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51785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8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系统,具有入口和出口,冷凝系统包括并联在冷凝系统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凝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凝通道;第一冷凝通道上包括第一冷凝单元,第二冷凝通道上包括第二冷凝单元、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在冷凝系统的入口与第二冷凝单元之间的位置,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二冷凝单元和冷凝系统的出口之间的位置;还包括回液管路,回液管路的一端与冷凝系统的出口连通,回液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通道中第二冷凝单元和第二控制阀之间的位置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改善系统的部分负荷运行,增加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的制冷效果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大、中型风冷式直冷空调机组(如多联机系统),冷媒输送管路长,制冷量较大,以致系统冷媒灌注量往往较多,大多数系统往往设置有储液器,通过储液器去调节循环的冷媒量,而储液器的设置往往又会增加冷媒的灌注量。实际使用过程中,过渡季节或者有的应用场所,制冷运行往往处于部分负荷运行,此时冷凝压力较低,冷媒往往会大部分积存在冷凝器或储液器中。冷凝压力的偏低会引起阀前后压力差太小,供液动力不足,使电子膨胀阀等节流机构调节能力下降,制冷能力下降,而且容易引起系统回液。冷凝压力低也会导致排气过热度偏低,冷媒携带润滑油能力增强,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以在风冷式直冷热泵空调系统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系统,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并联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凝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凝通道;所述第一冷凝通道上包括第一冷凝单元,所述第二冷凝通道上包括第二冷凝单元、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单元和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之间的位置;还包括回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连通,所述回液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通道中第二冷凝单元和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位置连通,以使得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时,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回液管路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中。进一步地,所述回液管路上设置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回液管路的通断。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连通的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气体集中侧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气体集中侧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中。进一步地,在第二冷凝通道中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第二集气管和第二分液头,所述第二冷凝通道包括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该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位于所述第二集气管和所述第二分液头之间,使得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时,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回液管路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和所述第二集气管中。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连通的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气管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及第二集气管内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中。进一步地,所述旁通管路与所述第二集气管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集气管的上部。进一步地,在所述旁通管路上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气体集中侧和第四控制阀之间还设有旁通毛细管。进一步地,在所述旁通管路上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气体集中侧和旁通毛细管之间还设有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通道上的第一冷凝单元和所述第二冷凝通道上的第二冷凝单元位于同一冷凝器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通道上的第一冷凝单元和所述第二冷凝通道上的第二冷凝单元分别位于独立的冷凝器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冷式空调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冷凝系统。进一步地,还包括压缩机、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和四通换向阀,所述压缩机经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依次经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单元的气体集中侧连通,所述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气体集中侧的气体冷媒通过该第四控制阀旁通至所述风冷式空调的气液分离器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位于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上述冷凝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全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打开所述冷凝系统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使气态冷媒通过所述冷凝系统的第一冷凝单元和第二冷凝单元进行冷凝换热;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使气态冷媒通过所述冷凝系统的第一冷凝单元进行冷凝换热,并使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冷凝系统的回液管路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中。进一步地,所述回液管路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回液管路通断的第三控制阀,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全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打开所述第三控制阀,如果所述第二冷凝单元回收结束,则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连通的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气体集中侧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全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四控制阀;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打开所述第四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气体集中侧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中。进一步地,在第二冷凝通道中还包括第二集气管和第二分液头,所述第二冷凝通道包括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该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位于所述第二集气管和所述第二分液头之间;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使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在经所述冷凝系统的回液管路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的同时,也回收至所述第二集气管中。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连通的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气管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全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关闭所述第四控制阀;在部分负荷制冷运行工况时,打开所述第四控制阀,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及第二集气管内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在冷凝系统中设置了并联的多个冷凝通道,并使部分冷凝通道中的冷凝单元能够在制冷系统处于部分负荷时,回收冷凝系统的出口的部分液态冷媒,进而起到冷媒调整罐的作用,省去储液器或者减小储液器容量,以减少冷媒灌注量,从而改善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运行的性能,增加制冷能力及可靠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凝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凝系统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风冷式空调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风冷式空调系统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凝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冷凝系统具有入口I和出口O,该冷凝系统包括并联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I和出口O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凝通道P1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凝通道P2;所述第一冷凝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凝系统、风冷式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系统,具有入口(I)和出口(O),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并联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I)和出口(O)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凝通道(P1)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凝通道(P2);所述第一冷凝通道(P1)上包括第一冷凝单元(3),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上包括第二冷凝单元(4)、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所述第一控制阀(11)设置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I)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控制阀(12)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和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之间的位置;还包括回液管路(R),所述回液管路(R)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连通,所述回液管路(R)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中第二冷凝单元(4)和所述第一控制阀(11)之间的位置连通,以使得当所述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关闭时,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回液管路(R)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系统,具有入口(I)和出口(O),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并联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I)和出口(O)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凝通道(P1)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凝通道(P2);所述第一冷凝通道(P1)上包括第一冷凝单元(3),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上包括第二冷凝单元(4)、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所述第一控制阀(11)设置在所述冷凝系统的入口(I)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控制阀(12)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和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之间的位置;还包括回液管路(R),所述回液管路(R)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连通,所述回液管路(R)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中第二冷凝单元(4)和所述第一控制阀(11)之间的位置连通,以使得当所述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关闭时,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回液管路(R)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路(R)上设置第三控制阀(13),所述第三控制阀(13)用于控制所述回液管路(R)的通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S)连通的旁通管路(F),所述旁通管路(F)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连通,所述旁通管路(F)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F)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14),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F)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S)中。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冷凝通道(P2)中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第二集气管(16)和第二分液头(18),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包括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该多条第二冷凝子管路位于所述第二集气管(16)和所述第二分液头(18)之间,使得当所述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关闭时,所述冷凝系统的出口(O)的液态冷媒的一部分经所述回液管路(R)回收至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和所述第二集气管(16)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外部的吸气回路(S)连通的旁通管路(F),所述旁通管路(F)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气管(16)连通,所述旁通管路(F)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F)的通断的第四控制阀(14),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及第二集气管(16)内的气体冷媒通过所述旁通管路(F)通至外部的吸气回路(S)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路(F)与所述第二集气管(16)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集气管(16)的上部。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旁通管路(F)上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和第四控制阀(14)之间还设有旁通毛细管(10)。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旁通管路(F)上所述第二冷凝单元(4)的气体集中侧和旁通毛细管(10)之间还设有过滤器(9)。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通道(P1)上的第一冷凝单元(3)和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上的第二冷凝单元(4)位于同一冷凝器中。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通道(P1)上的第一冷凝单元(3)和所述第二冷凝通道(P2)上的第二冷凝单元(4)分别位于独立的冷凝器中。11.一种风冷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个所述的冷凝系统。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冷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翔包本勇余凯张仕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