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296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的二侧面的二动作组件及分别枢接于基座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各动作组件包括杆件及结合于杆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的双轴旋转模块,且双轴旋转模块固定于基座的侧面,使得杆件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可相对于基座沿着侧面及实质上垂直侧面的第一平面旋转。于第一部件自开启位置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枢接模块推抵各杆件的第一端,使得各杆件沿着第一平面旋转并以第二端夹固第一部件,并带动各杆件沿着侧面旋转,以使第二部件朝基座的下方产生位移。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在相对旋转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干涉或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少不同部件之间所产生的结构干涉或局部摩擦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具有类似掀盖式设计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主要结构是由二个相互枢接的部件所组成。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在设计上将具有显示屏幕的显示端以枢接组件枢接于主机端,使得显示端可以相对于主机端旋转,以转换为一开启或一闭合状态。现有笔记本电脑大多将枢接组件凸设于主机端的表面,以便显示端对应枢接。为了配合不同设计规格,有部分笔记本电脑针对显示端与主机端的枢接部位加以改良,例如将枢接位置调整至低于主机端的表面,以缩减计算机整体厚度或改善整体外观的流线性。然而针对此类型设计,若未针对二者之间的枢接部位妥善设计,当显示端朝主机端旋转盖合以转换为闭合状态的过程中,显示端容易与主机端产生结构外观上的局部摩擦,轻则影响显示端相对于主机端旋转的流畅度,重则会对显示端及主机端造成损伤,带给使用者不佳的使用体验。因此,如何能改善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缺点,减少不同部件之间相对旋转时所产生的结构干涉或局部摩擦现象,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不同部件之间所产生的结构干涉或局部摩擦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二部件相对旋转时容易相互干涉或摩擦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基座、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二动作组件。基座包括相对的二侧面;第一部件通过二第一枢接模块枢接基座,其中各第一枢接模块包括驱动件;第二部件枢接于基座。二动作组件分别设置于基座的二侧面,且各动作组件包括杆件及双轴旋转模块,杆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双轴旋转模块结合于杆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且双轴旋转模块固定于基座的侧面,使得杆件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能够相对于基座沿着侧面及实质上垂直侧面的第一平面旋转,且第一端对应驱动件的设置位置。于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各第一枢接模块的驱动件推抵各杆件的第一端,使得各杆件沿着第一平面旋转并以第二端夹固第二部件,并通过各驱动件带动各杆件沿着侧面旋转,以使第二部件朝基座的下方产生位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驱动件为一凸轮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一凸起部,凸起部设置于凸轮结构面对杆件的第一端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部件与基座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呈一第一角度时,各驱动件开始推抵各杆件的第一端,以使各杆件的第二端夹固第二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部件与基座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小于一第二角度时,各驱动件解除对各杆件的第一端的推抵状态,以使各杆件的第二端解除第二部件的夹固状态;且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动作组件还包括一阻尼组件,设置于杆件的第二端,通过阻尼组件提供对第二部件的夹固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部件为一显示模块,且第二部件为一键盘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基座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第一部件枢接于前端,且第二部件枢接于后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动作组件还包括一弹性组件,用以提供杆件相对于基座旋转后的复位功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的旋转方向与杆件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沿着侧面旋转的方向相同。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部件朝基座旋转盖合时,第一部件会随着第二部件的旋转而被驱动,离开原本所在位置而朝向基座下方产生旋转位移。因此,位移后的第一部件可避免对第二部件造成结构上的干涉或摩擦而令彼此损伤,以保持第二部件相对于基座旋转动作的流畅度及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于开启状态的侧视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于开启状态的俯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夹角小于第一角度时的侧视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夹角小于第一角度时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部件旋转至闭合状态后的侧视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夹角等于第二角度时的侧视图;图7B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一部件旋转至闭合状态后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1a:可携式电子装置10、10a:基座11:前端12:后端13、13a:侧面131、131a:穿孔20、20a:第一部件30、30a:第二部件40、40a:动作组件41、41a:杆件411、411a:第一端412、412a:第二端42、42a:双轴旋转模块43、43a:弹性组件44:阻尼组件50、50a:第一枢接模块51:主枢接件511:第一凸轮512:第二凸轮52、52a:驱动件521、521a:凸起部53:转轴件60、60a:第二枢接模块θ:夹角L:枢轴L1:第一轴L2:第二轴P: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能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出多个实施例说明如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为笔记本电脑,或是平板计算机与其扩充底座的组合等,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也可以应用于具有类似掀盖式结构设计的其它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以下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加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基座10、第一部件20、第二部件30、二动作组件40、二第一枢接模块50及二第二枢接模块60。基座10包括二侧面13、彼此相对的前端11及后端12。第一部件20通过二第一枢接模块50枢接于基座10的前端11,且第二部件30通过二第二枢接模块60枢接基座10的后端12,使得第一部件20及第二部件30能各自相对于基座10旋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基座10可为装置的底座或主框架结构,第一部件20为一显示模块,而第二部件30为一键盘模块,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二动作组件40对称地设置于基座10的二侧面13,使得各侧面13对应设置有一个动作组件40。各动作组件40包括杆件41及双轴旋转模块42,杆件41包括第一端411及第二端412;双轴旋转模块42结合于杆件41的第一端411及第二端412之间,且双轴旋转模块42固定于基座10的侧面13。此处双轴旋转模块42为一可分别基于实质上相互垂直的二旋转轴旋转的旋转模块。据此,杆件41能以双轴旋转模块42为支点,相对于基座10沿着不同平面产生旋转位移。各动作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基座,包括相对的二侧面;一第一部件,通过二第一枢接模块枢接该基座,其中各该第一枢接模块包括一驱动件;一第二部件,枢接于该基座;以及二动作组件,分别设置于该基座的该二侧面,且各该动作组件包括一杆件及一双轴旋转模块,该杆件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双轴旋转模块结合于该杆件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之间,且该双轴旋转模块固定于该侧面,使得该杆件以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能够相对于基座沿着该侧面及实质上垂直该侧面的一第一平面旋转,且该第一端对应该驱动件的设置位置;于该第一部件自一开启状态相对于该基座旋转呈一闭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各该第一枢接模块的该驱动件推抵各该杆件的该第一端,使得各该杆件沿着该第一平面旋转并以该第二端夹固该第二部件,并通过各该驱动件带动各该杆件沿着该侧面旋转,以使该第二部件朝该基座的下方产生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基座,包括相对的二侧面;一第一部件,通过二第一枢接模块枢接该基座,其中各该第一枢接模块包括一驱动件;一第二部件,枢接于该基座;以及二动作组件,分别设置于该基座的该二侧面,且各该动作组件包括一杆件及一双轴旋转模块,该杆件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双轴旋转模块结合于该杆件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之间,且该双轴旋转模块固定于该侧面,使得该杆件以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能够相对于基座沿着该侧面及实质上垂直该侧面的一第一平面旋转,且该第一端对应该驱动件的设置位置;于该第一部件自一开启状态相对于该基座旋转呈一闭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各该第一枢接模块的该驱动件推抵各该杆件的该第一端,使得各该杆件沿着该第一平面旋转并以该第二端夹固该第二部件,并通过各该驱动件带动各该杆件沿着该侧面旋转,以使该第二部件朝该基座的下方产生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为一凸轮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包括一凸起部,该凸起部设置于该凸轮结构面对该杆件的该第一端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部件自该开启状态相对于该基座旋转至该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当该第一部件与该基座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达戴文杰凌正南陈宪为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