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车身调整线用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其包括平整度检测单元和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适应间隙塞块的间隙销与平整度检测单元的检测块之间装有自润滑轴套,且由锁定销对间隙销的轴向进行定位,使得间隙销可以相对于检测块做自由旋转,以便于适应不同车型或同一车型不同位置的间隙曲线变化。因此不需要为多种车型提供单独检测装置,也不需要指定检测装置与被检测白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大降低了成本支出,人工操作也更加快捷准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装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白车身调整线用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汽车白车身生产装配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用来发现车身制造装配过程中的缺陷,提升汽车出厂品质。而实际生产中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决定无法使用设备来自动完成装配和调整,故需要进行人工检查。但如果单纯靠人工去判定是否合格容易存在批量不一致性的现象,且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导致质量不稳定。因此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辅助测量,以便于发现缺陷,及时纠正。同时由于目前的白车身生产线具有高节拍,多车型共用,高柔性等特点,所以需要辅助测量工具来测量,但通常对多种车型需要提供单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被检测白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需要特别指定,操作复杂,多个检测装置的成本高,发生错误概率也比较高。本专利技术就是在传统辅助测量工具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优化,使其既能保留原有简便易用的特点,又能完美实现自适应功能以便于匹配多车型及复杂曲线间隙。既节约了成本支出,也使得工人操作时更加快捷准确,减少缺陷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多种车型需要提供单独检测装置,以及需要指定检测装置与被检测白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车身调整线用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其包括平整度检测单元(亦称“面差检测单元”)和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其中,该平整度检测单元包含一 “工”型检测块及若干第一磁性块和若干第二磁性块,该检测块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的中间具有一第一 U型凹槽,将该第一表面划分为一平整基准面和一平整参考面,所述平整基准面内以表面齐平的方式嵌设有所述若干第一磁性块,所述平整参考面内以表面齐平的方式嵌设有所述若干第二磁性块;所述检测块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 U型凹槽穿透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具有一间隙销,一自润滑轴套及一锁定销,所述间隙销的一端带有锁定孔,另一端为检测端,所述检测端设有一间隙基准面和一与所述间隙基准面平行的间隙参考面;所述间隙销套设有所述自润滑轴套,并且所述间隙销从所述第一 U型凹槽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插设于所述检测块的安装孔内,并由所述锁定销插入所述锁定孔而进行轴向定位。其中,该平整度检测单元包含一操作手柄,设于所述检测块的第二表面。所述检测块的第二表面设有一与所述第一 U型凹槽相对的第二 U型凹槽,所述安装孔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 U型凹槽穿透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 U型凹槽。所述操作手柄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 U型凹槽。所述若干第一磁性块和若干第二磁性块可以为2块或2块以上数量的磁铁,例如为3块或4块磁铁。本技术通过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的间隙销与平整度检测单元的检测块之间装有自润滑轴套,且由锁定销对间隙销的轴向进行定位,使得间隙销可以相对于检测块做自由旋转,以便于适应不同车型或同一车型不同位置的间隙曲线变化。因此不需要为多种车型提供单独检测装置,也不需要指定检测装置与被检测白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大降低了成本支出,人工操作也更加快捷准确,多车型共线生产时的设备投入成本,且节约人工操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白车身调整线用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包括平整度检测单元10和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20。平整度检测单元10包含操作手柄11、“工”型检测块12、3块或4块第一磁性块131和3块或4块第二磁性块132,例如,其材料例如为磁铁。检测块12具有第一表面121及相对的第二表面122。第一表面121的中间具有第一 U型凹槽1210,将第一表面121划分为平整基准面1211和平整参考面1212。平整基准面1211内以表面齐平的方式嵌设有若干第一磁性块131,平整参考面1212内以表面齐平的方式嵌设有若干第二磁性块132,第一磁性块131和第二磁性块132分别不能凸出或者凹陷于平整基准面1211和平整参考面1212,以便于在检测平整度时很好地与被检测件吸附在一起。第二表面122的中间具有第二U型凹槽1220。操作手柄11架设于第二表面122上,并与第二 U型凹槽1220垂直。检测块12预留有安装孔123,从第一表面121的第一 U型凹槽1210穿透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122的第二 U型凹槽1220,并垂直于第一表面121。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20具有间隙销21、自润滑轴套22及锁定销23,间隙销21的一端带有锁定孔211,另一端为检测端212,检测端212上设有间隙基准面2121和与间隙基准面2121平行的间隙参考面2122,作为标准值用来判定间隙是否满足要求。装配时,自润滑轴套22套设在间隙销21上,间隙销21从检测块12的第一 U型凹槽1210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插入检测块12的安装孔123内,检查其旋转自由度,确保可以自由转动,并由锁定销23插入锁定孔211而进行轴向定位。如图3所示,工作流程:当需要检测及调整的白车身停在检测位时,将本技术所述的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吸附在车身上,将该装置的平整基准面1211与白车身车门30上的301面贴合,通过观察平整参考面1212是否能与白车身的翼子板40上的被检测面401贴合,来判定面差是否符合要求。与此同时,本技术的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上的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20插入到车门30和翼子板40之间的间隙50中,间隙销21的间隙基准面2121与车门30靠紧,通过观察间隙参考面2122与翼子板40的间隙来判定装配是否满足间隙要求。由图3可知,车门30和翼子板40之间的间隙50是一段不规则的曲线,且不同车型对应的曲线各不相同,本技术的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的间隙销21与检测块12之间装有自润滑轴套22,且锁定销23只对间隙销21轴向进行定位,使得间隙销21可以相对于检测块12做任意角度旋转,以便于适应不同车型或同一车型不同位置的间隙曲线变化。因此不需要为多种车型提供单独检测装置,也不需要指定检测装置与被检测白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此可以达到缩减开支,减少操作工使用所需时间的目的。【主权项】1.一种白车身调整线用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其包括平整度检测单元和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平整度检测单元包含一“工”型检测块及若干第一磁性块和若干第二磁性块,该检测块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的中间具有一第一 U型凹槽,将该第一表面划分为一平整基准面和一平整参考面,所述平整基准面内以表面齐平的方式嵌设有所述若干第一磁性块,所述平整参考面内以表面齐平的方式嵌设有所述若干第二磁性块;所述检测块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 U型凹槽穿透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具有一间隙销,一自润滑轴套及一锁定销,所述间隙销的一端带有锁定孔,另一端为检测端,所述检测端设有一间隙基准面和与所述间隙基准面平行的间隙参考面;所述间隙销套设有所述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车身调整线用自适应平整度及间隙检查装置,其包括平整度检测单元和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平整度检测单元包含一“工”型检测块及若干第一磁性块和若干第二磁性块,该检测块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的中间具有一第一U型凹槽,将该第一表面划分为一平整基准面和一平整参考面,所述平整基准面内以表面齐平的方式嵌设有所述若干第一磁性块,所述平整参考面内以表面齐平的方式嵌设有所述若干第二磁性块;所述检测块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U型凹槽穿透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自适应间隙塞块单元具有一间隙销,一自润滑轴套及一锁定销,所述间隙销的一端带有锁定孔,另一端为检测端,所述检测端设有一间隙基准面和与所述间隙基准面平行的间隙参考面;所述间隙销套设有所述自润滑轴套,并从所述第一U型凹槽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插设于所述检测块的安装孔内,并由所述锁定销插入所述锁定孔而进行轴向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佳,叶海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