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建军专利>正文

热管鳍片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565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30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管鳍片散热器,包括有底座、复数散热鳍片和多条热管,复数散热鳍片并排间距连接于底座上表面,该底座的底面中部设置有一垂直于前述散热鳍片之平面延伸的容置凹槽,该热管呈U形并具有两延伸臂,各热管的第一延伸臂分别穿过前述复数散热鳍片对应的翻边孔中,各热管的第二延伸臂一起通过滚压整平挤压方式固定于前述同一容置凹槽中,容置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热管数量对应的定位凹槽。其通过将热管与底座通过滚压整平挤压固定的方式来接合在同一容置凹槽中,其热管底部并排在一起,可以增加热管直接接触热源的面积,并由于其热管直接接触热源能更好的传导热,从而其散热效果更加优越于传统的散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用的辅助散热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热管鳍片散热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散热器是一种安装于电子产品元件处用于辅助电子产品快速散热的器件,通过增加散热器可以促使电子元件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从而保证电子产品正常高效率的长时间运行,散热器主要被广泛用于PC、通信网络、机械医疗等电子产品及光电照明领域。随着电子产品的尺寸越来越小,单位空间内的发热量越来越大,这对散热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热管散热器一般由底座、复数鳍片及多个热管所组成,其先将散热器底板、鳍片做电镀化镍后处理;再分别将底板、鳍片加注焊接锡膏;再将热导管与底板、鳍片组装好,通过回焊炉进行焊接工艺使各部件接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散热器。此种现有的热管散热器可提供其基本的散热功能,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仍存在有诸多不足,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1.材料使用受到限制,且成本高;2.制作工艺复杂,不节能、不环保;3.产品散热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鳍片散热器,其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更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鳍片散热器,包括有底座、复数散热鳍片和多条热管,该底座具有用于直接与待散热产品接触的底面,复数散热鳍片并排间距连接于底座上表面,该底座的底面中部设置有一垂直于前述散热鳍片之平面延伸的容置凹槽,前述散热鳍片上设置有与前述热管数量对应的翻边孔,并各散热鳍片上的翻边孔前后正对;该热管呈U形并具有两延伸臂,各热管的第一延伸臂分别穿过前述复数散热鳍片对应的翻边孔中,各热管的第二延伸臂一起通过滚压整平挤压方式固定于前述同一容置凹槽中,容置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热管数量对应的定位凹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鳍片与热管的第一延伸臂为过溢间隙配合的铆合方式固定接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管之第二延伸臂的底面与底座的底面平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鳍片与底座上表面之间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块配合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燕尾块,该燕尾块垂直于散热鳍片之平面延伸,对应于各散热鳍片的下边缘设置有多个燕尾槽,该燕尾块卡嵌于该燕尾槽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相邻两燕尾块之间直接形成有副燕尾槽,对应于散热鳍片的相邻两燕尾槽之间直接形成有副燕尾块,该彼此对应的副燕尾槽与副燕尾块卡套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副燕尾槽中设置有两彼此存在高度差的台阶面,两台阶面之间形成有一定位台阶,前述各散热鳍片的副燕尾块亦设置有与该台阶面和定位台阶对应配合的台阶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对容置凹槽的底座上表面上设置有燕尾块,并该燕尾块两侧分别形成有副燕尾槽,该两副燕尾槽中设置有定位台阶,并该定位台阶位于前述容置凹槽边缘的外侧,正对容置凹槽为定位台阶一侧的高台阶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各散热鳍片的燕尾块上一体折弯延伸出有下顶板,该下顶板垂直于散热鳍片延伸抵于相邻的前一散热鳍片背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各散热鳍片上部两侧分别一体折弯延伸出有上顶板,该上顶板垂直于散热鳍片延伸抵于相邻的前一散热鳍片背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通过将热管与底座通过滚压整平挤压固定的方式来接合在同一容置凹槽中,取代了传统热管与底座之间通过工艺复杂的焊接工艺连接,本技术其热管底部并排在一起,可以增加热管直接接触热源的面积,并由于其热管直接接触热源能更好的传导热,从而其散热效果更加优越于传统的散热器。以及,通过利用设计合理的燕尾槽与燕尾块配合来连接散热鳍片与底座,不但各部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同时使散热鳍片的安装简便,亦具备较强的安装稳定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底座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散热鳍片的立体放大图。附图标识说明:10、底座,11、容置凹槽,12、定位凹槽,13、燕尾块,14、副燕尾槽,15、定位台阶;20、散热鳍片,21、翻边孔,22燕尾槽,23、副燕尾块,24、下顶板,25、上顶板,26、锯齿槽;30、热管,31、第一延伸臂,32、第二延伸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热管鳍片散热器,包括有底座10、复数散热鳍片20和多条热管30。其中,该底座10具有用于直接与待散热产品接触的底面,该底座10的底面中部设置有一垂直于前述散热鳍片之平面延伸的容置凹槽11,容置凹槽1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热管数量对应的定位凹槽12。复数散热鳍片20并排间距连接于底座10上表面,前述散热鳍片20上设置有与前述热管数量对应的翻边孔21,并各散热鳍片20上的翻边孔21前后正对。各散热鳍片的周缘还分别设置有复数个锯齿槽26,以增加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所述散热鳍片20与底座10上表面之间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块配合连接。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0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燕尾块13,本实施例为三个,该燕尾块13垂直于散热鳍片20之平面延伸,对应于各散热鳍片20的下边缘设置有多个燕尾槽22,该燕尾块13卡嵌于该燕尾槽22中。所述底座10上相邻两燕尾块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鳍片散热器,包括有底座、复数散热鳍片和多条热管,该底座具有用于直接与待散热产品接触的底面,复数散热鳍片并排间距连接于底座上表面,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底面中部设置有一垂直于前述散热鳍片之平面延伸的容置凹槽,前述散热鳍片上设置有与前述热管数量对应的翻边孔,并各散热鳍片上的翻边孔前后正对;该热管呈U形并具有两延伸臂,各热管的第一延伸臂分别穿过前述复数散热鳍片对应的翻边孔中,各热管的第二延伸臂一起通过滚压整平挤压方式固定于前述同一容置凹槽中,容置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热管数量对应的定位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蒋建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