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13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尤其是铁路轨道基本几何参数自动检测仪器。它是由横梁两端连接两只侧梁,侧梁为梯形连接方式,两只侧梁两端上设置护轮罩与导轮,横梁上设置轨距传感器和固定螺栓,横梁两端设置导轮护架和法兰与侧梁连接,轨距传感器盒内设置轨距传感器和自动伸缩压簧,横梁中心处设置固定板和推杆与把手,横梁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推杆连接。横梁分为上梁和下梁,上梁和下梁由固定螺栓连接,横梁的上梁左端通过法兰与侧梁连接,右端通过直线轴承与侧梁连接。横梁的下梁左端设置轮子和移位传感器,轮子和移位传感器由同轴连接。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准确,劳动强度,保证列车与测量人员的安全。广泛用于铁路轨道自动检测。(*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尤其是铁路轨道基本几何参数自动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提速,对钢轨的几何参数和检测手段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普遍采用轨道尺测量精度低,不便测量三角坑,测量人员劳动强度大,需要手动调平、测量、记录、换算,而且要曲体弯腰甚至伏身下趴来读数,容易出现头昏脑胀,忽略自身安全,给列车和测量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它是对钢轨的几何参数自动测量、记录、换算的检测仪器,解决列车和测量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横梁和两只侧梁与轨距传感器构成,横梁两端连接两只侧梁,侧梁为梯形连接方式,两只侧梁两端上设置护轮罩与导轮,横梁上设置轨距传感器和固定螺栓,横梁两端设置导轮护架和法兰与侧梁连接,轨距传感器盒内设置轨距传感器和自动伸缩压簧,横梁中心处设置固定板和推杆与把手,横梁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推杆连接。横梁分为上梁和下梁,上梁和下梁由固定螺栓连接,横梁的上梁左端通过法兰与侧梁连接,右端通过直线轴承与侧梁连接。横梁的下梁左端设置轮子和移位传感器,轮子和移位传感器由同轴连接,横梁的下梁内设置水平传感器和处理电路板与下位机插口。控制器上设置液晶显示器和键盘与充电插口,控制器上设置控制器插口和挂钩与电源开关,控制器插口通过数据线与下位机插口相连接。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的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准确,减轻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列车与测量人员的安全。符合列车的提速要求和铁路现代化发展方向,广泛用于铁路轨道自动检测。附图说明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的液晶显示与控制器的俯视图。1-护轮罩 2-导轮 3-侧梁 4-法兰 5-导轮护架 6-轨距传感器7-轨距传感器盒 8-固定螺栓 9-横梁 10-固定板 11-推杆 12-把手 13-直线轴承 14-轮子 15-移位传感器 16-水平传感器 17-处理电路板 18-下位机插口 19-液晶显示器 20-键盘 21-充电插口 22-控制器插口 23-挂钩 24-电源开关 25-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它是由横梁9和两只侧梁3与轨距传感器6构成,横梁9两端连接两只侧梁3,两只侧梁3两端上设置护轮罩1与导轮2,横梁9上设置轨距传感器6和固定螺栓8,横梁9两端设置导轮护架5,左端通过法兰4与侧梁3连接。轨距传感器盒7内设置轨距传感器6和自动伸缩压簧,横梁9中心处设置固定板10和推杆11与把手12,横梁9与固定板10连接,固定板10与推杆11连接。参照图2,侧梁3为梯形连接方式,侧梁3与横梁9通过法兰4和直线轴承13连接,横梁9两端设置轮护架5。参照图3,横梁9分为上梁和下梁,上梁和下梁由固定螺栓8连接,横梁9的右端通过直线轴承13与侧梁3连接。横梁9的下梁左端设置轮子14和移位传感器15,轮子14和移位传感器15由同轴连接,横梁9的下梁内设置水平传感器16和处理电路板17与下位机插口18。参照图4,控制器25上设置液晶显示器19和键盘20与充电插口21,控制器25上设置控制器插口22和挂钩23与电源开关24,控制器插口22通过数据线与下位机插口18相连接。本技术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的实施例,参照图1,它是由横梁9两端连接两只侧梁3,两只侧梁3两端上连接护轮罩1与导轮2,横梁9上设置轨距传感器6和由固定螺栓8固定,横梁9两端设置导轮护架5,左端通过法兰4与侧梁3连接。