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孔安装减速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35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孔安装减速顶,它涉及一种减速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减速顶安装灵活性差、轨腰钻孔降低钢轨强度、安装减速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体(20)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凸块(17),凸块(17)上开有卡口(15),夹块(4)的下部开有螺栓通孔(18),夹块(4)的上部开有卡口(16),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分别与钢轨的轨底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铸造式壳体,结构简单、强度高。它可按照设计要求直接安装在钢轨上,不需对钢轨进行任何改动,满足了安全重载的要求。安装灵活,可根据现场需要进行位置调整。安装方便,安装过程不需要专用工具,对于现有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培训,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顶。
技术介绍
现有各种类型的减速顶均采用双头螺栓固定在钢轨轨腰位置,通过螺栓来承受车轮对减速顶的各种力。这种安装结构对钢轨有一定的影响首先,由于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在钢轨的轨腰上钻孔,钢轨上孔的位置是要满足减速顶布置要求,一旦设计施工完成,减速顶的位置就相对固定,如果需要进行调整,就要重新钻孔,使减速顶的安装使用缺乏灵活性。第二,在钢轨上钻孔降低了钢轨的强度,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钢轨的使用寿命都有影响。尤其一些对钢轨强度要求高的应用场所,更是禁止在钢轨上钻孔来安装调速设备。第三,减速顶安装时需要利用专用钻具对钢轨进行钻孔,增加了劳动强度,推迟了设备投入使用的时间,并且增加了设备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减速顶安装灵活性差、在轨腰钻孔降低了钢轨的强度、安装减速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孔安装减速顶。本技术具有对钢轨不需作任何改动、安装方便灵活、安装过程不需专用工具、劳动强度低的特点。本技术由壳体20、滑动油缸组合件21、螺栓1、防松垫片2、螺母3、夹块4组成,滑动油缸组合件21设置在壳体20内,壳体20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凸块17,凸块17上开有卡口15,夹块4的下部开有螺栓通孔18,夹块4的上部开有卡口16,螺栓1的一端与凸块17固定连接,螺栓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19,螺栓1的另一端上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夹块4、防松垫片2和螺母3,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相对设置,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分别与钢轨的轨底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采用一体铸造式壳体,结构简单、强度高。二、它可以按照设计要求直接安装在钢轨上,不需要对钢轨有任何改动,满足了安全重载的要求。三、安装灵活,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进行位置调整。四、安装方便,安装过程不需要专用工具,对于现有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培训,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由壳体20、滑动油缸组合件21、螺栓1、防松垫片2、螺母3、夹块4组成,滑动油缸组合件21设置在壳体20内,壳体20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凸块17,凸块17上开有卡口15,夹块4的下部开有螺栓通孔18,夹块4的上部开有卡口16,螺栓1的一端与凸块17固定连接,螺栓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19,螺栓1的另一端上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夹块4、防松垫片2和螺母3,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相对设置,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分别与钢轨22的轨底相配合。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图2)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油缸组合件21由回程阀板5、压力阀6、速度阀7、滑动油缸8、高排气胶管9、活塞10、活动油杯12、活塞杆13、止冲销14组成;止冲销14设置在壳体20下部的通孔11内,滑动油缸8的下端设置在壳体20内的上部,活塞杆13的下端被止冲销14固定在壳体20的底部,活塞10固定在活塞杆13上部且与滑动油缸8的内壁滑动连接,速度阀7设置在活塞10的上侧,压力阀6设置在活塞10的下侧,回程阀板5设置在压力阀6的下侧,高排气胶管9固定在壳体20一侧的上部,活动油杯12设置在壳体20的上部并与壳体20的内部相连通,活塞10上部的滑动油缸内充填有油液和氮气。