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的汽车座椅,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座椅本体(1)底部设置多道凹槽(3),汽车底板(4)上设置多道凸起的滑轨(5),多道凹槽(3)分别嵌装在多个滑轨(5)内,座椅本体(1)底部设置多个凹孔(6),一个滑轨(5)侧面设置一个限位杆(7),限位杆(7)一端通过弹性元件(8)与汽车底板(4)连接,限位杆(7)另一端设置为能够卡装在一个凹孔(6)内的结构,限位杆(7)上设置与限位杆(7)垂直布置的调节杆(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座椅,结构简单,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座椅本体位置的前后移动和定位,移动时操作方便,定位时定位准确,避免窜动和晃动,工作性能可靠,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部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在汽车
,汽车往往会有不同身高体重的人员驾驶,这就要求汽车座椅具有方便快捷地调节前后位置的功能。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或者能够方便快捷调节,但性能复杂,成本高昂,或者结构简单,当时操作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座椅本体位置的前后移动和定位,移动时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的汽车座椅。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靠背,所述的座椅本体底部设置多道凹槽,汽车底板上设置多道凸起的滑轨,多道凹槽分别嵌装在多个滑轨内,座椅本体底部设置多个凹孔,一个滑轨侧面设置一个限位杆,限位杆一端通过弹性元件与汽车底板连接,限位杆另一端设置为能够卡装在一个凹孔内的结构,限位杆上设置与限位杆垂直布置的调节杆。所述的多道凹槽均设置为从座椅本体底部的底部前端延伸到底部后端的结构,多道凹槽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多个凹孔之间设置为按间隙布置成一排的凹孔组,布置成一排的凹孔组与凹槽呈平行布置的结构。所述的限位杆与调节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杆卡装在一个凹孔内时,所述的弹性元件设置为处于伸长状态的结构,所述的调节杆向下扳动时,限位杆延伸到凹孔内的一端设置为离开凹孔的结构。所述的调节杆通过连接销与滑轨活动连接,每道滑轨上分别设置多个滑轮,每个滑轮分别通过一个连接轴安装在滑轨的安装槽内。所述的每道凹槽的两个凹槽侧面上分别设置一道凹进的限位槽,所述的安装滑轮的连接轴的两端分别活动卡装在两个凹槽侧面的限位槽内,所述的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当需要调节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时,只要向上拉动调节杆,限位杆就会退出凹孔,从而解除对座椅本体的限制,然后驾乘人员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汽车座椅,座椅本体就会沿着滑轨移动,实现了位置的调节。位置调节到位后,松开调节杆,限位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会再次卡装到一个凹孔中,从而实现对座椅本体的定位。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座椅本体位置的前后移动和定位,移动时操作方便,定位时定位准确,避免窜动和晃动,工作性能可靠,且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座椅本体;2、座椅靠背;3、凹槽;4、汽车底板;5、滑轨;6、凹孔;7、限位杆;8、弹性元件;9、调节杆;10、底部前端;11、底部后端;12、凹孔组;13、连接销;14、滑轮;15、连接轴;16、安装槽;17、凹槽侧面;18、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靠背2,所述的座椅本体I底部设置多道凹槽3,汽车底板4上设置多道凸起的滑轨5,多道凹槽3分别嵌装在多个滑轨5内,座椅本体I底部设置多个凹孔6,一个滑轨5侧面设置一个限位杆7,限位杆7 —端通过弹性元件8与汽车底板4连接,限位杆7另一端设置为能够卡装在一个凹孔6内的结构,限位杆7上设置与限位杆7垂直布置的调节杆9。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当需要调节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时,只要向上拉动调节杆,限位杆就会退出凹孔,从而解除对座椅本体的限制,然后驾乘人员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汽车座椅,座椅本体就会沿着滑轨移动,实现了位置的调节。位置调节到位后,松开调节杆,限位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会再次卡装到一个凹孔中,从而实现对座椅本体的定位。本技术的汽车座椅,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座椅本体位置的前后移动和定位,移动时操作方便,定位时定位准确,避免窜动和晃动,工作性能可靠。所述的多道凹槽3均设置为从座椅本体I底部的底部前端10延伸到底部后端11的结构,多道凹槽3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多个凹孔6之间设置为按间隙布置成一排的凹孔组12,布置成一排的凹孔组12与凹槽3呈平行布置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当限位杆位于凹孔组的不同凹孔内时,座椅本体前后位置即不同,能通过限位杆卡装在不同凹孔内,方便可靠地实现汽车座椅位置的前后调节。所述的限位杆7与调节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杆卡装在一个凹孔6内时,所述的弹性元件8设置为处于伸长状态的结构,这样的设置,能够确保限位杆卡装在凹孔内时,弹性元件对限位杆起到向上的推力,避免在座椅本体晃动时,限位杆能够很容易地弹出凹孔,导致座椅本体的前后移动,所述的调节杆9向下扳动时,限位杆7延伸到凹孔6内的一端设置为离开凹孔6的结构。上述结构设置,调节杆9时,能够方便实现限位杆座椅本体的分离,可以调节限位杆卡装在另一个凹孔内,实现对汽车座椅前后位置的调节,操作简便省力。所述的调节杆7通过连接销13与滑轨5活动连接,每道滑轨5上分别设置多个滑轮14,每个滑轮14分别通过一个连接轴15安装在滑轨5的安装槽16内。所述的每道凹槽3的两个凹槽侧面17上分别设置一道凹进的限位槽18,所述的安装滑轮14的连接轴15的两端分别活动卡装在两个凹槽侧面17的限位槽18内,这样的结构,在能够对座椅本体和滑轨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确保座椅本体只能相对于座椅本体前后移动,方便实现对汽车座椅前后移动的控制。所述的弹性元件8为螺旋弹簧结构。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当需要调节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时,只要向上拉动调节杆,限位杆就会退出凹孔,从而解除对座椅本体的限制,然后驾乘人员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汽车座椅,座椅本体就会沿着滑轨移动,实现了位置的调节。位置调节到位后,松开调节杆,限位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会再次卡装到一个凹孔中,从而实现对座椅本体的定位。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座椅本体位置的前后移动和定位,移动时操作方便,定位时定位准确,避免窜动和晃动,工作性能可靠,且适用范围广泛。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I),座椅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本体(I)底部设置多道凹槽(3),汽车底板(4)上设置多道凸起的滑轨(5),多道凹槽(3)分别嵌装在多个滑轨(5)内,座椅本体(I)底部设置多个凹孔¢),一个滑轨(5)侧面设置一个限位杆(7),限位杆(7) —端通过弹性元件(8)与汽车底板(4)连接,限位杆(7)另一端设置为能够卡装在一个凹孔(6)内的结构,限位杆(7)上设置与限位杆(7)垂直布置的调节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道凹槽(3)均设置为从座椅本体(I)底部的底部前端(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本体(1)底部设置多道凹槽(3),汽车底板(4)上设置多道凸起的滑轨(5),多道凹槽(3)分别嵌装在多个滑轨(5)内,座椅本体(1)底部设置多个凹孔(6),一个滑轨(5)侧面设置一个限位杆(7),限位杆(7)一端通过弹性元件(8)与汽车底板(4)连接,限位杆(7)另一端设置为能够卡装在一个凹孔(6)内的结构,限位杆(7)上设置与限位杆(7)垂直布置的调节杆(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巧,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南大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