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谦益专利>正文

减震回力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390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减震回力锤,包括握手柄、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前部的锤头,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前端分别一上一下并有一定间距向前伸出并处于同一纵截面,两锤头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前端且锤头的中垂线相重合,两锤头之间设有空隙且空隙中装有橡胶蓄能垫块。使用时,上面锤头的敲击力、惯性冲力以及橡胶蓄能垫块被挤压蓄能后的弹性复位释放力的叠加,作用于下面的锤子上,使下面的锤头具有更大的向下的冲击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置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以弹性减震,进一步地减少了锤击时对握手柄产生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回力锤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回力锤。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锤头的结构包括握手柄和设置在握手柄前部的锤头,这种结构的锤头使用时由于锤头和握手柄是固定连接的,当锤头直接作用于钉子上或需要锤击的物体上时,根据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除了被锤击的物体抵消一部分的力之外,有相当部分的反作用力会反弹回去,因此会震荡到使用者的手臂,使用者会感到不舒服,同时锤击的效果也被打折扣。如何最大限度减轻锤子使用时对手臂产生的震动,是本专利技术人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减少震动、提高工作效率的减震回力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减震回力锤,包括握手柄、设置在握手柄前端的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前部的锤头,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前端分别一上一下并有一定间距向前伸出并处于同一纵截面,两锤头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前端且锤头的中垂线相重合,两锤头之间设有空隙且空隙中装有橡胶蓄能垫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的连接关系以及与握手柄连接方式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可以是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后端一体连接形成后端一体连接部,后端一体连接部通过套筒扳手齿口与握手柄连接。也可以是,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为独立的构件,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握手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两锤头分别与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一体连接,连接位截面较厚,以增加质量。也可以是,两锤头分别与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通过连接件连接。为减少震动,所述两锤头距离最近的两个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嵌槽,橡胶蓄能垫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嵌槽相适配的嵌块,橡胶蓄能垫块通过其两端分别设有的嵌块嵌置于两锤头之间的相对面设有的嵌槽中从而与两锤头连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扳手齿口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大套筒和小套筒分别设有大端和小端,小套筒的小端外径与大套筒小端内孔紧配合,其中大套筒的小端两外侧分别设有止转台阶,大套筒和小套筒的大端台阶内侧分别设有限位齿口;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的中段相互靠近,两端稍微分离,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的后端一体连接部为薄臂圆弧连接,使用时能具有弹性簧片功能,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的后端一体连接部以及靠近中段的中间镂空形成分叉连接部,所述分叉连接部的后端部内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握手柄的连接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两侧面相平行,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连接部的两侧面上在连接孔的周围分别设有一圈止转齿口,连接孔两内侧分别设有与大套筒的小端两外侧分别设有的止转台阶相适配的限位台阶,连接部的两侧面后部分别设有与分叉连接部的后端部内侧分别设有的卡槽相适配的凸块;连接时,所述握手柄连接端的连接部伸入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的分叉连接部的分叉中,连接部的两侧面后部分别设有的凸块嵌入分叉连接部的后端部内侧设有的卡槽中,在外力作用下,再把大套筒和小套筒的小端分别从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的分叉连接部的后端部两外侧套入握手柄的连接部设有的连接孔中,此时,大套筒的小端两外侧分别设有的止转台阶与连接孔两内侧分别设有的限位台阶相配合,小套筒的小端外径与大套筒小端内孔紧配合,大套筒和小套筒的大端台阶内侧设有的限位齿口与握手柄的连接孔周围分别设有的一圈止转齿口相啮合,从而使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与握手柄牢靠连接在一起,并防止使用时发生相对转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双弹性减震臂以及双锤头,并在双锤头之间设有空隙且空隙中装有橡胶蓄能垫块的结构,使用时,上面锤头的敲击力、惯性冲力以及橡胶蓄能垫块被挤压蓄能后的弹性复位释放力的叠加,作用于下面的锤子上,使下面的锤头具有更大的向下的冲击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置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以弹性减震,进一步地减少了锤击时对握手柄产生的冲击力。