活动油杯12内充满液压油和润滑脂,可根据润滑周期需要进行随时拔插更换。现有减速顶的润滑基本是将止冲销拔出,将滑动油缸组合件从壳体中取出,将润滑脂涂满衬套。这种操作比较费时费力,所以现场经常会出现润滑不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减速顶的使用效果。还有的润滑采用油嘴方式。这种润滑方式比较方便,但是一次注油量较小,导致润滑周期较短,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本实施方式即解决了上述问题。工作原理当车辆溜放速度低于无孔安装减速顶调定的临界速度时,滑动油缸8被车轮压下的速度较低,油缸上腔的油液产生的液动力不足以将速度阀7关闭,油液通过活塞10上的孔流到油缸下腔,减速顶对车辆做阻力功;当车辆溜放速度高于无孔安装减速顶调定的临界速度时,滑动油缸8被车轮压下的速度相对很高,上腔的油液产生的液动力将速度阀7关闭,滑动油缸8继续下滑,上腔压力迅速增高,压力阀6被打开,减速顶对车辆做制动功,达到对车辆减速的目的,壳体20内的空气通过高排气胶管9排出;当车轮通过滑动油缸8的最高点之后,滑动油缸8内被压缩的氮气膨胀,下腔油液将回程阀板5关闭,减速顶以设定的速度回到最高点。权利要求1.一种无孔安装减速顶,它由壳体(20)、滑动油缸组合件(21)、螺栓(1)、防松垫片(2)、螺母(3)、夹块(4)组成,滑动油缸组合件(21)设置在壳体(20)内,其特征在于壳体(20)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凸块(17),凸块(17)上开有卡口(15),夹块(4)的下部开有螺栓通孔(18),夹块(4)的上部开有卡口(16),螺栓(1)的一端与凸块(17)固定连接,螺栓(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19),螺栓(1)的另一端上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夹块(4)、防松垫片(2)和螺母(3),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相对设置,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分别与钢轨的轨底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孔安装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滑动油缸组合件(21)由回程阀板(5)、压力阀(6)、速度阀(7)、滑动油缸(8)、高排气胶管(9)、活塞(10)、活动油杯(12)、活塞杆(13)、止冲销(14)组成;止冲销(14)设置在壳体(20)下部的通孔(11)内,滑动油缸(8)的下端设置在壳体(20)内的上部,活塞杆(13)的下端被止冲销(14)固定在壳体(20)的底部,活塞(10)固定在活塞杆(13)上部且与滑动油缸(8)的内壁滑动连接,速度阀(7)设置在活塞(10)的上侧,压力阀(6)设置在活塞(10)的下侧,回程阀板(5)设置在压力阀(6)的下侧,高排气胶管(9)固定在壳体(20)一侧的上部,活动油杯(12)设置在壳体(20)的上部并与壳体(20)的内部相连通,活塞(10)上部的滑动油缸(8)内充填有油液和氮气。专利摘要无孔安装减速顶,它涉及一种减速顶。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减速顶安装灵活性差、轨腰钻孔降低钢轨强度、安装减速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壳体(20)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凸块(17),凸块(17)上开有卡口(15),夹块(4)的下部开有螺栓通孔(18),夹块(4)的上部开有卡口(16),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分别与钢轨的轨底相配合。本技术采用一体铸造式壳体,结构简单、强度高。它可按照设计要求直接安装在钢轨上,不需对钢轨进行任何改动,满足了安全重载的要求。安装灵活,可根据现场需要进行位置调整。安装方便,安装过程不需要专用工具,对于现有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培训,省时省力。文档编号B61K7/00GK2925992SQ20062002136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钮艳华, 王潜, 于洪波, 高起波, 刘帆 申请人: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孔安装减速顶,它由壳体(20)、滑动油缸组合件(21)、螺栓(1)、防松垫片(2)、螺母(3)、夹块(4)组成,滑动油缸组合件(21)设置在壳体(20)内,其特征在于壳体(20)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凸块(17),凸块(17)上开有卡口(15),夹块(4)的下部开有螺栓通孔(18),夹块(4)的上部开有卡口(16),螺栓(1)的一端与凸块(17)固定连接,螺栓(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19),螺栓(1)的另一端上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夹块(4)、防松垫片(2)和螺母(3),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相对设置,凸块(17)上的卡口(15)与夹块(4)上的卡口(16)分别与钢轨的轨底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艳华王潜于洪波高起波刘帆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