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福进专利>正文

机车驱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84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车驱动盘,它包括盘体、容置普利珠的容置槽、普利盖与盘盖,在盘体圆周面上环设有凹陷的导气流道,并于该盘体周面上间隔分布设有缺口,各缺口都位于导气流道上,每一缺口恰深入至两紧邻的容置槽的间隔处,并于该间隔处形成圆形凹槽,且每一缺口口缘均形成向内延伸的削切导斜面。其是一种具有效导流功能、散热降温效果极佳、传动效果良好、节省能源并能减低空气污染的驱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驱动盘。已有的机车驱动盘结构如图四、五所示,其为在圆形盘体20的开口面上设有数个呈放射分布且具有适当宽度的容置槽21,而且,该等容置槽21以两两紧邻的方式排列,其中,每一容置槽21用以容置圆柱形普利珠13,并于该开口面盖设普利盖14与盘盖15,使其盘体20旋转时,每一普利珠13因离心力的原因而沿容置槽21向盘体外缘滚动,而且,随着盘体20旋转速度的不同,离心力大小不同变化,其普利珠13便快速地沿容置槽21做往复滚动。然而,该种结构因设计不良,在使用中会产生下列几点不足1、无适当的导气流道设计,空气无法有效汇集灌入盘内,且盘体20周面与空气磨擦大,散热降温效果差,普利珠13容易损坏,传动效率低,浪费能源,空气污染大。其盘体20的圆周面上为单纯的光滑圆弧面,当其旋转时会与空气产生相对速度,然而,其边缘并未设有隔墙,虽然其近端缘处设有凹缘22(如图5所示),然而,该凹缘22是用来套设皮圈的,因此,空气会任意散流,无法有效汇流灌入盘体20内部做热交换,所以散热效果极差。普利珠13处在高温下更容易磨损,不仅大辐度降低普利珠的使用寿命,而且普利珠13表面塑胶同时受热及摩擦而造成空气的污染。另外,当盘体20快速旋转时,光滑的表面会与空气形成较大摩擦而增加阻力,不仅传动效率大幅度降低,而且更为耗费能源。2、无适当导进导出的结构设计,空气无法做快速的热交换,散热降温效果很差。其虽于盘体20周面上形成有数个开槽,但该开槽都是直接与容置槽21连通,当空气自开槽进入容置槽21内时,因空气具有切线方向的分速度,因而进入的空气会撞及容置槽21槽壁,同时开槽槽口无导斜面,空气也会直接冲撞,不仅形成阻力,降低传动效率,而且,因容置槽21呈方格状形态,且其内部置设有普利珠13,进入的空气会被冲散,而无法立即、有效、完全地再流出以与冷空气做热交换,因而大幅减低散热降温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有效导流功能、散热降温效果极佳、传动效果良好、节省能源并能减低空气污染的机车驱动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驱动盘,其为于圆形盘体的开口面上设有呈放射延伸的容置槽,其中,该容置槽呈以两个紧邻为一组的形态分布,而每一容置槽容置一个圆柱形普利珠,并于该开口面上盖设普利盖与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圆周面上环设有凹陷的导气流道,并于该盘体周面上间隔分布设有缺口,各缺口都位于导气流道上,且,每一缺口恰深入至两紧邻的容置槽的间隔处,并于该间隔处形成圆形凹槽,每一缺口口缘均形成向内延伸的削切导斜面。所述盘体的导气流道面上可形成有密布的细凹纹。所述两容置槽间隔处位于所述圆形凹槽一侧处可加设一小直径的圆槽,该圆槽与所述圆形凹槽连通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设计方案,使得该种机车驱动盘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极佳的导流作用,大幅度提高散热降温的效果。其在盘体周面环设导气流道,并设有具导斜面的缺口,该缺口恰深入在两相邻容置槽间隔处,并且形成圆形凹槽,空气不仅被有效汇集流道,而且会有效沿着缺口的导斜面切入凹槽内,在凹槽内回流携带热量后立即流出。显然,本技术能形成充分的气流,并能快速进出做冷热交换,因此能大幅度提高散热降温效果,而散热降温效果一提高,容置槽内温度获得有效降低,普利珠表面塑胶便不易磨损,因而不仅提高了普利珠的耐磨性,而且可减低摩擦造成的空气污染。2、能适当导引气流,提高传动效率,节省能源。其靠导气流道汇集空气,可避免空气任意散流而使盘体承受冲压的现象,而且缺口口缘形成导斜面,可减低空气切入缺口时所产生的形阻,另外,空气进入圆形凹槽时会被适当导引形成回流,而不会直接冲撞槽壁。