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976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装置的新结构。它针对已有技术中运行操作不方便,调节精度低、控制失灵时柴油机转速不能自动退回至最低转速位,工作不安全等问题,在司机控制器上装有位移—电压变换器和多接触点转换的故障控制器;在电子驱动箱内采用闭环随动系统、双机重联控制电路;柴油机调速器内调速弹簧控制机构采用直齿—齿套传动装置,从而提高了调节精度。司机操作方便、系统工作安全,并能适用于各型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装置。(*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调速装置新结构。在已有技术中,东风4型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装置如附图一所示,该装置司机控制器〔1〕有5组控制触点;电子驱动箱〔2〕内电子控制线路由升速振荡器〔5〕、降速振荡器〔6〕、控制门〔7〕、环形计数器〔8〕、功放输出电路〔9〕组成;柴油机调速器内的调速弹簧控制机构〔4〕由伞齿轮〔10〕〔11〕、带丝杆结构的配速活塞〔12〕、高速止挡螺丝〔13〕〔14〕;低速止挡螺钉〔15〕〔16〕和配速缸〔17〕组成;其最高、最低转速的调节是利用伞齿轮〔11〕上下端面相应圆周上的圆孔(如附图二)进行定位的。这种无级调速装置,其结构存在下列问题1.电子驱动箱内的控制系统为开环控制;2.配速活塞〔12〕采用丝杆结构,一旦电路失灵,转速不能自动退回柴油机最低工作转速位;3.柴油机最高、最低转速的整定受圆孔位置的限制,调节精度低;4.没有设故障控制和双机重联控制。以上问题的存在,使机车操作不方便,不安全,并且不能通用于各型内燃机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无级调速装置,采用闭环随动系统及直齿-齿套传动装置,克服已知技术的缺点,达到操作方便运行安全,通用于各型内燃机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参看附图三、四、五)在司机控制器〔1〕上装有位移-电压变换器〔19〕,随着司机控制器动作轴〔18〕位置的变化,产生一相应的连续电压值,作为给定信号,输至电子驱动箱〔2〕。电子驱动箱〔2〕内的电子控制线路中,装有存储电路〔21〕、比较电路〔22〕、校准电路〔23〕和转速整定电路〔24〕,组成闭环随动系统。同时设有双机重联控制电路〔25〕。电子驱动箱〔2〕根据给定信号或双机重联控制信号〔26〕〔27〕的变化,发出工作脉冲,驱动步进电机〔3〕。步进电机〔3〕带动柴油机调速器内调速弹簧上由多组直齿轮〔28〕〔29〕〔30〕〔31〕、扇形齿板〔32〕、空心齿套〔33〕、最低转速限制螺钉〔34〕和挡块〔35〕组成的直齿-齿套装置,以改变调速弹簧的压缩程度,达到柴油机转速连续调节。在司机控制器〔1〕的面板上装有多触点转换的故障控制器〔20〕,以保证在电子驱动箱一旦电路失灵后,司机能手动操作,继续控制机车运行。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三、四、五所示。在司机控制器〔1〕的动作轴〔18〕上,通过连接装置控制位移-电压变换器〔19〕。当司机操作控制器〔1〕的动作轴〔18〕产生位移变化时,在位移-电压变换器〔19〕上就产生相应变化的电压值,作为给定信号,输出至电子驱动箱〔2〕。位移-电压变换器〔19〕的电源为机车上使用的辅助电源。电子驱动箱〔2〕内的电子控制线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加装了存储电路〔21〕、比较电路〔22〕、校准电路〔23〕、转速整定电路〔24〕,组成闭环随动系统。双机重联控制电路〔25〕是在已有技术中的功放输出电路〔9〕中,引入了重联主机对付机送出的动作信号〔26〕和重联付机接受主机送入的控制信号〔27〕进行控制,达到机车双机重联操作的目的。在存储电路〔21〕中,对控制门〔7〕输入信号进行计数、数模转换,以产生闭环控制所需的模拟电压量,向比较电路〔22〕及校准电路〔28〕输出,该模拟电压的量值表征了调速器中调速弹簧的压缩程度。在比较电路〔22〕中,对位移-电压变换器〔19〕输出的司机给定信号和由储存电路〔21〕输出的表征当前时刻下,调速器内调速弹簧实际压缩状态的模拟电压值,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送至控制门〔7〕、存储电路〔21〕和环形计数器〔8〕,使步进电机〔3〕工作在相应的工作状态下。在校准电路〔23〕中,当司机控制器〔1〕在零位,存储电路〔21〕输出为规定值(此规定值表征了予先设定的调速器内调速弹簧的压缩程度)时,输出一校准信号,以消除本系统在工作中偶然产生的各种误差,使步进电机〔3〕准确地根据司机给定信号,对调速弹簧进行压缩。在转速整定电路〔24〕中,对位移-电压变换器〔19〕输入的给定信号进行调整,同时也对调速弹簧的最大压缩量进行调整,以实现最高转速控制。