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臂给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847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2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臂给汤机,包括底座、主臂、副臂、料勺、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同步传送机构,主臂通过第一关节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副臂通过第二关节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臂上,料勺通过第三关节可转动地连接于副臂上,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第二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主臂上,同步传送机构设置在主臂上并且位于第一关节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关节与主臂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依次通过第二关节和第三关节与料勺传动连接,同步传送机构分别与第二关节和第二驱动机构同步传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传动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使其易于制造和精确控制,采用单臂往复摆动式取料与给料,体积较小,易于安装维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的机械臂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铸用的给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压铸机压铸铝合金铸件时,当模具合模后需要将保温炉中的铝液倒入压铸机的熔杯中,传统采用人工倒料,其铝液剂量控制不准,还易发安全事故。如专利公告号CN202097387U公开的“铝合金压铸机的给汤装置”,包括主机箱和设置在主机箱内的马达,一端通过主机箱与马达经传动机构连接的大臂,大臂另一端连接有小臂,小臂末端设有料勺,料勺上还设有探针,大臂、小臂和料勺的连接处均为活动关节。该给汤装置利用马达通过链条机构带动大臂、小臂和料勺运动,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该单臂给汤机装置的大臂、小臂、料勺在工作过程中均处于运动状态,同时还需要保持料勺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以防止铝液倒出,如果仅通过马达分别对主臂、小臂和料勺进行控制以达到料勺始终保持水平位置是很难实现的,也使得马达与大臂、小臂及料勺之间的传动结构非常复杂和难以制造,因此压铸行业中的给汤装置大多采用电机丝杠或连杆式传动结构,如专利公告号CN203304527U “给汤机械手”和CN10311611A “一种用于浇铸电动机转子的给汤机”,然而这种电机丝杠或连杆式传动结构的给汤装置通常需体积较大,需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对于本身组件就较多的压铸设备来说其安装及维修均存在诸多不便,针对该问题,前述单臂式“铝合金压铸机的给汤装置”则具有体积较小、易于安装维修等优势,因而只要解决该类单臂式给汤装置的传动机构设计复杂和制造困难的问题,即可促使压铸行业给汤装置的大范围升级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用的给汤装置,主要针对传动机构进行简化设计,使其易于制造和精确控制,采用单臂往复摆动式取料与给料,体积较小,易于安装维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臂给汤机,包括底座、主臂、副臂、料勺、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同步传送机构,主臂通过第一关节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副臂通过第二关节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臂上,料勺通过第三关节可转动地连接于副臂上,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第二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主臂上,同步传送机构设置在主臂上并且位于第一关节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关节与主臂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依次通过第二关节和第三关节与料勺传动连接,同步传送机构分别与第二关节和第二驱动机构同步传送连接。其中,同步传送机构包括双排链轮和与之同轴匹配的第一链轮,底座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链轮,第二驱动机构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三链轮,副臂上设有与副臂固定连接的第四链轮,该双排链轮的外侧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该双排链轮的内侧链轮与第三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该第一链轮与第四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进一步的,第二关节还包括可转动地插设于副臂的枢转连接部内的传动轴,该传动轴靠近主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链轮,该传动轴靠近副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链轮,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七链轮,第三关节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八链轮,第五链轮与第七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第六链轮与第八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优选的,双排链轮相对第一链轮的匹配角度可调。其中,第一关节还包括行星齿轮组,第一驱动机构经过该行星齿轮组减速后与主臂传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分别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所述的单臂给汤机,主要针对传动机构进行简化设计,其包括底座、主臂、副臂、料勺、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同步传送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主臂上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随着主臂一起作圆周摆动,当主臂摆动到工作位置时,第二驱动机构独立地控制料勺转动进行取料和倒料操作,同步传送机构通过传动链将主臂、副臂和料勺三者的运动相互关联起来,实现联动配合,其作用是当主臂和副臂在作圆周摆动时,料勺能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以防止料勺中的铝液倾倒出来。本技术在主臂上设置同步传送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能有效简化传动机构的设计难度,使其易于制造,而且控制精确;另外,采用这种单臂往复摆动式取料与给料方式,可以使单臂给汤机的体积较小,易于安装维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及第一关节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料勺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同步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主臂;3:副臂;4:第一驱动机构;5:第一驱动机构;6:同步传送机构;7:第一关节;8:第二关节:9:第三关节;10:行星齿轮组;11:枢转连接部;12:传动轴;13:第五链轮;14:第六链轮;15:第七链轮;16:第八链轮;17:双排链轮;18:第一链轮;19:第二链轮;20:第三链轮;21:第四链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至图4所示:参见图1,一种单臂给汤机,包括底座1、主臂2、副臂3、料勺、第一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和同步传送机构6。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二驱动机构5均分别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伺服电机便于PLC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减速机可以采用涡轮蜗杆配合的结构,通过降低转速而整机输出力矩。参见图2,第一驱动机构4设置于底座I上,主臂2通过第一关节7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I上,第一关节7包括行星齿轮组10,第一驱动机构4通过第一关节7与主臂2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4经过该第一关节7上的行星齿轮组10减速后与主臂2传动连接,该行星齿轮组10包括中心轮、行星轮和内齿圈,内齿圈与主臂2固定连接,中心轮与第一驱动机构4的输出轴连接,为使主臂2相对底座I转动更为平稳,该行星齿轮组10的作用是进一步为第一驱动结构提供更大的输出力矩,有利于降低第一驱动机构4的功率,使之能适用于220V市电工作电压,优选地,主臂2通过圆锥滚子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I上。参见图3,副臂3通过第二关节8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臂2上,具体地副臂3的一端垂直地延伸有枢转连接部11,该枢转连接部11垂直地插设于主臂2上,并且该枢转连接部11与主臂2之间通过滚动轴承实现转动连接。第二关节8还包括可转动地插设于副臂3的枢转连接部11内的传动轴12,具体地,枢转连接部11具有横向穿过的中心通孔,该传动轴12从该中心通孔横向穿过,且该传动轴12的外壁与该中心通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使得该传动轴12的转动相对该枢转连接部11的转动与该枢转连接部11相对主臂2的转动互不干涉,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第二关节8的空间,有利于体积小型化。料勺(未图示)通过第三关节9可转动地连接于副臂3上,第二驱动机构5可转动地设置于主臂2上,第二驱动机构5依次通过第二关节8和第三关节9与料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2靠近主臂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链轮13,该传动轴12靠近副臂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链轮14,第二驱动机构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七链轮15,第三关节9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八链轮16,第五链轮13与第七链轮15通过传动链连接,第六链轮14与第八链轮16通过传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臂给汤机,包括底座(1)、主臂(2)、副臂(3)、料勺、第一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和同步传送机构(6),其特征在于:主臂(2)通过第一关节(7)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1)上,副臂(3)通过第二关节(8)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臂(2)上,料勺通过第三关节(9)可转动地连接于副臂(3)上,第一驱动机构(4)设置于底座(1)上,第二驱动机构(5)可转动地设置于主臂(2)上,同步传送机构(6)设置在主臂(2)上并且位于第一关节(7)与第二驱动机构(5)之间,第一驱动机构(4)通过第一关节(7)与主臂(2)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5)依次通过第二关节(8)和第三关节(9)与料勺传动连接,同步传送机构(6)分别与第二关节(8)和第二驱动机构(5)同步传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仲献刘克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科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