因此,本技术的整体设计,使得空气均能适当地受到导引,而不会对盘体产生较大的阻力,其不仅具有最佳的散热降温效果,而且能将阻力降为最低,比已有驱动盘更能大幅度提高传动效率,而传动效率的提高能有效节省能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已有驱动盘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已有驱动盘与各配合构件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于圆形盘体10的开口面上设有数个呈放射延伸的容置槽11,该容置槽11呈两个紧邻为一组的形态分布,其紧邻边形成间隔处12,每一容置槽11用以容置一个圆柱形普利珠13。在盘体10开口面上盖设有普利盖14与盘盖15(如图5所示),使其具有辅助驱动效能。在盘体10的周面上设有数个以适当间隔分部的缺口17,各个缺口17都位于导气流道16上,每一个缺口17恰深入至两紧邻的容置槽11的间隔处12处,并于该间隔处12形成圆形凹槽120,另外,每一缺口17口缘均形成向内延伸的削切导斜面170。所述盘体10的导气流道16面上形成有密布的细凹纹160。如图3所示,本技术运作而使盘体10旋转时,其盘体10与空气之间便产生相对速度,而盘体10上所设的导气流道16便会汇集空气,使所汇集的空气沿着该导气流道16流动。当空气行至缺口17时,部分空气便会因本身具有动压而灌入凹槽120内,而灌入的空气则因凹槽120呈圆形状而形成涡流状态,一部分空气会延伸越过凹槽120壁的高度而进入容置槽11内,直接携带容置槽11内的热量,再越过凹槽120壁而至另一凹槽120,因而,该一部分空气会直接进入容置槽11内携出热量,而另一部分留在凹槽120内旋流的空气,则会吸收由容置槽11经热传导至凹槽120壁面的热量,此时,一方面因新的冷空气不断因具有动压而灌入凹槽120,另一方面原停留在凹槽120且携带有热量的空气不仅受到新冷空气的挤压,而且凹槽内的静压也增加,依据白努力方程式的理论,此时盘体10周面流速大,压力便小,故而凹槽120内携带热量的空气便会迅速地自缺口17流出盘体10外因此,靠此结构的配合设计,空气会不断快速进出凹槽120而做有效的冷热交换,因而可大幅度提高散热冷却效果。本技术导气流道16面上设有密布的细凹纹160,其具有减低空气与导气流道16之间摩擦的效果,可降低盘体10运转的空气阻力,其原理如同高尔夫球表面设凹点一样,靠物体表面细凹纹160,以延后空气在该物体表面的分离点,因而,可达到降低空气阻力的效果,令传动效率大幅提高。另外,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在两紧邻容置槽11之间隔处形成圆形凹槽120,使其空气在凹槽120形成旋流,以利空气做有效的冷热交换与快速进出。间隔处12呈三角形状,为使其凹槽120分布的区域更加深入,进一步增进冷却散热效果,本技术可再于间隔处12较深入的地方设一直径较小的圆槽121,该圆槽121与凹槽120相通,形成如8字形状,这样,空气会更为深入该间隔处12而分布整个容置槽11壁,因此,散热冷却效果会再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驱动盘,其为于圆形盘体的开口面上设有呈放射延伸的容置槽,其中,该容置槽呈以两个紧邻为一组的形态分布,而每一容置槽容置一个圆柱形普利珠,并于该开口面上盖设普利盖与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圆周面上环设有凹陷的导气流道,并于该盘体周面上间隔分布设有缺口,各缺口都位于导气流道上,且,每一缺口恰深入至两紧邻的容置槽的间隔处,并于该间隔处形成圆形凹槽,每一缺口口缘均形成向内延伸的削切导斜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驱动盘,其为于圆形盘体的开口面上设有呈放射延伸的容置槽,其中,该容置槽呈以两个紧邻为一组的形态分布,而每一容置槽容置一个圆柱形普利珠,并于该开口面上盖设普利盖与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圆周面上环设有凹陷的导气流道,并于该盘体周面上间隔分布设有缺口,各缺口都位于导气流道上,且,每一缺口恰深入至两紧邻的容置槽的间隔处,并于该间隔处形成圆形凹槽,每一缺口口缘均形成向内延伸的削切导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进
申请(专利权)人:陈福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