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第一弹性减震臂和第二弹性减震臂后端一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橡胶蓄能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握手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大套筒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大套筒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大套筒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小套筒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小套筒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小套筒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大套筒和小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8为开始敲击时的敲击力作用示意图;图19为敲击时橡胶蓄能垫块挤压蓄能的示意图;图20为橡胶蓄能垫块弹性复位释放蓄能以及减震臂减震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敲击力、惯性冲力以及弹性复位释放力的叠加效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减震回力锤,包括握手柄1、设置在握手柄1前端的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部的锤头4、5,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端分别一上一下并有一定间距向前伸出并处于同一纵截面,两锤头4、5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端且锤头4、5的中垂线相重合,两锤头4、5之间设有空隙且空隙中装有橡胶蓄能垫块6。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后端一体连接形成后端一体连接部8,后端一体连接部8通过套筒扳手齿口7与握手柄1连接。两锤头4、5分别与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一体连接,连接位截面较厚,以增加质量。两锤头4、5距离最近的两个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嵌槽41、51,橡胶蓄能垫块6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嵌槽41、51相适配的嵌块61,橡胶蓄能垫块6通过其两端分别设有的嵌块61嵌置于两锤头4、5之间的相对面设有的嵌槽41、51中从而与两锤头4、5连为一体。橡胶蓄能垫块6的弹性及硬度需控制在适合的程度。橡胶蓄能垫块6越软释放的能量与惯性力及冲击力的叠加效应的同步性越差,橡胶蓄能垫块6越硬释放的能量与惯性力及冲击力的叠加效应的同步性越好。但必须在此基础上保证橡胶蓄能垫块6有合适的变形弹性度。橡胶蓄能垫块6越硬,挤压变形后复位的速度越快。橡胶蓄能垫块6越软,挤压变形后复位的速度越慢。橡胶蓄能垫块6的软硬度是与锤体的质量成正比的关系,锤体质量越大,锤体与橡胶蓄能垫块6接触面越小,橡胶蓄能垫块6的硬度就应该越高。如图1-17所示,本专利技术套筒扳手齿口7包括大套筒71和小套筒72,大套筒71和小套筒72分别设有大端和小端,小套筒72的小端外径与大套筒71小端内孔紧配合,其中大套筒71的小端两外侧分别设有止转台阶73,大套筒71和小套筒72的大端台阶内侧分别设有限位齿口711、721;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的中段相互靠近,两端稍微分离,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的后端一体连接部8为薄臂圆弧连接,使用时能具有弹性簧片功能,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的后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回力锤

【技术保护点】
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手柄(1)、设置在握手柄(1)前端的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部的锤头(4、5),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端分别一上一下并有一定间距向前伸出并处于同一纵截面,两锤头(4、5)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端且锤头(4、5)的中垂线相重合,两锤头(4、5)之间设有空隙且空隙中装有橡胶蓄能垫块(6)。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手柄(1)、设置在握手柄(1)前端的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部的锤头(4、5),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端分别一上一下并有一定间距向前伸出并处于同一纵截面,两锤头(4、5)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前端且锤头(4、5)的中垂线相重合,两锤头(4、5)之间设有空隙且空隙中装有橡胶蓄能垫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后端一体连接形成后端一体连接部(8),所述后端一体连接部(8)通过套筒扳手齿口(7)与握手柄(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为独立的构件,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握手柄(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锤头(4、5)分别与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一体连接,连接位截面较厚。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锤头(4、5)分别与第一弹性减震臂(2)和第二弹性减震臂(3)通过连接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锤头(4、5)距离最近的两个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嵌槽(41、51),橡胶蓄能垫块(6)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嵌槽(41、51)相适配的嵌块(61),橡胶蓄能垫块(6)通过其两端分别设有的嵌块(61)嵌置于两锤头(4、5)之间的相对面设有的嵌槽(41、51)中从而与两锤头(4、5)连为一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锤头(4、5)距离最近的两个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嵌槽(41、51),橡胶蓄能垫块(6)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嵌槽(41、51)相适配的嵌块(61),橡胶蓄能垫块(6)通过其两端分别设有的嵌块(61)嵌置于两锤头(4、5)之间的相对面设有的嵌槽(41、51)中从而与两锤头(4、5)连为一体。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回力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扳手齿口(7)包括大套筒(71)和小套筒(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谦益
申请(专利权)人:刘谦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