双机重联控制电路〔25〕是在功放输出电路〔9〕中,增加了重联主机对付机送出动作信号〔26〕和重联付机接受主机送入的控制信号〔27〕,以实现重联机车步进电机同步工作,达到机车双机重联运行的目的。这样电子驱动箱〔2〕根据位移-电压转换器〔19〕送来的给定信号,经过闭环随动系统的控制,送出一列脉冲信号至步进电机〔3〕。步进电机〔3〕转速由脉冲信号频率决定。步进电机〔3〕驱动柴油机调速器内调速弹簧上装有由多组直齿轮〔28〕〔29〕〔30〕〔31〕、扇形齿板〔32〕、空心齿套〔33〕及最低转速限制螺钉〔34〕、挡块〔35〕组成的直齿-齿套传动装置。直齿-齿套传动装置的空心齿套〔33〕直接改变调速器调速弹簧的压缩程度,从而达到控制柴油机转速的目的。在司机控制器〔1〕面板上装有多触点转换的故障控制器〔20〕,在机车辅助电源供电下,手动旋转故障控制器〔20〕,就能连续输出有一定规律的三相驱动脉冲,使步进电机〔3〕转动,以达到连续调节柴油机转速的目的。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装置投入工作后,当司机操作控制器〔1〕向升速方向旋转时,送入电子驱动箱〔2〕的位移-电压变换器〔19〕输出给定值也连续地升高。电子驱动箱〔2〕根据给定信号,经转速给定电路〔24〕整定后,送至比较电路〔22〕和由存储电路〔21〕送来的、表征当前时刻调速弹簧压缩状态的输出电压进行比较,得出所需的控制信号,送至控制门〔7〕,使升速振荡器〔5〕的脉冲信号,经由控制门〔7〕到环形计数器〔8〕;在控制信号控制下,环形计数器〔8〕接受控制门〔7〕发来的脉冲,并按一定的顺序经过功放电路〔9〕至步进电机〔3〕。步进电机〔3〕在功放电路〔9〕按一定顺序的三相脉冲驱动下,带动柴油机调速器内的直齿轮〔28〕〔29〕〔30〕〔31〕及扇形齿板〔32〕,最后通过空心齿套〔33〕,压缩调速弹簧,于是柴油机转速根据司机操作而升速运行。与此同时,电子驱动箱〔2〕送出的连续工作脉冲数,在比较电路〔22〕的控制信号作用下,送至存储电路〔21〕作加法计数,并转换为模拟电压量,又返回比较电路〔22〕与位移-电压变换器〔19〕的给定值号进行比较。当两者差值为一恒值时,电子驱动箱〔2〕不再输出脉冲,步进电机〔3〕停止转动,调速弹簧置于一新的压缩状态。当司机操作司机控制器〔1〕向减速方向转动时,上述动作相反,完成一个降速的转速给定。由于司机控制器可给出连续的电压量,所以步进电机能依次转动,实现无级调速。当司机操作控制器〔1〕于柴油机最低工作转速位或零位时,由于位移-电压变换器〔19〕输出的给定信号为零,如上所述,柴油机降速,直至同样表征调速弹簧压缩程度的挡块〔35〕,在最低转速相应的调速弹簧压缩下与最低转速限制螺钉〔34〕接触为止。旋转螺钉〔34〕即可方便的对柴油机最低转速进行整定。当司机控制器〔1〕由柴油机零位或最低工作位改变至最高工作转速时,相应位移-电压变换器〔19〕输出一最高电压给定信号,经电子驱动箱〔2〕的转速整定电路〔24〕调整,电子驱动箱给出一定个数的脉冲,使步进电机〔3〕旋转,压缩调速弹簧至最高转速给定位,调节转速整定电路〔24〕就是改变了驱动步进电机〔3〕旋转的脉冲数,也就是改变调速弹簧最终的压缩状态,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燃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装置由司机控制器〔1〕、电子驱动箱〔2〕、步进电机〔3〕和柴油机调速器内的调速弹簧控制机构〔4〕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司机控制器〔1〕上装有位移一电压变换器〔19〕,司机控制器〔1〕面板上装有多触点转换的 故障控制器〔20〕,电子驱动箱内电子控制线路装有存储电路〔21〕、比较电路〔22〕、校准电路〔23〕和转速整定电路〔24〕组成闭环随动系统,并设有双机重联控制电路〔25〕,在柴油机调速器内的调速弹簧控制机构采用由多组直齿轮〔28〕〔 29〕〔30〕〔31〕扇形齿板〔32〕、空心齿套〔33〕及最低转速限制螺钉〔34〕和挡块〔35〕组成的直齿一齿套传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燃机车柴油机无级调速装置由司机控制器[1]、电子驱动箱[2]、步进电机[3]和柴油机调速器内的调速弹簧控制机构[4]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司机控制器[1]上装有位移一电压变换器[19],司机控制器[1]面板上装有多触点转换的故障控制器[20],电子驱动箱内电子控制线路装有存储电路[21]、比较电路[22]、校准电路[23]和转速整定电路[24]组成闭环随动系统,并设有双机重联控制电路[25],在柴油机调速器内的调速弹簧控制机构采用由多组直齿轮[28][29][30][31]扇形齿板[32]、空心齿套[33]及最低转速限制螺钉[34]和挡块[35]组成的直齿一齿套传动装置。2.按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敦康潘大德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部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