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防落石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200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9 23:05
隧道洞口防落石构造,以大幅度地降低隧道洞口刷方量和防落石工程造价,降低施工难度。包括隧道洞门结构和位于其上方坡面上的危岩落石发生区域。所述隧道洞门结构和危岩落石发生区域之间,在坡面上设置落石诱导槽,该落石诱导槽具有靠近危岩落石发生区域的弧形顶段,以及原沿坡面向下延伸至隧道洞门结构和线路的外侧以外的左侧段、右侧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公路隧道进出口,适用于隧道洞口因卸荷裂隙带造成危岩落石发育,而影响洞口结构及运营安全的铁路、公路隧道洞口危岩落石处理。
技术介绍
山区铁路、公路受地形限制,线路常常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不可避免的会跨越山岭中的沟谷,河流。因受线路曲线半径的限制,线路需以隧道工程穿越崇山峻岭,以桥梁工程跨越沟谷、河流,特别是在隧道洞口地形陡峻、峡谷深切地段,还常以桥隧相连的形式出现。由于桥隧相连地段受地形及施工场地的限制,隧道进出口的边、仰坡高陡,地质条件恶劣,在雨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下,会形成危岩、落石、崩塌等,极易对隧道洞口及紧邻的桥梁工程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威胁运营安全。为避免或降低隧道洞口危岩、落石等一系列不良地质对紧邻的桥梁工程的危害,保证隧道洞口、桥梁结构的安全、稳定及行车安全,有必要在桥隧紧邻地段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紧邻的桥隧衔接地段的结构安全。针对洞口的危岩落石,常用的处理方法为清除洞口危岩落石采用浆砌片石进行补嵌,并在隧道洞口增长棚洞或明洞结构以防零星落石对结构运营安全造成影响。隧道洞口存在危岩落石时,一般边坡陡峻,危岩落石发育。采用清方处理时,刷方量巨大,处理起来困难重重。以新建重庆至利川线新屋隧道出口为例,为清除洞口危岩落石,洞口刷方高达60m。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大幅度地降低隧道洞口刷方量和防落石工程造价,降低施工难度。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包括隧道洞门结构和位于其上方坡面上的危岩落石发生区域,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洞门结构和危岩落石发生区域之间,在坡面上设置落石诱导槽,该落石诱导槽具有靠近危岩落石发生区域的弧形顶段,以及原沿坡面向下延伸至隧道洞门结构和线路的外侧以外的左侧段、右侧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原坡面设置落石诱导槽,在发生落石下滑时,可以诱导落石顺着槽下滑,起到对既有结构及线路运营安全的保护作用;由于落石诱导槽规模较小,可以避免对既有山体坡面造成大的刷方,大幅度地降低防落石工程造价,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原的地表植被的破坏;落石诱导槽还可兼做隧道洞口排水天沟的作用,落石诱导槽施工较原有危岩落石处理构造施工更为方便、安全。【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构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落石诱导槽11、隧道洞门结构12、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包括隧道洞门结构12和位于其上方坡面上的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所述隧道洞门结构12和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之间,在坡面上设置落石诱导槽11,该落石诱导槽11具有靠近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的弧形顶段,以及原沿坡面向下延伸至隧道洞门结构12和线路的外侧以外的弧形左侧段、弧形右侧段。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所产生的落石,下落入落石诱导槽11内,由落石诱导槽11改变其运动轨迹,使其沿着落石诱导槽11滚落,避免对线路造成破坏和影响线路运营安全。参照图1,作为一种典型的结构形式,所述落石诱导槽11在坡面上的线型呈倒U型。本技术和现有清方处理措施相比较,可以避免对既有山体坡面造成大的刷方,大幅度地降低防落石工程造价,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原的地表植被的破坏,施工较原有危岩落石处理构造施工更为方便、安全。以渝利线某隧洞洞口为例,为确保隧道洞口结构安全和线路运营安全,需清除洞口围岩落石和卸荷裂隙发育带,预计共需清方约2.1万方,隧道洞口仰坡刷方高度达60m,工程造价约3600万元。若改为本技术的,通过设置3m底宽X 2m高X 280m长的落石诱导槽,可有效避免洞口危岩落石及卸荷裂隙带对隧道洞口及线路运营安全造成的影响,工程造价仅约700万元,节约工程造价29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主权项】1.,包括隧道洞门结构(12)和位于其上方坡面上的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洞门结构(12)和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之间,在坡面上设置落石诱导槽(11),该落石诱导槽(11)具有靠近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的弧形顶段,以及原沿坡面向下延伸至隧道洞门结构(12)和线路的外侧以外的左侧段、右侧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落石诱导槽(11)在坡面上的线型呈倒U型。【专利摘要】,以大幅度地降低隧道洞口刷方量和防落石工程造价,降低施工难度。包括隧道洞门结构和位于其上方坡面上的危岩落石发生区域。所述隧道洞门结构和危岩落石发生区域之间,在坡面上设置落石诱导槽,该落石诱导槽具有靠近危岩落石发生区域的弧形顶段,以及原沿坡面向下延伸至隧道洞门结构和线路的外侧以外的左侧段、右侧段。【IPC分类】E21D9-14【公开号】CN204357444【申请号】CN201420811926【专利技术人】熊祥雪, 琚国全, 赵万强, 马青, 谭永杰, 曹彧, 何昌国, 胖涛, 郑长青, 罗禄森, 刘佩斯, 刘凯, 刘金松, 袁竹, 陈朝辉, 吴林, 朱志远 【申请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隧道洞口防落石构造,包括隧道洞门结构(12)和位于其上方坡面上的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洞门结构(12)和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之间,在坡面上设置落石诱导槽(11),该落石诱导槽(11)具有靠近危岩落石发生区域(21)的弧形顶段,以及原沿坡面向下延伸至隧道洞门结构(12)和线路的外侧以外的左侧段、右侧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祥雪琚国全赵万强马青谭永杰曹彧何昌国胖涛郑长青罗禄森刘佩斯刘凯刘金松袁竹陈朝辉吴林朱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