒(40)和定位座(50)依次连接;应力解除器(10)安装在连接扶正器(20)一端的电缆(60)上;钢绳(70)连接于应力解除器(10)的应力卡爪(13)和扶正器(20)的滑块(24)上;在外密封筒(40)内设置有内密封筒(30),在内密封筒(30)内设置有井下地震计(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计下井装置,包括井下地震计(0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应力解除器(10)、扶正器(20)、内密封筒(30)、外密封筒(40)、定位座(50)、电缆(60)和钢绳(70);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电缆(60)、扶正器(20)、外密封筒(40)和定位座(50)依次连接;应力解除器(10)安装在连接扶正器(20)一端的电缆(60)上;钢绳(70)连接于应力解除器(10)的应力卡爪(13)和扶正器(20)的滑块(24)上;在外密封筒(40)内设置有内密封筒(30),在内密封筒(30)内设置有井下地震计(00);所述的应力解除器(10)的结构是:包括应力连接杆(11)、弹簧(12)、应力卡爪(13)和基板(14);在基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耀,吕永清,吴欢,齐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