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400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它有上、下横梁及拉力器,上、下横梁上分别有钩环,拉力器的上、下钩分别钩挂在钩环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不占空间,移动、维护及操作极为方便,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器材
,具体地说是一种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目前,内燃、电力机车转向架在分解检修时,通常是将该转向架置于专用的液压龙门架内,液压龙门架则对转向架施加压力,使转向架下部的减震弹簧被压缩后,即可拔出连接于转向架和轮对之间的锁销,这样即可使转向架与轮对分解,然后进行检修。此种专用的液压龙门架不仅价格较高、占居空间较大、移动和维护不方便,而且操作起来也较繁琐,由此,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部分,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不占空间、移动和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的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上、下横梁及拉力器,上、下横梁上分别有钩环,拉力器的上、下钩分别钩挂在钩环内。本技术的优点一、无需专用设备、价格低廉、不占空间,移动和维护极为方便;二、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操作简便、使用效果相当理想。本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说明书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它有上、下横梁2、8及拉力器4,上、下横梁2、8上分别有钩环1、7,拉力器4的上、下钩3、6分别钩挂在钩环1、7内。拉力器4为手动或电动驱动形式。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即可。使用时,先将转向架牵引到带有轨道地沟的检修处,该轨道地沟内的两侧壁上要事先设置两个相对应的下横梁孔。这时,将上横梁2搭放在转向架上,再将下横梁8的两端插入轨道地沟内两侧壁上的两个相对应的下横梁孔内,此时,拉动拉力器4上的链子9,承重链5则带动下钩6向上移动,由此在上、下横梁2、8之间形成一个拉力,使转向架与轮对之间的减震弹簧被压缩,这样即可将连接于转向架和轮对之间的锁销拔出,使转向架与轮对分解,然后进行检修工作。若将转向架与轮对组装在一起时,其操作方式与上述相同。本技术的拉力器4为现有技术,其内部结构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权利要求1.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它有上、下横梁(2)、(8)及拉力器(4),其特征在于上、下横梁(2)、(8)上分别有钩环(1)、(7),拉力器(4)的上、下钩(3)、(6)分别钩挂在钩环(1)、(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力器(4)为手动或电动驱动形式。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它有上、下横梁及拉力器,上、下横梁上分别有钩环,拉力器的上、下钩分别钩挂在钩环内。本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不占空间,移动、维护及操作极为方便,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文档编号B61K13/00GK2335858SQ9822144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祖法, 段崇义 申请人:莱芜钢铁总厂运输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车转向架整体拆装装置,它有上、下横梁(2)、(8)及拉力器(4),其特征在于:上、下横梁(2)、(8)上分别有钩环(1)、(7),拉力器(4)的上、下钩(3)、(6)分别钩挂在钩环(1)、(7)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法段崇义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总厂运输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