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447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7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本体,钢带固定装置,弧形钢带,钢带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固定环,导向轴,导向杆,吊耳固定杆,吊耳,限位杆,连接杆,U形固定杆,操作手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能够准确反映车身空腔内部钣金表面的电泳膜厚,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和判断车身结构电泳性,避免或减少用拆解方式验证车身结构,有效地降低新产品开发成本、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及提升量产车电泳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检测工装,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车身电泳涂层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身结构,特别是车身多层钣金组成的内腔结构的电泳质量将直接影响整车耐腐蚀性能。目前,因车身结构数据分析的电泳验证软件(如VPS等)成本高无法普及,所以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验证阶段或量产过程中,只能通过实车拆解进行验证,根据拆车的实际情况优化车身结构或工艺,成本偏高,周期偏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其目的是为了在不拆解车身的情况下得到车身空腔内部钣金表面的电泳涂层的检测数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具有一T形槽,所述T形槽贯穿所述工装本体的体身,且所述T形槽位于所述工装本体表面的端口为开口;钢带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T形槽内,所述钢带固定装置裸露在所述工装本体外表面的一端为开口;弧形钢带,环绕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的外侧,所述弧形钢带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钢带固定装置的开口内,固定在所述钢带固定装置内;钢带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弧形钢带的外侧,用于限定所述弧形钢带的位置;导向装置固定环,套设在所述工装本体的一端外部,用于固定所述钢带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固定环与所述钢带导向装置的一端相连接;导向轴,焊接在所述工装本体的另一端端面上,所述导向轴上安装有一导向杆,所述钢带导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相连接;吊耳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导向杆的杆身上,所述吊耳固定杆上套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的另一端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安装在所述工装本体端面上;连接杆,螺接在所述导向轴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U形固定杆;操作手柄,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固定杆的两个直杆杆头处。其中,所述导向轴上安装有一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安装在所述导向杆的一侧,限制所述导向杆的水平位置。其中,所述U形固定杆的两个直杆杆身内侧安装有一固定撑紧装置,所述固定撑紧装置上设置有一弹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U形固定杆的两个直杆杆身外侧分别设置有一U形固定卡,当所述固定撑紧装置撑紧所述U形固定杆时,所述U形固定卡卡在汽车侧围内板上开设的圆形通孔上,用于限定所述检测工装在所述汽车侧围内板与地板门槛形成的空腔内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能够准确反映车身空腔内部钣金表面的电泳膜厚,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和判断车身结构电泳性,避免或减少用拆解方式验证车身结构,有效地降低新产品开发成本、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及提升量产车电泳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工作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向轴;2-限位销;3-导向杆;4-吊耳固定杆;5-吊耳;6-限位杆;7-工装本体;8-导向装置固定环;9-弧形钢带;10-钢带导向装置;11-连接杆;12-U形固定杆;13-U形固定卡;14-固定撑紧装置;15-操作手柄;16-钢带固定装置;61-检测工装;62-空腔部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只有通过实车拆解才能检测车身内腔电泳涂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本体7,具有一T形槽,所述T形槽贯穿所述工装本体7的体身,且所述T形槽位于所述工装本体7表面的端口为开口;钢带固定装置16,设置在所述T形槽内,所述钢带固定装置16裸露在所述工装本体7外表面的一端为开口;弧形钢带9,环绕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7的外侧,所述弧形钢带9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钢带固定装置16的开口内,固定在所述钢带固定装置16内;钢带导向装置10,设置在所述弧形钢带9的外侧,用于限定所述弧形钢带9的位置;导向装置固定环8,套设在所述工装本体7的一端外部,用于固定所述钢带导向装置10,所述导向装置固定环8与所述钢带导向装置10的一端相连接;导向轴1,焊接在所述工装本体7的另一端端面上,所述导向轴1上安装有一导向杆3,所述钢带导向装置10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3的另一端相连接;吊耳固定杆4,设置在所述导向杆3的杆身上,所述吊耳固定杆4上套设有吊耳5,所述吊耳5的另一端套设在限位杆6上,所述限位杆6安装在所述工装本体7端面上;连接杆11,螺接在所述导向轴1上,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连接有一U形固定杆12;操作手柄15,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固定杆12的两个直杆杆头处。