轨距传感器盒7内设置轨距传感器6和自动伸缩压簧,横梁9与固定板10连接,固定板10与推杆11连接。参照图2,侧梁3为梯形连接方式,侧梁3与横梁9通过法兰4和直线轴承13连接。参照图3,上梁和下梁由固定螺栓8连接,横梁9的右端通过直线轴承13与侧梁3连接。轮子14和移位传感器15由同轴连接。参照图4,控制器25上连接液晶显示器19和键盘20与充电插口21,控制器25上连接控制器插口22与电源开关24,控制器插口22通过数据线与下位机插口18相连接。本技术操作简便,测量人员手推仪器在轨道上基本匀速前进,检测仪会自动测量、记录、计算出轨道的轨距、水平高差和三角坑以及所行里程,与计算机通信来处理数据。采用光电检测器来实现高精度测距,测距误差小。检测中微弱信号放大和边缘信号处理。光电传感器在轨距测量上的应用,利用专门的倾角仪来检测两轨道的水平高差,具有测量精度高,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光电传感器在测量铁路长度上的应用,准确的测量钢轨的三角坑。计算机软件的设计采用多种传感器相组合的设计方案,充分发挥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相结合的优势。编制专用软件,完成控制器功能,即测量模式的选择、基准参数的补偿、铁路病害的记录等;完成数据的采集、计算、记录和数据传输,以及数据筛选处理。数据压缩技术来实现大容量存储。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它是由横梁(9)和两只侧梁(3)与轨距传感器(6)构成,其特征是横梁(9)两端连接两只侧梁(3),侧梁(3)为梯形连接方式,两只侧梁(3)两端上设置护轮罩(1)与导轮(2),横梁(9)上设置轨距传感器(6)和固定螺栓(8),横梁(9)两端设置导轮护架(5),横梁(9)左端通过法兰(4)与侧梁(3)连接,轨距传感器盒(7)内设置轨距传感器(6)和自动伸缩压簧,横梁(9)中心处设置固定板(10)和推杆(11)与把手(12),横梁(9)与固定板(10)连接,固定板(10)与推杆(11)连接,横梁(9)分为上梁和下梁,上梁和下梁由固定螺栓(8)连接,横梁(9)的右端通过直线轴承(13)与侧梁(3)连接,横梁(9)的下梁左端设置轮子(14)和移位传感器(15),轮子(14)和移位传感器(15)由同轴连接,横梁(9)的下梁内设置水平传感器(16)和处理电路板(17)与下位机插口(18),控制器插口(22)通过数据线与下位机插口(18)相连接,控制器(25)上设置液晶显示器(19)和键盘(20)与充电插口(21),控制器(25)上设置控制器插口(22)和挂钩(23)与电源开关(2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尤其是铁路轨道基本几何参数自动检测仪器。它是由横梁两端连接两只侧梁,侧梁为梯形连接方式,两只侧梁两端上设置护轮罩与导轮,横梁上设置轨距传感器和固定螺栓,横梁两端设置导轮护架和法兰与侧梁连接,轨距传感器盒内设置轨距传感器和自动伸缩压簧,横梁中心处设置固定板和推杆与把手,横梁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推杆连接。横梁分为上梁和下梁,上梁和下梁由固定螺栓连接,横梁的上梁左端通过法兰与侧梁连接,右端通过直线轴承与侧梁连接。横梁的下梁左端设置轮子和移位传感器,轮子和移位传感器由同轴连接。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准确,劳动强度,保证列车与测量人员的安全。广泛用于铁路轨道自动检测。文档编号B61K9/00GK2837164SQ20042004030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轨道自动检测仪,它是由横梁(9)和两只侧梁(3)与轨距传感器(6)构成,其特征是横梁(9)两端连接两只侧梁(3),侧梁(3)为梯形连接方式,两只侧梁(3)两端上设置护轮罩(1)与导轮(2),横梁(9)上设置轨距传感器(6)和固定螺栓(8),横梁(9)两端设置导轮护架(5),横梁(9)左端通过法兰(4)与侧梁(3)连接,轨距传感器盒(7)内设置轨距传感器(6)和自动伸缩压簧,横梁(9)中心处设置固定板(10)和推杆(11)与把手(12),横梁(9)与固定板(10)连接,固定板(10)与推杆(11)连接,横梁(9)分为上梁和下梁,上梁和下梁由固定螺栓(8)连接,横梁(9)的右端通过直线轴承(13)与侧梁(3)连接,横梁(9)的下梁左端设置轮子(14)和移位传感器(15),轮子(14)和移位传感器(15)由同轴连接,横梁(9)的下梁内设置水平传感器(16)和处理电路板(17)与下位机插口(18),控制器插口(22)通过数据线与下位机插口(18)相连接,控制器(25)上设置液晶显示器(19)和键盘(20)与充电插口(21),控制器(25)上设置控制器插口(22)和挂钩(23)与电源开关(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晓阳林宪旗韩丙虎王道睿于善智张文亮赵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