其中,所述导向轴1上安装有一限位销2,所述限位销2安装在所述导向杆3的一侧,限制所述导向杆3的水平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自身装配过程为先将钢带固定装置16插入所述工装本体7的T形槽中,然后将弧形钢带9插入钢带固定装置16的卡槽内固定,再将所述弧形钢带9的另一端放入所述钢带导向装置10中,并顺时针旋转所述导向杆3,使所述吊耳固定杆4上吊耳5的另一端钩住所述限位杆6,所述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自身装配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随车进行前处理和电泳,工装的钢带表面电泳膜厚能真实地反映车身空腔内部钣金表面的电泳涂层质量,在不拆解车身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车身空腔内部钣金表面的电泳涂层膜厚,并根据检测结果,对车身数据或涂装工艺进行分析优化,可有效地降低新产品开发成本及工艺成本,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同时所述检测工装尺寸可任意改变,适用于不同车型和带孔的任何空腔结构,通用性强,且所述检测工装装卸简单,可重复使用,所述弧形钢带用于测量本次电泳膜厚,每次只需更换弧形钢带即可。如图3所示,所述U形固定杆12的两个直杆杆身内侧安装有一固定撑紧装置14,所述固定撑紧装置14上设置有一弹性装置。如图5、图6所示,所述U形固定杆12的两个直杆杆身外侧分别设置有一U形固定卡13,当所述固定撑紧装置14撑紧所述U形固定杆12时,所述U形固定卡13卡在汽车侧围内板上开设的圆形通孔上,用于限定所述检测工装在所述汽车侧围内板与地板门槛形成的空腔内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工作状态为:安装时,先将检测工装61沿图6中安装的箭头方向A插入车身空腔部位62,所述空腔部位62为汽车侧围内板与地板门槛形成的空腔,当检测工装61插入到U型固定卡13的位置时,用力握紧所述操作手柄15,使U型固定卡13正好卡住孔边后放松所述操作手柄15,所述检测工装61在固定撑紧装置14的作用下与车身紧紧地安装在一起,安装完毕,然后随车身自然状态下进行前处理电泳处理;拆卸时,用力握紧操作手柄15,使U型固定卡13脱离孔边后放松所述操作手柄15,再将所述检测工装61沿着拆卸的箭头方向B使所述检测工装61与车身空腔部位62分开脱离,完成拆卸。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的测量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本体,具有一T形槽,所述T形槽贯穿所述工装本体的体身,且所述T形槽位于所述工装本体表面的端口为开口;钢带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T形槽内,所述钢带固定装置裸露在所述工装本体外表面的一端为开口;弧形钢带,环绕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的外侧,所述弧形钢带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钢带固定装置的开口内,固定在所述钢带固定装置内;钢带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弧形钢带的外侧,用于限定所述弧形钢带的位置;导向装置固定环,套设在所述工装本体的一端外部,用于固定所述钢带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固定环与所述钢带导向装置的一端相连接;导向轴,焊接在所述工装本体的另一端端面上,所述导向轴上安装有一导向杆,所述钢带导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相连接;吊耳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导向杆的杆身上,所述吊耳固定杆上套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的另一端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安装在所述工装本体端面上;连接杆,螺接在所述导向轴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U形固定杆;操作手柄,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固定杆的两个直杆杆头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内腔电泳涂层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本体,具有一T形槽,所述T形槽贯穿所述工装本体的体身,且所述T形槽位于所述工装本体表面的端口为开口;钢带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T形槽内,所述钢带固定装置裸露在所述工装本体外表面的一端为开口;弧形钢带,环绕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的外侧,所述弧形钢带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钢带固定装置的开口内,固定在所述钢带固定装置内;钢带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弧形钢带的外侧,用于限定所述弧形钢带的位置;导向装置固定环,套设在所述工装本体的第一端外部,用于固定所述钢带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固定环与所述钢带导向装置的一端相连接;导向轴,焊接在所述工装本体的第二端端面上,所述导向轴上安装有一导向杆,所述钢带导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相连接;吊耳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导向杆的杆身上,所述吊耳固定杆上套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的另一端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兵王伟商中伟李丹彤袁江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